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制造业,就回避不了两个国家,一个是中国,另一个就是德国。德国在默克尔离任之后,迅速倒向美国,表示要与中国脱钩,然而在经历“俄乌黑天鹅”之后,德国似乎看清了真相。

德国的“命门”

别看现在德国对我们一百个瞧不起,可是本质上都是依靠廉价的资源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德国那边依靠俄罗斯廉价的能源,还有乌克兰廉价的劳动力,维持了它在欧洲具有竞争力的生产、制造地位。

中国更不用说了,廉价的劳动力比沙特的石油还要丰富,四五千元的工程师一抓一大把,再加上完备的工业体系,直接拉低了美国的通胀率。在美国印钞如流水的时代,还能在中国SHELN上买到9块9,甚至6块9的衣服,幸福指数提升的不是一个数量级。

要知道在美国理发都需要50美元,中国的产品更像是教堂的救济,简直不能更便宜。

地缘战略专家尼尔.佛格森曾把“俄-德,中-美”的这种经济依存关系比喻为“Eurussia”(俄欧陆)“Chimerica”(中美国),他认为本质上是相同的,德国支付欧元购买廉价的俄罗斯能源,美国则用美元支付廉价的中国商品。

如果世界没有黑天鹅事件的发生,“俄-德,中-美”彼此之间还会亲密得像个小情侣,一旦婚姻产生裂痕,普通朋友都没法做,不搞死对方不肯罢休。

近日普大帝暧昧地对德国说,我已经准备好了向欧洲供应天然气,然而德国却霸气地回应:“不,我没有准备好。”

似乎德国总理舒尔茨并没有意识到婚姻破裂的代价,德国对外能源依存度超过60%,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更是超过了80%,失去俄国天然气之后,德国能源价格直接飙升,这就导致德国的工业企业,尤其是化工企业完全吃不消。

据德国工业联合会9月对近600家德国中型企业的调查显示,每10家中型企业中就有1家因天然气价格而减产或停产。

舒尔茨在上任之初,还表现出对俄国以及中国的强硬,当真的离开了俄国,却发现真的离不开中国,中国不但有俄国廉价的天然气,同时还有巨大的工业市场,这一点德国大众以及巴斯夫都看得很清楚。

年初,德国大众准备在中国西部投资汽车工厂,德国经济部长、副总理哈贝克明确表示,要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为此不愿为大众提供贷款担保。看着紧张的局势大众CEO赫伯特·迪斯选择“死谏”,表示德国严重低估中国对于德国工业的贡献,随后辞去了大众CEO的职位。

这种“死谏”无形当中也软化了舒尔茨僵化的大脑,大众中国工厂继续保留,投资的事情可以日后再谈。而巴斯夫却早已把德国官方的意见抛之脑后,决定在广东湛江投资100亿欧元,建立石化一体化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巴斯夫虽然没有苹果、特斯拉有名,但是它却是工业的超级引擎,拥有全球顶尖的化学工业技术,业务遍布汽车、生物、制药、石油炼化等各领域,2021年的营收高达786亿欧元。

在德国,巴斯夫的地位不逊于奔驰、宝马、大众等国际知名企业,我们所熟悉的维生素、液晶显示屏、芯片等原材料,都有可能是巴斯夫所提供。

提及化工企业,我们总会和高污染相提并论,然而巴斯夫却是治理环境污染的世界一流企业,目前化工领域先进的环保技术都掌握在他们手里,在美国、韩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都有其化工工厂。

短期能源价格上涨,巴斯夫或许能够撑得住,但是能源价格一直高居不下,肯定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即使没有“俄乌黑天鹅”,巴斯夫在德国也很难呆下去。

近些年,德国的“圣母情结”越来越严重,即使不吃不喝也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如果没有2011年日本核辐射,德国还能够利用核电站撑过去,可是默克尔为了迎合百姓,表示德国2022年实现全面废核,自断一条胳膊。

本来德国莱茵地区有很多的煤矿,保不齐还可以利用煤炭过冬,可是在环保人士的抗议下,几乎所有煤矿都被迫关闭了,默克尔随后又宣布2038年前关闭所有的煤电厂,另一条胳膊也断了。

核电不能用、煤电也不能用,风能、太阳能能源又不太稳定,更为奇葩的是德国不允许修建高压电网,认为那玩意儿有辐射,会让百姓患癌,于是德国把高压电网架设到波兰、捷克,然后再输送到南方,等于大腿也绑了条沙袋。

一通操作下来,德国能源极不稳定,甚至和印度有一拼,出现了大面积停电的情况。今年冬天,如果不出意外,为了保障百姓对天然气的需求,会迫使工业企业大面积关停,不然民众又要走上街头,舒尔茨的支持率又会大幅下降。

