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法新社报道,德国总理朔尔茨21日在欧盟峰会结束后宣布,他将于下月率领一个政府代表团访问中国。这是自2019年11月以来首位访华的欧盟国家领导人。10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德国总理朔尔茨是否将于近日访华提问。汪文斌表示,对于你提到的相关问题,我目前没有可以发布的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来看,朔尔茨的意志是较为坚定的,但中国方面则没有进一步的表示,可能还有一部分细节还在谈判,因此中国外交部迟迟没有发布准确消息。个人盲猜可能与德国现任政府由多党派组成,其中绿党很可能要在议程中加入他们的意识形态主张,这可能是中国方面一直没有准确消息的原因之一。

朔尔茨本人其实是较为务实的,他有实务经验,据称也有一定的反美主义倾向。德国的反美主义是一直存在的,只是一般而言不会公开反对美国。然而除了社民党之外,绿党则主要由一批没有实务经验、没有产业背景的人组成,但正是这样意识形态挂帅的政党把持经济部长与外交部长这两个主要部门。哈贝克和贝尔伯克就是绿党的成员,前者发表“对华不再天真”这样缺乏经济学常识的奇谈怪论,后者则要“无论我的德国选民怎么想,我都支持乌克兰。”这两位代表的就是美国的利益而非德国自己的利益。

绿党这种意识形态与美国的利益是高度重合的,而其根源则在于美国对德国的控制。德国是欧洲天然的中心,如果一个战略自主的德国可以依托俄国的能源、法国的金融、自身的制造业和物流网络,完全有资格构成欧洲政治经济中心。事实上从欧元区启动以来,德国就逐步向着这个方向移动,俾斯麦当时的战略似乎要实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美国事实上一直在控制着德国,从军事上的驻军和军队援助,到美国商务部对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各国交易的长臂管辖,再到欧洲高校中的意识形态输入,德国其实很多时候并不能形成独立的利益认知,也不能支持独立的利益认知。如果考虑到战后美国对西德的民主改造导致了非常碎片化的政党政治,绿党这种高度意识形态化、甚至可以说代表美国利益的政治力量就可以在德国需要进行选择的时候发挥很明确的作用。

所以,在俄乌冲突中,德国无法发挥建设性的斡旋和协调作用。而在俄乌冲突导致的能源危机中,德国则无法进行有效的应对。在产业界需要在中国布局时,德国国内一群意识形态挂帅的人则无视了中德合作的市场自然性,用美国的利益来看待这个问题,继而导致作为德国国本的制造业面临更大的困难。归根结底,美国希望的是亚欧大陆上不要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强大国家,这在东亚是中国、在欧洲则是德国,这两者是美国压制的核心,只是手腕不太相同罢了。

德国在经济上是需要中国市场的,德国制造业、科研力量与中国的合作也非常有必要。中国也希望可以与德国合作,获取德国的技术并对冲美国制裁和限制的压力。然而,德国在政治上的不自主使得这种经济自然变得难以实现,结果就是无论如何德国都会呈现精神分裂的诸多表现。这也是美国控制成功的表现,确实与美国比起来,中国对德国的影响力还是太弱了。

朔尔茨本人的态度可以预计,但是德国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府去推动,则无论朔尔茨本人怎么想,德国政府能实现多少就是个未知数。中德当然希望也可以合作,这对双方都是好事,然而如果德国有人非要加入一些不必要的因素,那么这种合作就会缺乏基础。

理性地说,中德合作空间大,也没有地缘矛盾,有什么理由不合作呢?来还是欢迎的,谈总比不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