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欧洲的分离运动再次上路,从英国脱欧算起,准备单干,到英国本国各个地区独立运动兴起,也没多长时间。欧盟二十多个国家,在今年因为乌克兰问题上吵吵闹闹,持续了大半年,什么事也干不成,反而各个国家内部示威抗议不断,有人说是能源价格上涨,让人们日子变得不在好过,只能上街散步了。在这波抗议浪潮中,各个主权国家因为冷热不同,感受也大不一样,但作为调和矛盾,解决困境的欧盟,实际上什么作用也没有起到,事实上也处于瘫痪作用,成了吵架骂娘的场所,有人怀疑欧盟能否继续发挥作用,甚至走向解体呢?

实际上,欧洲的这些联盟或者国家,合作的时候少,对抗的时候多,日子好过时,你好我好大家都好,日子一变的苦,就是各奔东西的结果。概因为西方文化中对自己主体地位强调得多,对超越自己之上的主体并未赋予多少权威。这就会让一些因利益结合在一起的联盟或国家在面临巨大成本挑战时,缺少权威主体平衡内部各个主体的分歧,这也就是欧盟在危机面前束手无策,沦为无足轻重的角色的缘故。

一、欧洲分离倾向并不是地理问题,而是历史的原因。

有人认为欧洲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或帝国,是因为欧洲地理破碎,难以形成统一的帝国,实际上这个观点是错误的,问题的根源在于欧洲历史太短,封建制度持续的时间又太长,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帝国之前,就开启了工业革命,并唤起了民族主义这杆大旗,最终炮火连天,没有宁日。其实主要还是要完成之前尚未完成的统一目标罢了,但当民族主义兴起,就让这个目标变得更加残酷和难以实现。这里面无论是拿破仑还是希特勒,都因民族主义而战无不胜,但也因民族主义而步履维艰,丧失了整合的机会。

二、欧美的政治组织模式强调局部主体性,缺乏统筹全局的组织权威

好在二战以后,通过煤钢联盟而发展起来的欧盟终于在经济上实现了整合,但在政治上欧盟的权威类似于联合国,基本上没有多少约束力。而经济上的整合,自然会受制于经济状态的约束,经济状态好时,向心力是比较强的,但当经济状态转差,分离倾向就冒出来了。这里面主要的问题就是,欧盟缺乏强力的政治权威,各个参与主体独立性太强,难以形成统一意志。在面临危机时,利益去向不同,会严重影响欧盟整体的决策,即使形成决策,也不见得各个主体会贯彻执行。这是在欧盟层面,同样在各个主权国家层面,各国内部也是类似于欧盟的结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并不存在上下级的关系,各个地方的利益诉求也会不同,同样也难以形成足以统筹全国力量的权威。

三、缺乏权威的政治架构下,索取利益要求比付出更为紧要

由于欧美的政治架构中全局性的主体缺乏权威,对资源的掌控能力不足,具有优势的局部主体如果未能满足自身利益的情况下,容易产生不满倾向,而缺乏优势的局部主体更需要全局性主体给予扶持,在经济状态良好的时候,可以将优势部分的溢出利益让渡给且缺主体,达到平衡。但这是付出方在满足其他利益的前提下实现的暂时性均衡,当一旦外力打破这个平衡,各个主体都在索取时,而难以满足时,分离倾向就会爆发。这里面主要的原因就是全局性主体缺乏权威,没有平衡利益的手段和资源。所以,这些国家经济情况转差,各个局部主体就会爆发分离主义倾向,这里面包括苏联的解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的来说,欧美国家的政治组织模式,在情况向好的时候,具备平衡的能力,当情况转差,面临挑战时,就难以面对,这是,分离或分裂就成了逃避挑战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