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附近‘波罗的海’70米深处的北溪二号管道被人偷着炸了,俄罗斯通往欧洲的天然气被彻底切断,轰动全球天然气市场。

凛冬将至,一片诡异的乌云笼罩在欧洲人头上,这件事儿导致欧洲这个冬天缺气是铁板钉钉的事儿,无奈欧洲人只能从中东的卡塔尔和美国买气,想要跨洋买气就必须用到LNG船。

截至六月,全球共有696艘LNG船,但绝大部分就是项目船,现在欧洲连一艘都难租到,所以啊,欧洲缺气让一个行业迅速火爆了起来,这就是LNG造船市场。

现在一艘能装17.4万立方米天然气的LNG船,造价已经暴涨到了2.3亿美元,超过10亿元,这么值钱的船目前只有中韩两国有实力大批量接单制造,韩国从90年代开始搞了30多年,2022年全球前八个月的LNG船订单韩国一家就拿了83艘,占据绝对优势,中国搞LNG船的沪东中华拿了三批订单,最早一批6艘75亿元,还有卡塔尔的四艘和日本邮船株式会社的6艘80多亿,中韩LNG船的拉锯战可以说刚刚开始。

可能大家伙儿想不到,即便是中韩这样能造LNG船的大国,每造一艘LNG船,却要向一家法国公司交5%的天价专利费,因为了用了人家的核心技术,这就意味着一艘造价10亿的LNG船就要上缴500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唉!这里就有个疑问了,难道连中韩两个造船大国都没能将搞LNG船的核心技术攥在自己手中吗?

全球LNG船根据液货维护系统基本分为两类,一类就是挪威Kvaerner公司专利持有的MOSS球罐型液货舱,一类是法国GTT公司的薄膜型液货舱、No.96型液货舱。

上世纪欧洲造船产业转移到亚洲,1971年日本川崎重工开始引进MOSS液货舱技术,但由于这种液货舱营运和建造的费用居高,后来逐渐被法国GTT公司的薄膜型液货舱代替。

1990之后,日本造船产业又开始向韩国转移,韩国三星重工在1995年引进薄膜型液货舱,这也造就了三星重工、现代重工和大宇造船三巨头瓜分全球LNG船市场的局面。1999年中国沪东中华开始引进GTT公司的薄膜型,并且在2001年试制出GTT公司No.96型薄膜型的模拟舱,在2008年成功交付了中国首个LNG船大鹏昊。

在这里有个很多误区就是,网上很多人以为大鹏昊是中国第一艘国产LNG船,这是严重错误的说法,因为大鹏昊还是采用GTT公司的No.96薄膜型技术,关键设备几乎多是进口的,这艘船的意义就在于中国终于能造LNG船了,这个点大家伙儿要分清楚。

上面提到过的这个GTT公司,就是薄膜型液货舱专利的拥有者,而现今全世界在建90%以上的LNG船都用的薄膜型技术,这家公司也给大家示范了什么叫躺着赚钱。

在这里给大家伙儿说说什么叫专利授权,当任何一家造船企业要造一艘价值10个亿的薄膜型LNG船时,就不得不获得GTT公司的专利授权,因为不授权不去获得专利,你根本不知道该怎么造,你要根据专利中的各项技术才能造出完整的LNG船,但你用了人家专利,人家就要收5%的专利费,但不限于5%,GTT公司一般给一个行业一个统一的专利标价,有的2%、有的3%等等,GTT也会给不同船厂不同的折扣。

诶!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GTT公司一艘船大约要收上千万的专利费, 根据GTT公司公布的2021年整年财报,2021年公司总营收3.147亿欧元,其中来自乙烷和LNG船的专利费为2.549亿欧元,其实总体来说利润率比较高,但是规模太小了,所以GTT公司经常会用专利费捆绑LNG船货舱设计,就为了多赚点钱。

还有就是一艘10个亿元的LNG船,GTT公司拿走5000万,沪东中华的净利润就算只有5000万,剩下的9个亿也大部分都会留在国内,因为工人工资要花钱,购买各种零部件和生产部件等等都要花钱,专利费只是其中一个小环节而已。

但这就意味着中国没必要自己搞液货舱技术吗?当然不是的,随着中国制造的LNG船产能提升,薄膜型货舱我们肯定是要拿到一部分自主专利的,而且上面提到过,薄膜型货舱并不是搞LNG船的唯一途径,根据液货维护系统LNG船可分为MOSS球罐液货舱和薄膜型,但我们换个储罐系统呢,除了薄膜型外我们还有自撑式储罐可以选择,这就是我们常见的ABC型舱。

首先C型舱不是问题,国内很多设计单位都可以搞C型液货储罐的设计,而且从建造角度看,就是把一个9%镍钢的罐子装在船上,难度也不大。

在去年12月底,江南造船厂就交付了一艘容量9.9万方液化乙烷运输船,就没有用到GTT公司的专利,而是江南造船厂自己在自研Brillianc E技术的基础上,造了四个B型独立舱和两个C型甲板罐,而且B型液货舱的全部材料都是国内提供的。可以说江南造船厂搞的乙烷运输船为今后LNG船B型液货舱的突破打下了基础。

LNG船行业我们有哪些是自己掌握的技术呢?首当其冲的我想应该就是No.96薄膜型液货舱用的殷瓦钢,以前是只有法国能造,中国后来居上成为全球第二家能造的国家。这种合金仅仅只有0.7毫米厚,你用手摸一下就会生锈,作用就是在与零下163度的液化天然气接触时能保证本身不开裂不变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截至2005年能焊接殷瓦钢的工人,在整个中国也只有16位。其次沪东中华搞出了国产双艉鳍线型技术,中国第一代LNG船使用的单螺旋桨推进,这使得LNG船在转弯航行时,不对称的流畅让船的航行轨迹飘忽不定,要知道LNG船最忌讳的就是安全问题,一旦泄漏无疑是一颗大核弹爆炸那样,但双尾鳍线型推进就能解决这一问题,打破了韩国日本在这一领域的长期垄断,现今全球有这种技术的船厂不超过10个。

那么话说回来,我们不用国外LNG船的专利行不行?

答案是肯定不可以,因为首先不用人家专利,很多地方你不知道怎么造,而且客户才会认可你,你才能在国际市场上接单。

9月初扬子江船业集团获得法国GTT公司颁发的技术专利许可,成为中国第一家能造LNG船的民营船企,也就是说中国船企想要进军国际市场,就必须先取得国外企业的专利许可,这样子才能接单。

LNG船核心技术是西方近半个多世纪技术积累的结果,我们一朝一夕难以追上,但我们另辟蹊径和稳步赶超都是可以的。西方国家就喜欢躺着赚钱,将廉价的产业转移他国,如果有华为这样的公司要抢他们赚钱的那张床时,它们就会撕破脸不计代价的阻止,所以LNG船核心技术的突破,从西方口中夺食,还需要我们一线技术人员和企业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