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绍据,1947 年 10 月生,福建福鼎人, 中共党员,中共宁德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闽东日报社原总编辑。从事新闻行业 30 多年,曾白手起家, 复刊《闽东报》( 后改为《闽东日报》),报社荣获23 项全国、省、地(市) 先进单位称号。个人采写(拍摄)的新闻作品获省(部)级一等奖达 14 件,为宁德地区创造了“五个第一”:第一个获得中国新闻奖,第一个被评为高级记者(正教授),第一个获得“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 第一个获得“全国报业经管先进工作者”称号,第一个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同时,他 30 多年来锲而不舍做好扶贫工作,撰写多部扶贫专著,远赴宁夏、内蒙、贵州等地传播精准扶贫经验,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和“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1984 年 6 月 24 日,《人民日报》在头版以《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为题刊发了王绍据的来信, 还配发了题为《关怀贫困地区》的评论员文章, 引起了巨大的震动。王绍据在信中写道:“在闽东福鼎县与霞浦县交界的一条深峡谷里,有一个穷山村,这里地名叫下山溪,全村十八户,八十一口人。他们居住的房子十分简陋, 耕种的土地全是贫瘠狭小的山坡地, 粮食产量极低。他们祖祖辈辈吃蕃薯度日,偶尔到外地买几斤大米,只能在春节吃两顿, 或供妇女‘坐月子’吃几天。

他们身上穿的破破烂烂, 有的人买不起鞋子而光着脚板。他们的文化水平更低。解放三十多年来,这里只出过一个高小毕业生……”接着,他提出了帮助这个山村改变面貌的几点建议。评论员文章则写道:“农村尚有局部地区和少数贫困户,在生产、生活上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 有一部分农民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本报读者来信中反映的闽东一个贫困山村的情况,就是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评论员文章还要求各地“下决心到那些贫困落后的地区去走一走,实地调查一下那里究竟是什么样子?有哪些困难?应当采取哪些特殊政策和措施?跟那里的干部、群众坐在一起,共同研究治穷致富的门路”。

一石激起千重浪。那几天,闽东的各级会议上,谈得最多的是中央关怀贫困地区,要帮助农民脱贫。同时,王绍据是什么人?怎么胆这样大?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说实在话,我也怕。但亲眼看到的真实情况不反映, 我良心过不去啊!”王绍据想起当时的情景,这样对笔者说。这位现已 75 岁的老报人,两眼炯炯有神,精力依然充沛。在笔者的询问之下, 他陷入沉思,缓缓地回忆起童年的苦难生活和他与农民的不解之缘。

“我始终关注农村,不忘农民”

王绍据出生在福鼎店下镇台峰村。台峰地处山窝, 百姓靠种地为生。王绍据 12 岁时,因一场台风灾害刮倒房子,刚满 50 岁的父亲被土墙压倒, 留下他、母亲和刚满 4 岁的妹妹。由于生活贫困, 他初中才念一年就辍学回村放牛,与母亲一起挑起生活重担。他爱读书,却又没法上学,只好借一本字典天天自学,白天放牛,晚上看书。家里穷得点不起煤油灯,他就捉来几十只萤火虫做照明, 每晚坚持学习。这期间他尝试写一些稿子。有一天,他听说村里两个原本有矛盾的生产队在抗旱时,溪上游的生产队居然把水让给溪下游的生产队灌溉稻田。

他于是就写了一篇题为《昔日冤家成对头,如今让水风格高》的小文章,很快就在《闽东日报》发表,《福建日报》也转发了。这件事在当地反响不小, 他也很受鼓舞,觉得写稿不仅可以提高写作能力, 还能促进村民团结,推动社会发展,从此一发不可收,与新闻结下了深厚的情缘, 知名度也随之提高,先后当上了《闽东日报》《福建日报》《中国青年》等报刊的通讯员。随着稿子越写越多,写作能力不断增强, 他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从生产队会计员到村耕读班教师,又到公社新闻干事、报道组长、党委秘书,再到县委报道组组长、县委办公室副主任,直至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兼《闽东日报》总编辑。王绍据说:“不管职位怎么变动,几十年来,我始终关注农村,不忘农民,农民情结时时萦绕心头,挥之不去。”

“老区人民有希望了!贫困群众有希望了!”

