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讯作者:栾超然、余睽

通讯单位:四川大学

研究背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章亮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文导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 ZnE MSC与CdE MSC的形成及ZnE MSC到CdE MSC的转化模型。MSC的形成通过没有特征光学吸收的PC异构化得到。ZnE MSC到CdE MSC的转化路径共包含三步,(1)ZnE MSC到ZnE PC的异构化,(2)ZnE PC到CdE PC的阳离子交换反应,(3)CdE PC到CdE MSC的异构化是决速步。室温阳离子交换得到的产物,与直接从Cd和E前驱体反应得到的CdE MSC是相同的。交换前后的ZnE与CdE PCs/MSCs具有相似的化学计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2. CdS MSC-311在ZnS诱导期样品与Cd(OA)2的混合物中的生成。CdS MSC-311(在311 nm有固定紫外吸收)的形成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3. CdSe MSC的生成。在ZnSe MSC到CdSe MSC的转化中,ZnSe MSC的消失速度明显快于CdSe MSC的生成速度。CdSe MSC-361, MSC-391, 和MSC-415互为类同分异构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4. Cd(OA)2及其与ZnE诱导期样品混合后的113Cd NMR分析,为Cd-E共价键的室温形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5. ZnS和CdS诱导期样品以及ZnS诱导期样品与Cd(OA)2混合物的MALDI-TOF质谱。研究团队根据交换前后阴离子数守恒,计算得到的组分是M37S32和M32Se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