三季度季报集中披露,不少明星基金经理在季报观点里,写得都十分精彩。或是写出了自己操作思路,或是金句频频爆出。我们一起读下。

葛兰

上个季度规模破千亿,这个季度规模只有875.46亿。600多亿的中欧医疗健康+100多亿的中欧医疗创新。管理规模的下降,主要还是3季度跌掉的。我们看上面两只基金,一直处于净申购状态。还是有源源不断抄底医药的人,信葛兰。

“在长期看好的核心创新药、创新器械,创新产业链,医疗服务以及消费性医疗等方向进行了着重布局。”

“展望4季度,宏观环境短期仍有不确定性,但行业面对相关不确定性扰动的准备也更加充分,预计4季度仍将是振荡恢复的趋势。”

张坤

管理规模略低于葛兰,为830.46亿。

增加了医药等行业的配置,降低了消费等行业的配置。”

投资者如果以买房的心态来投资股票,包括细致的基本面分析(大量调研楼盘)、重仓买入(投入大量资金)、长期持有(不因为短期房价波动而进行交易),可能效果会好得多。”

“现阶段,市场先生提供了对长期投资者有吸引力的出价。”

刘彦春

管理规模为758.85亿,规模相对于上季度缩水100多亿。一是净值跌,二是规模大的几只基金也处于净赎回的状态。

“单靠基建投资无法拉动经济,如果不能及时提振内需,经济修复进程将受到影响。”

一直钟情于消费的刘彦春,近2年的业绩没得看。也是真心希望后面出现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情形。

谢治宇

最新规模675.90亿,跟上面的刘彦春类似,也是缩水100多亿。近两年的收益也是乏善可陈。老谢可是前几年炙手可热的基金经理,当年白酒大涨,但他基本没有持仓白酒,但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兴全趋势投资,自从董承非离职后,用了童兰、谢治宇、董理三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但规模依旧是每季度下降。从目前持仓看,这只基金董理的话语权更多一点。

“但中期看全A估值已较低,今年传统能源走强,而新能源、半导体、医药等成长性行业估值接近历史底部位置。”但三季度持仓变化不大。

周蔚文

也是接手了周应波留下的中欧时代先锋。

“减持了部分新能源、金融、食品饮料等板块的个股,同时增加了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小、业绩确定性较强的养殖、军工和公用事业行业的配置。”

刘格菘

成长风格的刘格菘,今年以来反而是这些基金经理里面回撤较小的。

“站在中长期看,当市场出现“超调”时,很多成长性行业的资产容易被错误定价,此时反而会带来更多确定性较高的投资机会。”

“基金的持仓结构并没有进行大幅度的调整,依然围绕已经建立全球比较优势的高端制造产业链布局。”

从前十重仓看,集中在光伏、锂电池,还有半导体、医疗器械个股。

胡昕炜

“我们相信很多困难只是阶段性的,坚信中国的增长潜力。我们继续在消费结构升级、中国品牌崛起、服务消费爆发等方向进行重点投资。”

同样是坚守消费的一位基金经理,近两年业绩也不好看。

我写的这几位基金经理,可能已经找到规律了:就是三季度主动权益规模最大的几位基金经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00亿规模以上,共计7位基金经理,比上季度减少了2位。

我们总说规模大了对基金经理是有“负面”效应的。但是,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壮大,我们也能出千亿、甚至几千亿管理规模的基金经理。大资金,还是权益市场,需要这样的人才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