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是妊娠合并心脏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类型,妊娠合并艾森门格综合 征更是妊娠禁忌,一旦妊娠应及时终止。妊娠合并艾森门格综合征产妇就诊晚,往往已经合并心 力衰竭,围产期处理极为棘手,猝死率高,围产期血流动力学目标管理原则及细节问题尤其重要, 需要多学科参与诊治,麻醉管理更是重中之重。

林多茂, 赵丽云, 教授

出处:CASA Bulletin of Anesthesiology 2022年第五期

一、病例概要

(一)病史

患者,女,26 岁,57kg。主因“停经 32 周,心慌、憋气,无法平卧 2 周”入院。患者出生后发现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自幼无心慌、憋气等不适。停经18 周出现咯血,超声心动检查结果: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心房水平双向分流,肺动脉高压(重度),三尖瓣反流 (中度),艾森门格综合征。紧急组织全院专家会诊,一致建议立即终止妊娠,但患者拒绝。孕 29 周时因活动后心慌、憋喘再次入院,超声心动图显示肺动脉收缩压(SPAP)为 112mmHg, 三尖瓣重度反流,指脉搏氧饱和度(SpO2)87%(吸氧后)。因告知立即手术中止妊娠并不能保证胎儿存活,心力衰竭纠正好转后患者及家属强烈要求出院并签字。32 周时患者心慌、憋气加重并且呈端坐状态再次入院。

(二)术前检查结果和体征

  • 查体:神清,重病容,坐位,呼吸急促,发绀,杵状指(趾)。血压 121/82mmHg,心率 106 次/min,呼吸 36 分/min,SpO2 85%(吸氧下)。

  • 辅助检查:

  • 心电图(ECG)示:窦性心动过速,右心室肥厚,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ST-T 改变。

  • 心脏超声心电图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艾森门格综合征,肺动脉高压(重度),TI 法估测肺动脉压 155mmHg,右心左心房增大,三尖瓣反流(重度),心包少量积液(图 22- 1)。

  • 胸部 X 线: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段显著突出,两肺血增多,肺血管呈树根状增厚,右心房室 增大(图 22-2)。腹部 B 超:肝淤血,腹腔内积液。术前血气结果:pH:7.46,PCO2:27mmHg,Pa02:47mmHg,SO2:85%,Hb:17.1g/dl,Lac:1.0mmol/L,Mg2+: 0.56mmol/L,Ca2+:1.25mmol/L,K+: 3.96mmol/L。BNP:784pg/mL,NT-proBNP:2685pg/mL。

  • 入院诊断:孕 32 周,合并艾森门格综合征,心功能Ⅳ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22-2 患者术前 X 线

图 22-1 患者超声心动图

二、患者围手术期主要风险

产妇合并艾森门格综合征,孕32周胎儿存活的可能性增加,继续妊娠产妇随时会有发生肺高压危象甚至危及生命,经全院多学科讨论,决定积极控制心力衰竭的同时尽快进行剖宫产终止妊娠。

围手术期风险如下:

❖1.患者多次劝说终止妊娠无果,现心力衰竭严重,围手术期任何刺激均可导致病情恶化及猝死。

❖2.术前积极纠正心力衰竭的同时,需要口服药物进行降低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但降低肺动脉高压治疗的同时会降低体循环压力,并且术前仰卧位低血压引起的血压降低也可使体肺循环压力倒置,出现病情恶化。

❖3.拟选择连续硬膜外阻滞,硬膜外麻醉导致的低血压同样增加患者出现意外的风险。尽可能避免全身麻醉,但若椎管内麻醉效果不佳需要改为全身麻醉,或出现意外需要紧急气管插管对该类 患者影响大,可因插管刺激及正压通气诱发肺高压危象,或术后难以脱离呼吸机。

❖4.房间隔缺损导致的艾森门格综合征,左心室发育差,对容量的耐受性极差,术中胎儿胎盘娩出后回心血量突然增加会导致肺高压危象、急性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危及生命。

❖5.分娩和产后第一周为该类产妇最脆弱的时间段,产后回心血量的增加导致容量负荷过重加重心力衰竭,特别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有右心衰竭的患者。

❖6.该类患者高凝状态,围手术期还会出现血栓栓塞并发症。

综上,本例患者围手术期可能发生的风险包括:肺动脉高压危象,急性右心衰竭、全心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心脏停搏,猝死;重要脏器栓塞梗死;咯血、肺部感染;胎儿宫内缺氧、胎死宫内。

