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为什么成不了特大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图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超大、特大城市人口基本情况》。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超大城市有7座,特大城市有14座。

7个超大城市、14个特大城市,这是中国城市的最新格局,也是顶级格局。

7个超大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

14个特大城市分别是:武汉、东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沈阳、青岛、济南、长沙、哈尔滨、郑州、昆明、大连。

出人意料的是,连东莞、佛山都成了特大城市,像苏州这样的中国经济第六城、全国工业第二城,不但没有跻身超大城市,连特大城市的沾不到边,只能屈居次一等的“I型大城市”。

除了苏州,难兄难弟还有宁波,两个经济大市、制造业强市爆冷,因为城区人口均不足500万,未达到特大城市的门槛,被划分到I型大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常,国家衡量特大城市的标准只有一个,城区人口。

根据国务院2014年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

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城市为中等城市,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小城市,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

所以,苏州虽然常住人口超过1200万,但城区人口只有399万,因此只能被划分为Ⅰ型大城市,进不了“特大城市”的大门。

当然,这里其实有个bug。

从统计口径上来说,399万的苏州城区人口,是不含苏州工业园区的,因为工业园区算在国家级开发区序列,而不在行政区划的区县序列中。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苏州工业园区人口数量为114万人,算上苏州工业园区,苏州的实际城区人口应该在513万左右,妥妥的特大城市。

希望苏州能积极争取,下次国家统计的时候这部分人口可以纳入进去,毕竟这才是苏州的实际情况啊。

除了城市格局,城市能级也是苏州一直以来的痛点。

改革开放以后,为了促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更大力度促进开放,搞活城市经济,中央对少数经济地位特别重要的大城市实行在国家计划中单列,并赋予其相当于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的制度。

不少城市搭上了计划单列市的顺风车,获得了更高的政策支持和权限,并在政治地位上获得了提高。

但不论从最初的十四个计划单列市,还是到现在的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五个计划单列市,苏州虽然积极争取过,但从来没有占得一席之地。

不说上海,在省内,南京,作为江苏省省会,作为当仁不让的副省级城市,是江苏政治、文化、教育等一系列社会发展要素的中心,其可以调动的资源远非苏州可以相比的。

如今的苏州是“三非”城市,即:非省会城市、非副省级城市、非计划单列市,仅作为江苏省经济较为发达的地级市。

全国目前直辖市有4个,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有15个,不含副省级和计划单列市的省会城市和自治区首府有18个,也就是说,在中国大陆至少有37个城市的地位要远远高于苏州。

今天的苏州,以一座“什么都不是”的城市的身份,创造了大多数省会城市都无法比肩的经济奇迹。

苏州最大的问题在于,其地级市的行政等级,无论在省内竞争还是省外竞争中,都有着隐形天花板或显性天花板的限制,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里,这一状况很难系统解决。

但,也不是完全没机会。

今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了第26次会议,会上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行政区划工作的意见》等多份文件。

根据新华社通稿,在谈到行政区划改革时,会议强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行政区划设置和调整工作总体稳慎有序推进。要加强党中央对行政区划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行政区划的重大改革、重要政策、重大调整由党中央研究决策。要加强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研究,组织研究拟定行政区划总体规划思路,提升行政区划设置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确保行政区划设置和调整同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建设需要相适应。

要把历史文化传承保护放在更重要位置,深入研究我国行政区划设置历史经验,稳慎对待行政区划更名,不随意更改老地名。

要坚持行政区划保持总体稳定,做到非必要的不调、拿不准的不动、时机条件不成熟的不改。要完善行政区划调整标准体系,加强行政区划同相关政策、规划、标准的协调衔接,依法加强行政区划管理。

对于行政区划改革,中央深改委会议特别强调,要坚持行政区划保持总体稳定,做到非必要的不调、拿不准的不动、时机条件不成熟的不改。

但文件的出台,本身就意味着,新一轮行政区划改革可能要开始了。

既然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已经启动,以苏州的经济体量和贡献度,谋求与经济地位相匹配的政治地位,也是无可厚非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大城市也好,副省级城市也罢,衡量一座城市的竞争力,从来不是只看城区人口和城市能级的。

苏州的发展,打脸了那些发展不好怪城市能级的城市,也打脸那些城市能级很高却发展不好的城市。

今天的苏州,2.2万亿的GDP量级;超越上海的规上工业总产值。依靠内生力量,在一穷二白、毫无政策眷顾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干到了经济实力仅次于4个一线城市和直辖市重庆。

在坊间还有一个说法,把苏州叫做“最强地级市”,但是每次伴随出现的,往往是“低调”这个词。

因为对苏州来说,最强地级市,没什么好骄傲,苏州不止在一个场合强调,苏州的追求,也远远不是地级市最强。

当然,苏州也并非完美,苏州也在明显“散装”现象。

“各路诸侯”单兵作战能力极强的同时,整体协同性却相对欠缺,苏州作为“最强地级市”的功能和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

所以我们看到,这两年,苏州在拼命推进市域一体化,一个“团队作战”的大苏州,相信会创造更大发展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