1984 年初夏,在向《人民日报》写信之前,王绍据是福鼎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兼县委报道组组长、县广播电视局局长。那时,经常有乡里来的干部、农民找他聊天,他总是热情接待他们。与基层来的人聊天, 也是新闻线索的重要来源,成了他工作的一部分。一天,来了一位磻溪镇的干部,俩人说着说着说到形势上来。那位干部说,现在报纸上都在讲大好形势,这里“万元户”,那里“亿元乡”,好像没有贫困了。其实不然, 我们那里的下山溪村,农民还是吃野菜度日。说者无意, 听者有心,王绍据决心要去看个究竟。

5月15 日,王绍据起了个早,独自一人从福鼎县城乘车到磻溪镇, 花了 1 个多钟头。到下山溪得先到赤溪村,而镇区到赤溪还得走 35里山路。好不容易爬完山路到了赤溪,一问还得走 16 里才能到下山溪。“如果说前面 35 里是崎岖山路,那后面的 16 里就是羊肠小道。”时间过去近 40 年了,当年的情景王绍据依然记忆深刻:下山溪村挂在半山的岩壁中间,沿路一边是深渊,一边是峭壁,走在山岭上“未流汗先流血”。路上长满荆棘和五节芒,走路时必须抓住路边的五节芒,不然很可能会跌落山涧。五节芒的叶片边缘如锯齿般锋利, 抓紧了手掌就会被割出血来。好不容易到了山顶的村子时,王绍据两手已经血淋淋了。他在村子里挨家挨户走了一遍,看到的情景正如那位干部所说。

全村20 多户畲族农民分散住在草楼或破旧的木瓦房里,多数人吃的是野菜。锅盖打开,一股呛人的怪味扑鼻而来。喝的菜汤就是一壶开水加一把盐。村里没一块水田, 不产稻谷,但每户都得交公粮和统购粮,村民们只好掏钱去买。村民们在瘦瘠的梯壁地上种点地瓜充口粮,再就是砍些竹子抬到几十里外的镇上去卖, 来回一趟整整一天, 仅能卖块把钱。村里只有女子嫁出去, 几乎没有媳妇进山来。耳听不虚,眼见更实。这个老区村还这么穷困,王绍据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

回到县城,已是深夜,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今天看到的情况应该向上面反映,不反映良心过不去!无论是党员,还是新闻工作者,都有责任把下山溪村的情况写出来让上面知道下情。”想着想着,他干脆起来,凌晨4点写下反映下山溪村贫困情况的信并寄给了人民日报社。王绍据没曾想,他的信被人民日报社编成清样件呈送中央领导,当即得以批示,并迅速传真到福建省委办公厅。省委领导看后作批示,表示此件所提要求应尽快予以解决,类似这样地方也要采取这样措施,否则就对不起这些地区的人民。批示迅速传到宁德地委、福鼎县委。这回上面不仅知道, 而且有了批示,要帮助解决问题了。

王绍据激动得跳了起来:“老区人民有希望了!贫困群众有希望了!”他及时向福鼎县委书记汇报了自己看到的下山溪村的贫困情况,并自告奋勇当向导,带大家上山去看看。之后,由王绍据引路,县委书记、县长领着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带上当地群众最急需的衣被、粮食等物品和现金,分发给各户,开始了“输血式”扶贫,开启了闽东乃至全省扶贫之先河。时过半个月,《人民日报》公开发表了王绍据的来信并配发评论员文章,“关怀贫困地区”成为热门话题。又过了几个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指出: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十分积极的态度和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这些地方人民首先摆脱贫困,进而改变生产条件,提高生产能力,发展商品生产, 赶上全国经济发展的步伐。