因此术前向家属交代患者随时猝死可能,并交代可能需要紧急使用体外膜氧合(ECMO)进行抢救

三、麻醉及术中管理

(一)麻醉前

患者半卧位吸氧入手术室,神清合作,面罩吸氧血气结果:PO2:50.7mmHg, SpO2:88.7%。连接五导联心电图,半卧位在局部麻醉下行有创动脉压穿刺置管,血压 125/76mmHg, 并在局部麻醉下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入四腔中心静脉导管,测定中心静脉压 8cmH2O。同时放置Swan-Ganz导管,肺动脉压力为 122/64mmHg。中心静脉管连接去甲肾上腺素[0.03mgX 体重 (kg)/50ml],肺动脉导管端连接多巴酚丁胺[0.03mgX 体重(kg)/50ml]、曲前列尼尔注射液 (瑞莫杜林)[0.03μgX 体重(kg)/50ml]待用。双下肢膝关节以上置驱血带备用。

(二)麻醉实施

于 L1~L2 间隙穿刺行连硬外麻醉,头侧置管,2%利多卡因 3ml 作为试验剂量,5 分钟后追加 1%利多卡因与 0.5%罗哌卡因合剂 10ml,血流动力学稳定再次追加合剂 5ml。同时泵注去甲肾上腺素 0.05μg/(kg/min)、多巴酚丁胺 2μg/(kg/min)、瑞莫杜林 1ng/(kg/min)。

(三)术中管理

麻醉平面确定后双侧大腿中上 1/3 扎止血带待充气,并备好吸入伊洛前列素雾化吸入装置(5 μg 伊洛前列素/10ml 生理盐水),严格控制输液速度,10 分钟后测试阻滞平面 T6~S4,血流 动力学无明显变化手术开始。术中羊水清亮,胎儿头位娩出顺利,Apgar 评分 5-6-7 分,新生儿 反应差,呼吸弱,予以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后转入新生儿病房。胎儿娩出后即刻置产妇头高位控制回心血量,静脉缓慢给予舒芬太尼 5μg,产科医师压迫下腹部约 8 分钟后娩出胎盘,胎盘娩出后 血压有下降趋势,并出现体肺动脉压力倒置,立即行双下肢止血带充气,压力 130mmHg(稍高 于主动脉压力),并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剂量至 0.08~0.1μg/(kg/min),加用垂体后叶素 5U/h, 加大多巴酚丁胺剂量至 5μg/(kg/min),并吸入伊洛前列素,血压及肺动脉压力均增高趋势,氧饱和度 79%。待循环稳定后缓慢将双下肢止血带放气(每次每侧释放 50mmHg 的压力)。术中 子宫收缩好,胎盘胎膜娩出完整,未使用缩宫素。术毕血流动力学状态基本稳定,血压 131/65mmHg,肺动脉压力 136/68mmHg,SpO2 80%(吸氧)。血气分析同术前, 吸氧状态 及监测下安返监护室。

术程总入液量为 350ml,尿量 250ml,出血 200ml。

术中管理详见麻醉记录单(图 22-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22-3 患者麻醉记录单

四、术后管理及转归

患者入监护室情况稳定,床旁胸片显示同术前,Swan-Ganz 导管位置正确(图 22-4),治疗同前,继续间断吸入伊洛前列素(5μg/d)。术后第 2 天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最低时为 76% (双通道吸氧),心率增快 130 次/min 左右,体肺压力倒置,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剂量达 0.15μg/ (kg/min) ,积极纠正酸中毒,利尿,镇静镇痛,并口服万艾可、地高辛,病情逐渐稳定,即刻床旁超声估测肺动脉压力 144mmHg。术后第 3 天病情逐渐好转,逐渐减量血管活性药物,确定无产科活动性出血后应用小剂量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术后第 5 天循环稳定,血气值基本满意,少量去甲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维持血压。第 6 天嘱患者屏气状态下拔除 Swan-Ganz 导 管(防止反常气栓),返回普通病房。

五、妊娠合并艾森门格综合征患者接受剖宫产围麻醉期管理要点

妊娠合并艾森门格综合征是对整体医院管理团队的考验,每一个环节的管理至关重要,总结 如下:

