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新安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年,为全面落实《河南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操作规范手册》和《河南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成效评估细则》的要求,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不断创新推进方式,强化责任落实,确保医共体建设工作全面落实到位。

新安县自2019年8月被确定为国家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试点县以来,紧紧围绕“提升县域服务能力、构建有序就医格局、夯实分级诊疗制度”的改革主线,以“借助医联体、建强医疗中心、深化医共体”为目标,以信息化互联互通为抓手,整合医疗资源、降低医疗成本,初步形成了“县强、镇活、村稳、上下联、信息通”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取得了“政府得民心、医院得发展,患者得实惠”的“三赢”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推动县域医共体建设过程中,新安县坚持党委统领医改,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宗国明、县长王智任双组长的医共体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宗国明任主任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了《新安县高质量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新安县紧密型医共体三方权责清单》两个顶层设计方案,“双组长”多次听取医共体工作汇报,亲自研究推动医共体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及时解决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成立医共体党工委,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党工委会和院长办公会议议事决策制度及医共体内议事规则,对“三重一大”事项及时进行研究部署。以县人民医院为牵头医院组建1个总医院,核定总医院领导职数(1正3副),各成员单位法定代表人由总医院院长担任,内设“一办六部”,完善工作制度,明确目标任务,整体推进医共体行政、人员、财务、资产、绩效、业务、医保、药械、信息“九统一”各项工作。设立“新安医共体、就医更心安”公众号,统一发布医共体工作动态。

新安县在县财政保持原有补助资金不变的前提下,在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信息化提升、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为医共体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与此同时,新安县还积极创新人才引育路径。落实了医共体(总医院)人员招聘、岗位设置、中层干部聘任、内部绩效考核、收入分配、职称聘任自主权。建立“县招乡用”、“乡聘村用”、“轮岗派驻”机制,派出200余名专家直接到乡镇、村开展对口帮扶。并与洛阳市中医药学校建立战略合作联盟,每年培养村医50名,为医共体全面发展奠定坚实根基。

此外,新安县还优化了三级服务体系。通过抓好县级促引领,先后投资8000余万元对4家县级医院进行改造提升,在县域内设立19个业务中心(县医院8个,中医院4个,二院4个,妇幼保健院2个,铁门卫生院1个),定期开展质控考核,总结互评,查漏补缺,落实整改,推动医共体业务同质化管理,较好地解决了患者“大病不出县”的问题。并通过投资2000余万元,对全县12家乡镇卫生院进行整体提升改造,中医馆和预防接种门诊实现全覆盖,为乡镇卫生院集中配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DR、CT、彩超机、救护车等设备。7家乡镇卫生院获评“全国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数量居全市县域第一,12家乡镇卫生院“优质服务基层行”全部达到基本标准,其中2家达到推荐标准,同时,县级医院重点帮扶中心卫生院工作稳步推进,在学科建设、人才下沉等方面进行帮扶。紧盯村级固根本,全县305个村卫生室均配备健康服务一体机,为50家村卫生室配备心电图机,在村里做心电图就可以直接上传至县医共体心电诊断中心进行统一诊断,开通了远程会诊,对225个村卫生室进行标准化建设提升,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2020年10月以来,新安县的医保部门以县域内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当年筹资总额为基数,扣除大病保险和5%风险调剂金,按医共体覆盖参保居民人数确定医共体年预分额度,整体打包拨付给医共体(总医院)。总医院依据近三年医保基金支付使用情况,制定市、县、镇、村医保年度预算额度及考核管理办法,实行月初预拨、季度评估、年终清算,切实减轻医共体成员单位垫付压力。每月开展内部抽查与审查,下发工作通报,有效遏制不良诊疗行为的发生。严格落实“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激励约束政策,明确结余留用资金可用于医务人员绩效和医院发展。在医共体牵头医院设立便民服务窗口,“一站式”办理零散户报销和县域外转诊审核等工作。实施两年来,医共体各成员单位控费意识不断增强,医保基金初步实现略有结余。

新安县还先后投资5000余万元,打通了县、乡、村三级信息化壁垒,在医共体内实现基本医疗、基本公卫、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慢病管理等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不断做强心电、影像、检验、病理、远程会诊、消毒供应、慢病管理、健康体检等八大共享中心,实现了基层检查、县级诊断和结果互认,让群众少跑路、省花销,让医保少支出、更高效。并通过建立统一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制定统一管理章程,成立一个医共体药品采购中心,统一遴选药品配送企业、统一药学人员岗位设置。在医共体内实行药品“六统一”管理,即,统一药品目录、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支付、统一监管、统一考核。制定器械统一采购管理办法,实行联审联批制度,实现县镇村三级医疗机构药械(医用耗材)同城、同质、同价,有力减轻群众负担。

未来,新安县将在实现县乡村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开通预约诊疗,建立智慧管理体系(HRP),促进“七统一”科学化管理,强化智慧服务(互联网医院)管理,确保年底前取得初步成效,同时,力争在第四季度召开全省信息化建设现场会。此外,持续巩固提升19个业务中心服务内涵,每季度开展一次医疗质量质控检查,胸痛、卒中、创伤三大中心救治单元创建步伐加快,力争年底前成功创建4—5家;并稳步推进耗材统一管理,在医共体内调剂使用医疗器械,避免重复购置,浪费医疗资源。新安县还将借势而上,持续发展,加快县人民医院争创三级甲等医院步伐,县中医院迎接二甲复审,县二院、妇幼保健院积极争创二级甲等医院,铁门、磁涧卫生院力争年底前二级综合医院创建成功。

新安县医共体建设经过整体谋划、统一指挥、统筹推进、主动探索,其县域医疗服务水平已经驶入“快车道”,各项指标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新技术、新业务双百计划”成效显著,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医护人员对医改更加充满信心。“医护技到家”受益人群覆盖面不断扩大,基层中医适宜技术应用深受群众欢迎,县、乡、村三级便民惠民利民服务措施落地见效,患者的就医负担逐步减轻,群众对医疗机构信任度、满意度不断增加。

当前,新安县的县域医共体建设已彰显“高质量”,党政工作职责更加清晰和高效,“七统一”改革硕果惠及所有成员单位,医保控费意识发生“革命性”变化,公卫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高效协同,健康促进和专病防治无缝衔接,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已得到全社会认可和支持,为高位推动健康新安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