中央的声音, 犹如和煦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全国性的扶贫活动拉开帷幕。福鼎的赤溪村 (下山溪村后来搬迁并入的新村)成为最早的扶贫村落,故被国务院扶贫办定名为“中国扶贫第一村”。

“只要乡亲们能富起来,我多跑几趟山路又算得了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山溪村整村搬迁后,王绍据 (右)挨家挨户了解村民们的生产生活情况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发表,特别是 中央文件下发后,扶贫的政策和措施愈发清晰明了。王绍据对扶贫工作的信心更足了,劲头更大了,跑下山溪村也更勤了。不久,他又与县领导及有关部门领导一起进山。如果说上一次县里是给下山溪“点心”吃的话,那么这回就是带“干货”上山来了:减免了公粮;无偿送给种苗和配套资金, 鼓励发展生产。为了解决村里小孩读书和群众看病问题, 王绍据还多次找县教育局和卫生局领导,聘请了一位既能看些简单病又能教初小的医生兼教师来到村里。

从此,下山溪村响起了琅琅书声……此后,村里人大事小情都爱找王绍据,他也乐此不疲地当起了小村与外界联系、上传下达的联络员。今天跑这个部门,明天上那个单位,不遗余力,反映情况,帮助解决问题,成了下山溪村民们的贴心朋友。在他的努力下, 村里人的生活逐步有了改善,偏僻闭塞的山村渐渐有了生气。村里一点一滴的变化,王绍据都感到欣慰。当人们问他这样常年奔走累不累时,他总是那句老话:“只要乡亲们能富起来,我多跑几趟山路又算得了什么?”

20世纪 90 年代初,闽东人民发扬“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的精神努力摆脱贫困,扶贫活动在闽东大地轰轰烈烈地展开。王绍据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 对下山溪村十年来的扶贫情况进行分析。大家认为,上级对下山溪村很关心,给钱给物,又给了特殊政策,群众生活有所改善。但总体变化不是太明显, 这只“弱鸟”还没有飞起来,甚至连请来的民办教师也留不住。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主观上还是小农经济思想作怪,安贫乐道,满足靠“输血”过日子; 客观上, 下山溪地理条件太差,远离镇区,没田缺地,土质贫瘠,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于是,大家越讨论,越觉得要挖掉下山溪穷根,必须挪开穷窝,整村搬下山去。说到搬迁,村民哗然,七嘴八舌议论开来。有的支持,有的却忧心忡忡,说:“命里有福自然富,命里属穷就得受。

我们过惯了山里生活,哪里都不想去。”看来挪窝得先挪思想,扶贫得先扶志。王绍据和镇村干部一道做村民工作,说明搬迁的意义,还特地请了老党员李先如现身说法。李先如妻子当年难产大出血,因远离镇区,找不到医生,他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妻子离世, 后经千辛万苦才把孩子拉扯大。在李先如以自身惨痛经历的分析教育下,村民们思想开了窍。

然而,一个分散在山旮旯里的自然村,要集中搬迁到 8 公里外的地方重建家园,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宅基地、重建资金、生活出路、孩子就读等一系列问题都要解决。于是,一场由地区、县、镇、村、自然村五级干部参加的现场办公会召开了。地区领导将穷困村整体搬迁之举称为“造福工程”,要求大家一起为百姓造福。地区民政局局长当场表态拨出专款支持, 福鼎县委领导表示要挤出资金帮助,磻溪镇发动干部、职工集资,赤溪行政村除无偿提供一片宅基地外,还划出 40 亩沙滩地,让搬迁户种粮、种茶。

王绍据在其中穿梭联络,帮助落实,还捐出了 2 个月工资支持搬迁工程。看到上级这么支持, 干部们连工资都捐了,村民们十分感动,他们积极投工投劳,还千方百计凑了点钱。经过 2 年多上下一心的共同努力,下山溪村22 户 81 人全部迁到山下赤溪行政村的平地上, 告别了祖祖辈辈蜗居的茅草房屋,住进了砖瓦木结构的崭新楼房,真是天壤之别!搬迁那天,村民们像过节一样,敲锣打鼓,燃放鞭炮。他们拉着王绍据合影留念,还把王绍据等捐资人的名字刻在门前的感恩碑上。从此,下山溪自然村融入了赤溪村, 下山溪这个名称也就成为历史了。

