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再起变化,局势再度紧张,白俄罗斯紧急情况部部长瓦迪姆·辛亚夫斯基宣布该国进入战时体制,与俄罗斯一起积极备战,以应对突发情况。10月7日,此前一直保持统一战线,一致反俄的欧盟27国,却因为能源等问题引发的高通胀一事吵翻天了,联盟逐渐出现裂痕。俄罗斯方面则在近日宣称,北约已在事实上卷入俄乌冲突,但俄罗斯将完成自己的目标,同时发布4点声明,展示了自己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强硬态度。

俄乌问题带来的影响已经波及全球,近在咫尺的白俄罗斯更是如芒在背。考虑到克里米亚大桥被炸后,有部分乌克兰官员叫嚣道,白俄罗斯也应该受到“克里米亚大桥式”的特殊关照,更是让白俄政府惊出一身冷汗。考虑如今被西方被武装到牙齿,又捷报频频的乌军,都敢公然袭击克里米亚大桥这种民用设施了,亲俄的白俄罗斯大概率会成为乌克兰下一步打击报复的对象,尤其是开战初期白俄罗斯还借道给俄军,更是同基辅政权交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此,为避免被打红眼的乌军突然袭击,白俄罗斯紧急情况部部长瓦迪姆·辛亚夫斯基在接受采访时宣称,白俄罗斯紧急情况部已经获批从国防部获得武器,政府员工将在发生大规模骚乱甚至武装冲突时根据最高指示进行维稳,以及执行保卫国家的任务。此外,白俄罗斯开放了境内5000多个的避难所供民众躲避火箭弹攻击,同时方便民众快速撤离,目前白俄当局正在组织民众进行相关训练。

10月16日,白俄罗斯国防部表示,为了应对该国西部边境紧张局势的加剧,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组建俄白联盟国家地区部队的俄方军人已陆续抵达该国,其中主要为航空兵,俄方投入兵力约9000人。此前,白总统卢卡申科就公开喊话西方,称其怂恿乌克兰当局在白俄罗斯边境开辟所谓的“第二战线”。目前,白俄罗斯方面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应对来自乌克兰的威胁,对内积极开展防空疏散演习,对外与俄军组成联盟,可谓是严阵以待。

我们知道,乌克兰之所以能在俄军的攻势下从2月底扛到现在,甚至还不断发起反攻收复失地,与欧洲国家的大力援助密不可分,部分欧洲国家为了给乌军输血,几乎都快掏空了自家的武器库。但是,这样做不是没有代价的,战火一起,欧洲已经陷入了严重的能源危机,北溪管道被炸更是雪上加霜,眼瞅着冬天就要来了,欧洲各国已经陷入了慌乱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盟响应美国的对俄制裁措施,自身也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欧盟各国都在竭尽所能去替代俄罗斯的能源进口,通过将库存提高到90%,改善能源结构,开源节流。这样的操作的确能在短期内减少对俄罗斯的依赖,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天然气价格上涨和通胀高企。欧盟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团结一致的结果竟然是这样,于是各自打起了小算盘,都不想再这样下去了。

德国率先打破僵局,高价采购天然气作为过冬储备,又在上个月29日宣布2000亿欧元的税收优惠政策,全然不顾此举导致欧盟内部市场分崩离析的风险,同时货币加息的方式也会引起欧元的通胀。为了维护本国的利益,欧盟各国如今也纷纷抛出自己的建议,法国主张开发核能,匈牙利表示继续使用俄罗斯的天然气,西班牙等国则号召大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一番激烈的讨论过后也没个结果,众口难调这时候体现得淋漓尽致。

另外,这些提议还遭受来自卢森堡、丹麦、奥地利或者荷兰和德国代表们的质疑。为了能降低天然气采购价格,德国及其盟友更偏向于与挪威或美国进行价格战,如今欧盟国家在以高昂的单价向两国购买天然气。为了统一意见,27国领导人希望能在下次会议时敲定最终方案,时间大概是在10月20日和21日。欧洲理事会主席夏尔·米歇尔满腹无奈地警告说:“已经没有时间供我们折腾了。”

就在欧盟27国意见不一,为了能源问题内部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俄罗斯再次强硬表态,话锋直指北约。克里姆林宫发表声明,重点用4句话亮明了自己“打到底”的态度:

1、北约实际已经介入俄乌冲突了,但是这并不会影响俄罗斯按照计划完成自己的战略目标;

2、面对西方对乌克兰的全面“输血”,俄罗斯也会在国内进行一定程度的动员加以回应;

3、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仍在继续,但最终将会迎来结束;

4、北约方面对乌克兰当局无底线的援助将会助推局势复杂化,但是即便如此,俄罗斯潜力无限,军事行动依旧持续。

从俄罗斯的表态来看,俄军这是准备不达目的不罢休,要与乌军死磕到底,利用自己的体量优势,稳扎稳打,逐步扭转战局。此前一向沉寂的俄空天军近期也是频频出镜,按照乌方面的通报,以及俄军事记者前线发回的消息来看,俄军在进入10月份后,开始大量借助巡航导弹、弹道导弹打击乌克兰高价值目标,如电力、水力等重要基础设施,并且还使用了大量的无人机,打击目标也变得多样化了。据统计,俄军3天内发射了超过400枚的高精度导弹,重创了乌克兰60%以上的水电基础设施,同时俄军的打击力度还在加大。根据流传出来的照片,俄军在空袭中甚至出动了图95MS携带KH101巡航导弹打击对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坦率来说,俄乌交战双方都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俄军就受限于叶利钦时期留下的“义务兵不得出国作战”的法律制约,军队建设也存在短板。这一点从开战后的表现就可以看出,而俄军最近动员的一些士兵,就是此前退役的一年制义务兵,普遍存在军事素养不高,经验不足的问题。幸运的是,乌军用抓壮丁的粗暴方式填补兵员缺口,其自身军事素养并不比俄军新兵好,菜鸡互啄,这也是俄乌战场比较有趣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