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县紧紧抓住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有利时机,通过政策扶持、环境营造、平台搭建、体系建设,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了电商产业“点上带动、面上开花、特色鲜明”的良好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谷瑾瑾是青菏街道杜庄村人,2021年一次返乡探亲中,在看到我县良好创业环境和广阔的木制品市场后,谷瑾瑾毅然辞职选择回乡创业。2013年,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电商创业者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投身“商海”,依靠敏锐的商业嗅觉,让谷瑾瑾又一次看到了商机为当地电商企业和个体加工户提供货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曹县瑞晖木艺有限公司负责人 谷瑾瑾:

由原先的一个淘宝到现在发展了几个淘宝店,有几个天猫店还有国际站,有长沙办事处、西安办事处、青岛办事处、济南办事处等6个办事处,在这个办事处的情况下,我涉及的有电商专门负责国内的电商平台或者国际的电商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不懈努力,谷瑾瑾的公司已发展成为集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电商企业,公司年销售收入突破6000万元,原创产品占比80%以上,产品专利100个,多次获得中国林交会金奖,并入选山东省“互联网+”品牌创建重点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曹县瑞晖木艺有限公司负责人 谷瑾瑾:

我现在加工户近百家,承担的责任更大了,在乡村振兴、乡村经济、乡村数据化的时代,我现在深耕于农村,在农村方面我再利用电商平台能带动更多的农户,把自己的产品做出去,把自己的农产品或者自己的手工产品让它们具有电商的思维,把产品卖到国内各个方方面面,或者是远的一点走向国际舞台,是我目前最大的一个努力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像曹县瑞晖木艺有限公司一样,十年来,青菏街道新增木制品工艺品企业近200余家。作为草、柳、木林产品加工专业乡镇,青菏街道抢抓电子商务发展机遇,一手抓林木产业升级,一手抓网上销售,以“林业+互联网”模式,让传统小作坊搭上了电商快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菏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办事处主任 王全辉:

青菏街道先后五次举办跨境电商培训班,聘请亚马逊跨境电商专业人员为辖区700余人授课,吸引了70多名大学生返乡开展电商创业。到目前,辖区内有中国淘宝村8个,跨境电商企业116家,以雅尚、鲁艺、珠峰三大骨干企业为龙头带动的加工点5300余个,实现年销售额12.7亿元,利润4亿元,带动2万余人就业,打造出全国唯一的“木制品跨境电商产业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午九点,赵婧正在车间修改演出服。2011年,村里就有人开淘宝店在网上销售演出服,这让赵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大学毕业后,她也开起了网店,结果,第一单生意就挣了将近两千元。随后,她一发而不可收拾,义无反顾投入到电商大军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曹县朝阳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 赵婧:

农村以前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现在是用我们这边现有的劳动力,或者是现有的土地,改变了以往的那种生活模式,就是从农业到商业的一个转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3年,赵婧成立了曹县朝阳服饰有限公司,开始从线下向线上转型。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赵婧的公司也从一开始的家庭作坊发展到现在的电商明星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曹县朝阳服饰有限公司的负责人 赵婧:

我们旺季主要是六月前夕,还有就是十一、圣诞节,平常的话会比平常的订单多个3-5倍。以前就没有双十一,六一这种节日,因为这不是刚需嘛,人们需要起来才买,现在人们也有这种意识了。我们现在有两个厂区,天猫店5个,拼多多7个,淘宝c店3个,主做的是天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劳务输出的农业镇,到家门口就业的电商强镇,大集镇是我县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十多年前,大集镇还是个普通的农业小镇,没有实体产业,却有2个省级贫困村。如今,大集镇已成为区域电商中心,带动周边110个村表演服饰产业发展、7个镇街木制品的网上销售。十多年的时间里,原先只是“星星之火”的演出服饰加工散户连接成片,成为大集镇经济发展的新亮点,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集镇孙庄村党总支书记 孙学平:

十年来,我们大集镇孙庄村从传统农业,到高效农业,最后又搭上了电商发展的快车道,使我们整个村发展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群众从原来的经济收入不足三千元,到目前人均纯收入达到了6万多元。截止到目前,我们整个村电商销售额已经突破3亿元大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集镇把农村电商的培育和发展作为有力抓手和重要途径,与实施扶贫开发有机结合,在精力、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倾斜,探索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目前,大集镇表演服饰有限公司近3000余家,光纤入户9000余条,网店20000余家,天猫店3000余家,可以生产各种表演服、民族服等节日服装、摄影道具、舞蹈鞋,电脑绣花等,引来申通、圆通等27家物流公司驻镇设点,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集镇党委副书记 镇长 李进:

十年来,我镇紧紧扭住经济建设不放松,聚精会神抓经济,一心一意谋发展,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6880元到2022年18000元。电商发展呈现出新面貌。网店数量增长迅猛。从2013年的1000多家发展到2022年的20000余家,天猫店从10余家发展到近3000家。表演服饰有限公司从无到有,发展到3200家。销售额逐年翻番。从2012年的1亿元到2021年突破90亿元。淘宝村从无到有,实现全覆盖。从2013年的2个到2017年淘宝村实现全覆盖。从业人员逐年增加,几年的时间,7000余名外出务工农民、700余名大学生返乡创业,全镇2.8万名群众从事演出服饰加工及相关行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我县电商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把手中的“农具”从锄头变成手机,“平台”从黄土地变成网店,古老的乡野不断散发新活力。截至目前,我县电商企业超过5800家、网店数量超过7.1万个,共有19个“淘宝镇”、168个“淘宝村”,连续多年被阿里巴巴评为全国第二“超大型淘宝村集群”和“江北最大的淘宝村集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主任 张龙飞: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县十五次党代会上提出的十个坚定不移之一:坚定不移推进电商扩面提质,着力持续擦亮网红名城名片。一是在“扩面”上下功夫。力争两年内实现我县电商镇全覆盖,五年内电商村占比达到40%以上。二是在“提质”上下功夫。推进原创汉服、表演服饰、木制品、农特产品四大电商集群产业提档升级,打造更多原创品牌,争取更多产品销售进入国内各大电商平台前列。全力推进农村电商跨行业、跨领域、裂变式发展,把曹县建设成为中国北方最具国际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的电子商务标杆城市,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曹县电商力量。

来 源:曹县融媒体中心/张涵 郑亚宁

责任编辑:李国荣 魏志国

值班编辑:张学义

审 核:梁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