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公布了一张恒星照片,在照片中,可以看到恒星周围存在巨大的同心涟漪,组成了特殊的奇异环。

根据太空观测的数据,这些特殊的涟漪并非是照相机拍摄的光晕,而是真实存在的物质,该照片公布之后,很多人认为这颗恒星很有可能是经过改造的戴森球,从而可以为其他生命提供能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恒星周围的“奇异环”,是戴森球吗?

此次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拍摄到的是恒星WR140,科学家认为这里有两颗恒星,其中较小的恒星,大约是太阳的20倍,较大的恒星则是太阳的数十倍,亮度也比太阳高出数十万倍。目前这两颗恒星中较大的一颗,正在演变为红巨星,未来有可能坍塌成为黑洞。

两颗恒星组成的双星系统,以及恒星外围的特殊涟漪,让很多人猜测该区域已经被其他生命占领,并且建造了戴森球,以获得恒星的能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文学家对该区域的特殊现象也十分感兴趣,经过两项新的研究,天文学家发现围绕双星系统的同心奇异圈,并非是人造产物,而是宇宙中的有机尘埃。

而恒星周围之所以可以产生同心涟漪,其原因就是内部特殊的双星系统。戴森球的推测被推翻,但是这种奇异的涟漪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双星系统每隔八年,形成一圈涟漪:

根据天文学家的观测,这两颗恒星以椭圆轨道相互运动环绕,每隔八年就会相互靠近一次。靠近后的恒星产生巨大的引力作用,在星系周围形成尘埃。

我们所看到的宇宙涟漪,其实就像是树木的年轮,每一圈涟漪,都代表了八年的运动周期。天文学家表示,宇宙中产生有机尘埃是比较常见的,但是该区域的恒星由于已经演变为红巨星,恒星活动较为活跃,因此会频繁产生太阳风,将产生的尘埃吹散到宇宙深处,因此该区域也就形成了逐渐扩散的有机尘埃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文学家在观察外侧的有机尘埃时,发现绝大多数的有机颗粒都是富含碳元素的有机物,这些含碳有机物与地球生命的组成成分相似。

这或许说明,宇宙生命基本都是以碳基生命为主,有机物也基本都是以碳元素为基础。对于天文学家来说,在未来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里,WR140都将成为重要的观测目标,天文学家也有可能得到全新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