搬下来、住进去,不等于万事大吉。1995年初冬的一个深夜,已经熟睡的王绍据被突然的敲门声惊醒。原来是下山溪村的李先如带着镇供销社主任站在门口,说是因为来宁德的路上堵车,所以这时才到。王绍据忙叫妻子煮两大碗面先给客人填一下肚子,而后问他们有什么事。原来他们搬迁新居后,窗户还没玻璃, 电灯也没装上, 希望能帮助解决。王绍据听后,表示一定会想办法帮忙。送走客人后王绍据想,群众连夜找上门,这是对我的信任。他们反映的实际问题, 我怎能不管?于是,他跑了民政、水利、老区办等部门,在这些部门的支持下, 村民的窗户玻璃装上了,电灯也亮了。他还拿出自己的积蓄,叫爱人到商店买了 22 床新被子送到村里,每户发给一床, 好让乡亲们温暖过冬。

不仅如此,王绍据还积极帮助乡亲们寻找致富门路。因为他深知, 乡亲们光靠那一点地种粮种茶,收入是有限的。他利用退休后担任省扶贫协会特约研究员和宁德市诚信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的契机,多次到省城有关部门为赤溪发展旅游业和人员就业牵线搭桥、联系沟通。后来,赤溪利用绿水青山搞起了山水观光游,村里办起了茶厂,进行茶叶精深加工。有了产业, 村民的钱袋子逐渐鼓起来了。下山溪这个当年出了名的贫困村,已然走出了一条旅游富村、农业强村、文化立村、生态美村的脱贫路, 成为全国闻名的小康示范村。周围山上的几个贫困村见状,也纷纷搬迁进来,按照统一规划建起新房。赤溪村成了集聚人气的旺地, 10 个自然村先后搬迁到这里,形成 1500 多人的中心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穷不能穷孩子……有了人才,才有未来。”

赤溪村的乡亲们永远忘不了王绍据对村里孩子读书的支持。那是下山溪村搬迁下山的第一个秋季,王绍据接到村生产队长的电话,说是开学了,他们村下来的 18 个学龄儿童学费还没着落, 眼看着要辍学了。王绍据理解村民们的困难,他更清楚,下山溪穷,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没受教育缺知识,下一代如果再不读书还会穷。“再穷不能穷孩子。一定要让他们读上书,有了人才,才有未来。”可钱从哪里来?总不能老向政府部门“化缘”。他想到自己有一篇通讯曾获得中国新闻奖,刷新了闽东新闻界纪录,地区行署领导特地奖励给他 6000 元。这笔奖金是他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收入,在当时可购一套小房子。

那时他家三代七口人,挤在 50 多平方米的小屋里,妻子打算用这笔钱买一套小房子,让大儿子一家三口出去住。刚好此时接到了村里的求助电话。怎么办?王绍据心里很矛盾。他脑海中浮现出那些孩子们的笑脸和自己童年辍学时渴望上学的情景,决心要把这笔奖金献出来, 帮助村民解决小孩读书问题。那天,他召开了一场家庭会议, 说明原委, 并说:“现在住房虽很拥挤,但可以克服,可孩子错过读书年龄就不能再补回来了。”最终,他得到了家人的支持,把 6000 元钱悉数交给了学校,为下山溪村 18 个适龄儿童一次性交清了一年级至六年级的全部学费。知识改变命运。20多年过去了,这些学生有的成为公务员,有的成了企业家,有的当上了教师。他们还时不时给王绍据写信汇报工作,感谢他当年的热心帮助。

2016 年正月初三,年逾古稀的王绍据带上全家老小来到赤溪村,捐出自己的退休金6000 元钱,用来奖励赤溪小学品学兼优的 20名学生。2021 年 2 月,王绍据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国家颁发奖金 3 万元。他分文不取,把这笔款项作为赤溪小学的奖学基金。他的义举感动了中信银行福州分行的员工,他们纷纷慷慨解囊,共集资了 105 万元作奖学基金,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实用人才。

