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配图。

新学年开学后,一些中小学课堂会响起中国传统戏曲的音乐声和唱段。新闻报道显示,近年来,戏曲进校园活动让中小学学生看演出、上戏曲课、参加社团学唱戏,传统梨园文化浸润校园初见成效。不过,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原因,戏曲进校园活动在中小学的普及程度还不高、影响力还有限。这从近年来全国两会以及地方两会的相关议案、提案等都可以看出来。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就有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制定普通中小学戏曲艺术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完善培育体系和课程设置。加强校团合作,学校以“请进来”的方式,引进一批戏曲优秀人才和院团,有效开展戏曲课后服务活动项目,让戏曲从“进”校园到“驻”校园;学校也要勇于“走出去”,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就近分期分批到戏曲院团、传习中心,开展体验式、互动式教育实践活动,深入了解戏曲艺术,激发学生兴趣。

2017年中宣部、教育部等四部委印发《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此《意见》实施后,意味着学生接受戏曲艺术的方式会逐步发生重大改变,听戏看戏将不再仰赖家承、机缘的偶然,传统戏曲进入校园、课堂的育人主阵地迈出了重要一步。2021年5月,教育部决定成立中国戏曲教育指导委员会,发挥专家对中国戏曲教育工作的研究、咨询、评估和指导作用。戏曲进校园正在迎来一个全新的时期。

无声不歌,无动不舞。中国传统戏曲具有很高的辨识度,视觉、听觉效果异常突出,其集中国文学、民族音乐、舞台表演、服装美术、中华武术等于一体,在中国古典艺术门类中最具包容性。尤其是以浆代舟、以鞭代马等程式化、写意化的独特表演体系被世界认同欣赏,手眼身法步的表演特点体现并影响着中国人表达情感的方式和审美趣味。鲁迅先生的《社戏》就从一个侧面说明,在漫长的农业文明岁月中,戏曲是民间教化的主要形式,沉淀了中国人的审美取向和民族价值观,塑造着国人的家国情怀、善恶因果等认知原型。

曾经游走绍兴的古老戏台下,曾经看过乡间的一座座戏台。这些凝固的符号让我们深深意识到传统戏曲根植中华文化土壤,深具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至今依然是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重要一环。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历程中,古老的戏曲艺术受到冲击有其必然性,无论是庙会大集的减少还是人口城镇化的迁移,抑或艺术消费供给增多、戏曲缓慢表演节奏与现代人生活快节奏的背离,这都无法宣告戏曲成为“博物馆艺术”。国内多所高校的大学生表演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以及其他剧目都从一个角度告诉公众,戏曲艺术需要与时俱进,变革与创新是传统戏曲的选择,其中就包括戏曲进校园之类的举措。

回望戏曲上的名家,访谈身边的戏曲传人,很多人都说自己的从艺之路始于童年时期在剧院、戏台前的一些经历。一次观看就是他们的艺术启蒙和艺术人生起点。这一个个故事背后蕴藏着民族的文化密码、艺术基因,而且生生不息。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拉近了孩子与戏曲艺术的物理和心理距离,在心中播下兴趣的种子。当前,戏曲进校园就是通过主动的方式增进学生对戏曲的初步认识、培养兴趣,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上戏曲。

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中国传统戏曲是时光筛选沉淀下来的精髓,至今它承载着延续不绝的中华文化,深刻介入公众的生活,影响和塑造着人们的道德情操、审美观念和文化品格,寄寓着人们的价值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进戏曲进校园,实现戏曲进校园逐步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政府、学校、社会汇聚资源,我们或将看到更多的戏曲教育形式,看到戏曲社团建设,架起戏曲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引导更多学生走进戏曲艺术世界,并于其间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力量,获得思想涵养和价值支持,进而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塑造和文化结构完善。

焦点阅读

电子邮箱:Chnjinju@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