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单位名片

重庆科技馆流动科普设施团队,围绕扩大科普工作辐射面,推动科普公共服务均衡发展的目标,创新运行管理模式,构建“大联动大协作”工作机制,建立科普志愿者队伍,搭建科普服务基础网络。自2010年来,开展活动近9000场次,开发活动152项,维修展品17万余件,覆盖39个区县,累计受众2300万人次。先后获全国科协系统先进集体、全民科学素质先进集体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Δ重庆科技馆流动科普设施团队。受访者供图

“组建重庆科技馆流动科普设施团队,主要目的是更好地发挥好重庆科技馆在人才、器材、资源方面的优势,最大范围拓展公共科普服务覆盖面,解决基层尤其是农村地区科普教育资源不平衡的现状问题。”重庆科技馆党委书记、馆长赵开宇说。

重庆科技馆流动科普设施团队(以下简称流动科普团队)是一支主要依托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等流动科普设施而组建的科普服务团队,覆盖科普传播、组织运行、协作联动、教育活动、维修建设等5个方面,目前有团队成员103名。

“我们流动科普团队的任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推动区域科普服务能力提升、推动地区公众科学素养提升、推动地区流动科普设施人才队伍建设。”重庆科技馆展览教育部副部长缪庆蓉介绍,他们主动适应人民群众对科普需求的新变化,不断增强流动科普设施与实体科技馆、数字科技馆的关联与协同,打造科普传播新平台,让流动科普设施充分发挥“流动”优势,构建起“大联动大协作”工作机制。

联合各区县科协打造流动科普设施工作合作模式,是流动科普团队服务基层的重要方式之一。近年来,流动科普团队与全市39个区县(含万盛经开区)建立了合作关系,共享科普设施展品,帮助培训科普志愿队伍,先后培训科普志愿者3630人次,保障了基层科普工作的正常运行,为流动科普设施工作开展提供全方位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依托流动科普设施平台,建立与实体科技馆科普活动的联动以及数字科技馆的互联互通,是我们流动科普团队创新协同联动方式的另一重要做法。”据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把线下实体馆科普活动制作成数字资源,通过数字科技馆数字资源免费提供给区县使用,最大化地共享科普资源。

为提高偏远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地区的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感受和体验科技的真实性,从2016年开始,流动科普团队连续申办由中国科协推动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专项资助的“参观科技展览有奖征文暨科技夏令营”公益性科技夏令营活动,连续三年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公开征集文章共7000余篇。

近年来,流动科普团队通过线上线下先后开展了“科学·家”“科技三下乡”“红色百年路科普万里行”“科技人文直通车”“科普大篷车百日基层行”“筑梦冬奥一起向未来——流动科普设施联合行动”等品牌活动近9000场,受益群众近1000万人次,网络参与人数超100万,形成良好社会反响。

“开发科普产品,拓展流动科普设施科普资源内容,确保科普资源与时俱进。”流动科普团队成员张锦成说。流动科普团队组织研发馆校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152节,开发课程《探秘电磁》《陆战之王》荣获第四届科普场馆科学教育项目展评一等奖,研发的展品《看得见的空气》、展项《探秘纳米》分别获得2018中国国际科普作品大赛科普展品组二等奖和三等奖,团队成员荣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普赛事100余个奖项。

如今,流动科普团队已成为推动重庆地区科普公共服务、助力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为重庆市科普资源均衡发展、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作出了重大贡献。

编辑:K.Seven

声明:除原创内容特别说明之处,推送稿件文字、图片及视频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