(一)术前准备

术前吸纯氧可提高氧分压解除肺血管痉挛,降低肺血管阻力。无产科急症术前应首先积极抗心力衰竭治疗(强心、利尿)。无低血压者口服降低肺动脉压力的药物(西地那非)。维护血气电解质平衡,防止酸中毒使肺血管收缩,防止利尿期间低钾、低镁等发生。安抚情绪。术前尽可能降低心力衰竭指标如脑钠肽(BNP)或脑钠肽前体 N 末端片段(NT-proBNP)水平。

若术前存在以下状态,提示病情极其严重:

❖1. BNP>300pg/mL、NT-proBNP>1400pg/mL。

❖2. 右心房压>14mmHg,CI<2.0L/(min m2),SvO2<60%。

❖3. 右心房面积>26cm2,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1.5cm,并有心包积液。

❖4. 有心力衰竭症状、晕厥及 6 分钟步行试验<165m。

(二)术中管理原则

防止低血压、避免肺血管阻力进一步增高为该类患者管理的核心。预防麻醉后外周血管阻力明显降低和心脏功能抑制;预防胎儿娩出后子宫收缩及下腔静脉梗阻解除导致的静脉回流增加, 导致的产妇血容量迅速增加,胎儿娩出后置产妇头高位,同时胎儿娩出前控制容量输入,量出为入或负平衡。及时纠正酸中毒。

(三)合理选择血管活性药物

由于硬膜外麻醉不可避免导致的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因此几乎所有患者均需要使用血管收缩 药物来维持血压。目前多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和/或血管升压素,但需要注意二者对肺血管阻力的影响。酌情持续泵注曲前列尼尔注射液以及吸入伊洛前列素扩张肺动脉,降低肺血管阻力,降低右心后负荷。但要注意曲前列尼尔及伊洛前列素均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导致低血压,注意输注及吸入剂量的控制。正性肌力药多选择多巴酚丁胺,心力衰竭严重时加用肾上腺素。

(四)术中监测

此类患者的监测包括心电图(ECG)、有创动脉压(ABP)、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中 性静脉压(CVP)及 Swan-Ganz 导管。Swan-Ganz 导管可实时监测肺动脉压力,同时经 Swan-Ganz 导管可直接输入扩张肺血管的药物,利于围手术期及时进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调 控,但如果置入困难或诱发心律失常严重,建议放弃 Swan-Ganz 导管放置,同时不建议测定肺 动脉楔压。

此外,因该类患者多选择椎管内麻醉,无法进行 TEE 监测,经胸超声监测(TTE)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其可直视心脏收缩功能,辅助判断容量状态,及时发现肺高压危象前驱症状,建议采 用。

特别注意,若患者是由于动脉导管未闭导致的艾森门格综合征,因存在差异性发绀,术前需要同时监测双上肢及下肢动脉压及血氧饱和度,以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术中监测上肢血压和氧饱和度的同时,需监测下肢血压及氧饱和度。

(五)产科医师配合

手术时产科医师需要控制好胎儿及胎盘娩出的时间和速度,防止回心血量骤增使病情恶化。胎儿娩出后压迫下腹部防止回心血量骤增,待血流动力学平稳后缓慢娩出胎盘,并采用子宫按摩等促进宫缩,禁忌使用缩宫素。若有严重宫缩乏力,总量要控制在 5U 以下,并且需要经静脉缓慢滴注,发现异常立即停止应用,避免宫体直接注射缩宫素。

(六)产妇情况恶化的应急处理方案

产妇情况恶化多发生在胎盘娩出后,一方面由于胎儿胎盘娩出后回心血量增加导致心脏负荷 加重,另一方面可能由于少量羊水入血导致的肺血管收缩反应或全身过敏样反应,患者多表现为 憋气,主肺动脉压力倒置,氧饱和度下降等。一旦发生多需要紧急吸入伊洛前列素、加大升压药 物剂量并双下肢驱血带充气,若效果不佳,多需紧急气管插管,小潮气量高频率通气,同时吸入 一氧化氮,并使用血管收缩药物、正性肌力药物、扩张肺血管药物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如果情 况继续恶化,需要紧急体外膜氧合(ECMO)维持,此时患者往往预后较差。

(七)术后管理

术后监护室需要精准管理,缓慢撤退血管活性药,避免容量负荷过重,特别是在产后最初 72 小时之内,可针对性使用利尿剂。如果患者出现血压下降、混合静脉氧饱和度下降、右心房压力上升等均提示患者病情恶化,需要及时调整血管活性药。需要注意,产妇术后由于血容量增加会 持续到产后 24 周,因此有必要对孕妇进行数月的监测以提高生存率。术后尽快恢复口服降肺压 治疗

