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这么一个普遍现象,这两年很多人反映,自己的周围到处充斥着“悲观”情绪,很多曾经意气风发、花钱大手大脚的人也开始在各个方面“斤斤计较”了。

之所以如此计较,其实都是“没钱”给闹的,没钱了才需要全方面的精打细算过日子,这一次不仅是普通人在感叹“没钱”,很多企业也坚持不下去,注销的、倒闭的不少,还坚持营业的大量企业也在减费裁员,时不时还要站出来“哭穷”。

但是,和这一现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整体经济表现却不差,2020年GDP增长2.2%,全球唯一正增长的国家,2021年GDP增长8.1%,全球领先地位,人均GDP是1万多美元,可以毫不夸地说,我国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优秀代表”。

明明数据都很好,说明整个社会财富是在增加的,那为何大多数人都在说“没钱”呢?那些为什么也要“哭穷”?每年社会增加的“钱”都去了哪里?通过对多人的询问及网上查询了部分资料后,造成两者产生差异的原因集中在三方面:

首先,财富阶层差异造成的认知上的差异。

虽然我国有14亿人口,但是根据有关调查报告显示,大概有12.7亿左右的人收入是低于5000元/月的,在这12.7亿人中,又有大概一半左右的人收入低于1000元/月,这意味着占比最大的人群,他们每年收入的增长对整个社会GDP增长的贡献是微乎其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为关键得是,在大家收入略微上涨的同时,每年的CPI指数也在增长,收入的增长幅度有时候还无法覆盖掉通胀下物价上涨的比例。由于这类人群过于庞大,大家同处于一类磁场中,才会有类似的感觉。

然而事实是,整个社会GDP绝大部分的增长值靠的是少数人群(精英群体)和少数行业(高尖端行业)持续不断地贡献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处于金字塔顶端的人,他们也属于少数,普通人和他们很难有交集点,自然就鲜少接触了。

其次,收入的大部分被定期“抽走”。

中国人历来重视“家”,而要有“家”的安全感,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必不可少,正是有了这种观念在先,我国房地产行业如火如荼的发展了十几二十年,如今放眼望去,中国已经有超过2亿的房奴了。

我们国家的房价普遍偏高,普通二线城市普通一套房都得上百万,房奴们掏光积蓄付了首付之后,余下的二三十年都要风雨无阻的按月还款,还款的大部分资金来源于家庭成员的收入。

用收入偿还房贷,这意味着大家每个月收入的绝大部分被定期抽走了,余下的钱则用来应付日常生活。按照一家三四口人的标准来计算,涉及到的人群在6-8亿左右,只要收入受到一丁点影响,比如降薪,或者支出突然之间增大,就会马上产生“没钱”的感觉。

最后,企业利润空间压缩,持续经营困难。

普通人这两三年收入不涨或者涨得不明显,所以抱怨一下还能理解,企业又为喜欢“哭穷”呢?一方面,企业“哭穷”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继而能得到一些超乎意料的福利,比如房租减免、社保延期缴纳、税收减免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方面,赚钱确实比之前难很多了。以前,由于营商环境不完善,大家的赚钱意识没有被开发出来,很多人都在按部就班的上班,随着经济发展起来,凡是有赚钱机会的地方都“挤满了人”。

市场就那么大,挤进来的企业多了,竞争也就更加激烈了,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物质的基层物质的需求已经没有那么大了,等于市场空间又压缩了一部分,在企业运营支出不变甚至有所增长的情况下,众多企业为了生存下来疯狂“内卷”,企业利润空间持续压缩,怎能不“哭穷”呢?

小结:

当然,除了上述三大主要原因之外,让大家感觉到“没钱”,让企业“哭穷”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个人投资失利导致家庭财富突然间流失,比如这两年大家火急火燎的创业,结果又遇到特殊因素导致项目“流产”,比如一些企业客户流失了找到不到新客户替代,造成企业营收锐减,又比如企业向银行贷款,每个月的利息太高.....总之,各有各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