外逃的德国企业

欧洲能源危机迫使德国企业纷纷外逃,德国IG Metall工会9月份调研数据显示,有1/5的德国工程公司正在考虑把企业迁出海外,以应对能源危机带来的冲击。

自从“北溪1号”“北溪2号”接连被毁之后,欧洲天然气价格飙升了35%,对应的电解铝价格更是从2300美元/吨飙升至4200美元/吨,价格上涨了1倍。

根据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uto Forecast Solutions数据,欧洲地区汽车数量会减产109.7万辆。过去的几个月份,因为芯片短缺已经导致欧洲汽车产量减少了100多万辆,如果再算上能源危机,汽车产量还会大幅减少。

企业家不是政治家,更不是慈善家,在能源危机不断加剧的形势下,德国企业纷纷选择外逃。

德国大众10月13日宣布,将追加在华投资24亿欧元(约170亿人民币),旗下软件公司CARIAD将与中国自动驾驶芯片公司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从事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开发,这是大众近40年来对华最大一笔单项投资。

来中国的理由

无独有偶,除了巴斯夫、德国大众,梅赛德斯-奔驰、宝马等德国巨头在2018年至2021年期间共占欧洲对华投资总额的1/3。

很明显德国企业在押注中国,中国不但拥有稳定的能源供应,还有巨大的产业供应链以及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

中国在过去几年攒下了数条天然气、原油管道,西南有中缅管道,西北有中哈管道,东北有中俄管道,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各个港口们还正在承接海上的石油与天然气,这样一个四通八达的管道网络,能源安全可以吃下定心丸。

德国过去在燃油车领域拥有绝对的领先优势,但是传统的燃油车和电动车不同,所依托的是完全不同的产业链。传统燃油车依靠的发动机、变速箱和机械传动装置,在电动车里完全都不需要了,电池、电机和电控成为了发展电动汽车所需要的核心技术。

德国这样的老牌制造业强国优势是机械制造,而电池和电子产业上很边缘化。随着诺基亚、西门子、爱立信等退出智能手机,欧洲在软件人才上已经严重断档,而中国在华为、小米等厂商的培育下,智能驾驶已经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德国大众第一款电动汽车ID.3,本来计划2019年上市,但是因为缺乏相应的软件人才,导致这款车2020年9月份才姗姗来迟。当时的德国大众CEO痛心疾首地说:“即使到了今天,几乎也没有一行软件代码是我们自己写的”“我们想达到必要的软件水平还需要很多年”。

现在能叫得上名的互联网公司,要么在美国,要么在中国,比如谷歌、脸书、阿里、腾讯,所以这就导致欧洲智能软件发展严重滞后。

同时,中国完备的汽车供应链,也在加速德国企业迁往中国。

目前特斯拉国产化率已经突破90%,电池组有宁德时代、先导智能等;负极材料有杉杉股份、天齐锂业、洛阳钼业等;车身模具有天汽模;车身冲压有华域汽车、华达科技等;车门有广东鸿图、京威股份、文灿股份等;PCB板有沪电股份、世运电路、生益科技;电驱有中科三环、横店东磁、格林美等;中控、自动驾驶有四维图新、联创电子、三花智控、银轮股份等;底盘有保隆科技、拓普集团、海利得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电动车成本大头的动力电池为例,2022年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名,中国企业独占6席。

宝马MINI品牌的负责人斯蒂芬妮·沃斯特,直接吐槽了英国的牛津工厂,“没有为电动汽车做好准备”。沃斯特称,同样一套生产线,牛津工厂与中国工厂运行效率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牛津工厂到目前为止,年产能只有4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与长城合资成立的光束汽车,产能每年可达到16万辆,远超英国的牛津工厂。

特斯拉本打算在德国格伦海德建立自己的超级工厂,但是马斯克不得不宣布将大部分设备转移回得克萨斯州,环保部门的层层施压,让德国超级工厂迟迟不能开建。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中国你不必为电车供应链担忧,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因此当看到奔驰吉利联手打造的国产Smart在中国热销的时候,宝马也坐不住了,把宝马MINI工厂迁往中国,希望在中国能够发展壮大。

总结

德国被称为欧洲的发动机,它似乎忘了油门在谁的手里,在失去俄罗斯廉价能源之后,德国正在失去制造优势。虽然中国依然受到“脱钩”的影响,但是中国自身巨大的供应链体系以及消费市场,完全能够对抗未来的不确定性。

企业家相比于政客,选择更加务实,巴斯夫、宝马无疑用行动再一次验证:风景,中国这边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