六、相关知识延伸

(一)艾森门格综合征(Eisenmenger syndrome)

艾森门格综合征是一组先天性心脏病发展的后果。房、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天性 心脏病,可由原来的左向右分流,由于进行性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 PAH)发展至器质性肺动脉病变,出现双向或反向分流,伴有肺血管扩张试验阴性的低氧血症。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活动耐量下降等,即称为艾森门格综合征。艾森门格综合症最早在 1897 年被描述,Wood 在 1958 年重新定义。对于没有或已经失去手术适应证的艾森门格综合征患者,如果强行手术治疗,只会加重患者肺动脉高压的进展,术后早期会出现右心功能和全心衰竭,缩短患者寿命。因此对于此类患者,强调通过采用降低肺动脉压力的靶向药物治疗,以达 到延缓肺动脉高压进展、改善症状、延长寿命的目的。

临床中特别注意,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的患者,连续性左向右分流,使大量血液流向肺循环而形成肺动脉高压,当肺动脉压力超过主动脉压时,左向右分流明显减少或停止,产生肺动脉血流逆向分流入降主动脉,出现差异性发绀,左上肢有轻度青紫,右上肢正常,下半身青紫,呈现双下肢紫绀重于双上肢,左上肢重于右上肢,即差异性发绀(differential cyanosis)。动脉导管未闭大都单独存在,但有 10%的病例合并其他心脏畸形,如主动脉缩窄、室间隔缺损、 肺动脉狭窄。

(二)肺动脉高压分类

正常人静息状态下的平均肺动脉压为(14±3)mmHg,正常上限为 20mmHg,静息状态下右 心导管测定的平均肺动脉压≥25mmHg,即定义为肺动脉高压(PH)。2013 年法国尼斯肺动脉 高压会议上对肺动脉高压的分类进行了更新,分为五类,如表 22-1。

临床中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多以先天性心脏病导致的肺动脉高压为主,这类患者大部分是 先天性心脏病未纠正仍存在解剖分流导致肺动脉高压,而小部分是解剖分流已纠正但仍存留肺动 脉高压。此外,还有较小比例的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病例是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左心疾病相关 肺动脉高压。值得注意的是,临床中解剖分流已纠正的先天性心脏病病例和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病 例的麻醉处理更为棘手,因心腔间无分流,一旦出现肺血管阻力增高,更容易出现肺高压危象。因此这两类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围产期管理需要更加精细,谨慎使用缩血管药物,防止肺血管阻力 增加。

(三)妊娠对肺动脉压力的影响

正常妊娠后产妇的耗氧量、血容量、心排血量、肺血容量等均增加,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孕 前左向右分流的心脏病随着妊娠的进展及血容量的增加,大量左向右分流致肺循环血流量增加, 使肺动脉高压逐渐加重并加快出现双相分流或右向左分流的进程。孕妇合并肺动脉高压代偿高血 容量的能力比正常人显著下降,易于发生急性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

(四)肺动脉高压危象及防治

肺动脉高压危象是指肺动脉压力急剧增高,达到或超过主动脉压力水平,导致严重的低血压 及低氧血症的严重综合征,即肺动脉高压、缺氧、心力衰竭。常见于两周内肺循环阻力尚未下降 的新生儿、术前双向分流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者或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任何微小刺激(如缺 氧、酸中毒、气管吸引等)均可诱发急性肺动脉高压危象的发生。其病理生理特点是肺小动脉痉 孪引起肺小动脉前充血, 压力增高, 右心的血液不能顺利通过肺循环进入左心系统, 从而引起左心 系统缺血, 低血压。

肺动脉高压危象小发作时,除肺动脉压升高外,其他表现不明显,易被忽视。肺动脉高压危象急性 发作时表现为血压急剧下降, 血氧饱和度降低, 肺动脉压和右心室压上升,甚至猝死。为避免围手 术期发生肺高压危象,要遵循一定的管理原则,具体措施如下:

❖1. 吸纯氧提高血氧分压解除肺血管痉挛,降低肺血管阻力。

❖2. 若采用全身麻醉或抢救性插管,要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因潮气量对肺血管阻力 (PVR)的影响呈 U 字形改变(图 22-5),过低或过高的潮气量均致 PVR 增加,同时避免吸痰 刺激呛咳。患者处于功能余气量时段的肺血管阻力最低。慎用 PEEP。