“人生就是一趟单程车,没有返程。越到终点,越觉得时间宝贵,越应该体现人生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8 年, 王绍据不慎摔倒, 右手骨折,仍坚持撰写《下党乡巨变》一书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与赤溪村视频连线,王绍据有幸在视频上简要汇报扶贫工作并聆听总书记指示。总书记亲切地称他是当地的“活地图、活字典”,鼓励他协助大家总结扶贫经验,为下一步全国全面摆脱贫困、建成小康发挥余热。“我要把激动、感动化为实际行动,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实实在在地做些事。”老骥伏枥,奋蹄扬鞭。这位古稀老人又开始为总结宣传扶贫经验而著书立说,忙碌不停。连线的第三天,他就开始动笔。正患腰椎间盘突出的他,身子一挪就剧烈疼痛, 只好用带子把腰部固定在椅上。就这样,一本10多万字的《赤溪——中国扶贫第一村纪实》问世。

这本书从三个阶段七个方面总结了赤溪脱贫经验,在全国发行后深受好评,被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员教育和干部测评中心、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图书馆联合评为第三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教材优秀读物。他还主编了两本书,共60多万字:一本是介绍福鼎市脱贫攻坚经验的《强村富民话白茶》; 一本是介绍扶贫的“宁德 模式”的《滴水 • 筑梦》。2018 年隆冬,他又冒着严寒,深入寿宁下党乡采访,而后写出 了《下党乡巨变》一书。该书作为《赤溪——中国扶贫第一村纪实》的姊妹篇在全国发行, 为全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提供成功经验。 除著书外,王绍据还应邀在各地举办的培训班上广泛介绍扶贫经验。2016 年以来,他开展讲座 280 多场。

2018 年全国脱贫工作进入 攻坚时刻,许多省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同志来 闽东学习脱贫经验,都指定要王绍据讲课。 客人远道而来不容易,即使生病他也要坚持 宣讲,甚至带着药罐上课堂,把闽东脱贫经验 传播出去。同时,他也把在外地讲课中听到、看到的脱贫攻坚经验带回来,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推进的目的。

有一次,国资委领导到赤溪考察,王绍据在向他介绍赤溪脱贫经验的同时,顺便提到了建扶贫展示馆的设想,得到赞赏和支持。 随后,国资委所属单位拨给了一笔专项资金。 王绍据与村委干部一起紧锣密鼓积极筹划,利用杜家堡的古民居,很快办起了中国扶贫第一村展示馆,通过生动的图像、文字和实物,全面展示了赤溪村输血、换血、造血的脱贫全过程。

为了探讨怎样使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王绍据到浙江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考察调研,认真总结那里发展林下经济、林产权抵押贷款、碳汇交易等有效经验,采写成《林子变票子,鼓起钱袋子》的调查报告,在《人民日报》刊登,为全国各地加强生态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王绍据说:“这些年我为脱贫攻坚作了些实事,这是一个共产党员应该践行的使命。可党和政府却给了我很多荣誉,而这些荣誉应该属于广大奋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同志们。我已经70 多岁了,人生就是一趟单程车,没有返程。越到终点,越觉得时间宝贵,越应该体现人生价值。我还想继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人民多办些实事。”

我们得知,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王绍据又在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而四处奔走忙碌着。他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在赤溪村建立一个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基地,育才扶志,解决代际贫困链问题。为此,他一直不懈奔走,不辞劳苦。在他的真诚感动下,有关领导和部门纷纷伸出援手。

采访末了,我望着王绍据花甲之年仍洋溢着激情的脸庞,忽然想起了一句话:“人生的价值不是看他取得了多少,而是看他奉献了多少。”诚哉斯言!王绍据就是以数十年对扶贫事业的执着奉献,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功之所至,奖得其所,其人生价值也就不言而喻了。(林思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