图 22-5 潮气量对肺血管阻力的影响

❖3.合理选择血管活性药物,防止体循环阻力降低及血压下降。注意血管活性药要采用能发挥作用的最低剂量,缩血管药同时增加肺动脉压力,需要精细调节。注意降低肺动脉高压治疗的同时导致的外周血管阻力降低,需要注意速度及剂量。

❖4. 容量治疗量出为入甚至负平衡。

❖5. 出现肺高压危象经上述积极治疗仍未奏效,可考虑体外膜氧合治疗暂缓病情(见后)。

(五)艾森门格综合征孕妇剖宫产时机的选择

❖1. 艾森门格综合征患者原则上禁止妊娠,若孕 12 周前发现应尽早终止。

❖2. 坚决继续妊娠的患者,应加强肺动脉高压相关治疗,以改善预后(见后)。

❖3. 孕 28 周以前胎儿出生后存活率极低,对于出现心力衰竭、重度肺动脉高压及血氧饱和度低 下者 (任何一种情况) ,予强心、利尿等纠正心力衰竭后,应以产妇为主,控制病情后及时终止妊娠,行剖宫取胎术,可提高孕妇存活率。

❖4. 妊娠晚期至孕 32 周后新生儿成活率明显提高,对难以控制的严重心力衰竭,特别是危及孕妇生命或估计胎儿能够成活时,可积极治疗,尽量降低心功能恶化程度,剖宫产结束分娩。

(六)体外膜氧合

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通过将静脉血由合适插管引出体 外,氧合和排出二氧化碳后泵回体内而替代心肺功能,是缓解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的有效方法。其作用是通过体外循环,对一些因心脏和肺病变导致的呼吸或循环衰竭患者进行有效支持,使心肺得以充分休息,为心肺功能的恢复赢得宝贵时间。当心肺功能逐渐恢复能承担全身的呼吸与循环功能时,再逐渐撤离 ECMO。ECMO 虽可改善低氧,降低肺动脉压力,减少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剂 量,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但 ECMO 不能治愈严重肺动脉高压导致的肺血管不可逆的病变。因此要严格掌握其应用指征,提高 ECMO 救治的成功率 (见第十一篇第四十三章)。

(七)麻醉方式的选择

目前国内外专家多倾向于椎管内麻醉。安贞医院的经验是在没有椎管内麻醉禁忌者均选择椎 管内麻醉,术程精细管理,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多会安全度过手术关。为避免血流动力学的波 动,重度肺动脉高压者避免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方式。如需要全身麻醉,应尽可能避免全麻气管 插管及拔管导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尤其避免吸痰刺激,选择深麻醉下拔除气管导管。

(八)孕产妇围手术期降低肺血管阻力的方法

孕期肺动脉高压新疗法的出现对于提高产妇生存率极其重要,但特别注意降低肺血管阻力原 则上不应大幅度降低主动脉血压,治疗前若产妇血压偏低,降肺压治疗需要格外慎重,并且密切监护,根据既往史、体格检查、影像学(超声心动图)和实验室测试评价及时调整用药。

1. 前列腺素类按世界卫生组织功能分类 (FC) 第Ⅳ类或有严重右心功能损害的产妇,建议使用 肠外前列腺素类药物。国外目前应用最多的是静脉注射应用依前列醇(共识)。曲前列尼尔(瑞莫 杜林)是一个新型稳定的前列环素类似物,可舒张肺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及平滑肌细胞增生, 半衰期较长,改善肺动脉高压患者心功能及降低死亡率,可在术前、术中及术后通过皮下、静脉持续应用。安贞医院对于重度肺动脉高压产妇多应用此药。也可采用吸入伊洛前列素。

2. 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可用于有正常右心室功能的产妇,多用西地那非,注意需要密切随访,安贞医院多采用此类药物。

3. 钙通道阻滞剂无右心衰竭且肺血管舒张反应阳性的产妇,可采用钙通道阻滞剂治疗。

4. 一氧化氮气管插管者可吸入低浓度一氧化氮扩张肺动脉,但需要专用的特殊装置,并且有撤离后肺高压反跳现象。

5. 正性肌力药围手术期正性肌力药物可考虑使用多巴酚丁胺及米力农降低肺血管阻力,严重 心功能不全考虑应用肾上腺素。

(九)肺动脉高压产妇围产期抗凝治疗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AH)和先天性心脏病导致的肺动脉高 压如艾森门格综合征、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的患者,均需要考虑抗凝治疗,通 常使用低分子量肝素接受长期抗凝治疗。所有 PAH 患者围产期均推荐预防性应用肝素,分娩时 低分子量肝素可以切换到普通肝素,以方便麻醉选择。华法林由于致畸作用为妊娠期禁忌。新的 口服抗凝血剂(例如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阿哌沙班) 在 PAH 患者中的使用无系统性研究,不 建议使用。

(十)肺动脉高压孕产妇血管迷走反射性晕厥

迷走反射和晕厥均可造成重度肺高压产妇致命性的心排量下降,导致猝死。

血管迷走反射性晕厥的特点是血液流向大脑和/或血容量分布的变化引起了突发性的低血压及心率过缓及不齐。由于肺动脉高压孕产妇代偿能力有限,一旦出现病情凶险。诱因包括血管舒 张、静脉回流减少(例如蛛网膜下腔阻滞、子宫颈操作和导致疼痛和/或焦虑的任何程序的干预)。一旦发生,需要进行迅速和有针对性的干预如变换体位、提高血压和心率及对症处理。需要强调的是,此类产妇可能存在对处理措施不敏感或血流动力学迅速恶化的可能,因此应以预防为主。

(十一)缩宫素对肺动脉压力的影响

缩宫素是治疗产科宫缩乏力的首选,其加强子宫收缩、迅速关闭子宫肌层创面的血窦、阻断血流的效果确切,但缩宫素有其固有的副作用,通过直接(包括反射)作用或间接作用可导致产妇显著短暂的低血压、心动过速和/或心律失常,缩宫素还有直接抑制心脏收缩力及导致冠脉痉挛的作用。对于心肺功能较差的产妇无相应的代偿性反应,尤其对于肺动脉高压者,往往会导致体肺压力倒置,出现肺高压危象。同时胎儿的娩出和缩宫素的应用,子宫血窦内的血液回流至体循环,回心血量骤然增加,右心难以承受前负荷的突然增加,会即刻出现右心衰竭。

缩宫素的心血管副作用同剂量相关,目前研究认为,以<5U/次缓慢滴注,或以一定剂量稀释 后静脉滴注,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轻。

参考文献

[1] CANOBBIO MM, WARNES CA, ABOULHOSN J, et al. Management of pregnancy in patients with complex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J]. Cirulation, 2017, 135(8):e50-e87

[2] 王艳双,刘亚光,车昊,等.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行剖宫产围手术期稳定血流动力学麻醉干预与性激 素水平的研究 [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7,36 (2):114-118

[3] 车昊,赵丽云.妊娠合并艾森门格综合征行剖宫产手术的麻醉管理 1 例 [J].麻醉安全与质控,2017,1 (5):257-259

[4] HOPKINS MK, GOLDSTEIN SA, WARD CC, et al.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maternal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a review [J]. Obstet Gynecol Surv, 2018, 73(2):116-124

[5] CORREALE M, D'AMATO N, D'AGOSTINO C, et al. Eisenmenger,s syndrome in pregnancy[J].J Cardiovasc Med (Hagerstown), 2013, 14(5):384-387

[6] TROIANO NH, WITCHER PM. Maternal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in the United States:classification, causes, preventability, and critical care obstetric implications[J]. J Perinat Neonatal Nurs, 2018, 32(3):222-231

[7] HEMNES AR, KIELY DG, COCKRILL BA, et al. Statement on pregnancy in pulmonary hypertension from the Pulmonary Vascular Research Institute [J]. Pulm Circ, 2015, 5(3):435-465

[8] GUGLIELMINOTTI J, LANDAU R, FRIEDMAN AM, et al. Pulmonary hypertension during pregnancy in New York State, 2003-2014 [J]. Matern Child Health J, 2019, 23(2):277-284

[9] VITULO P, BERETTA M, MARTUCCI G, et al. Challenge of pregnancy in patients with pre-capillary pulmonary hypertension: 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as an innovative support for delivery [J]. J CardiothoracVascAnesth, 2017, 31(6):2152-2155

[10] FRANCO V, RYAN JJ, MCLAUGHLIN VV. Pulmonary hypertension in women [J]. Heart Failure Clinics, 2019, 15(1):137-14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出自:CASA Bulletin of Anesthesiology 2022年第五期 授权刊发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 本期CASA Bulletin of Anesthesi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