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偏方后,孩子后背长满了“猪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来人一句话,顶医生十句话

浙江温州的新手宝妈小美,在育儿上碰到了难题。

刚出生的孩子睡觉总是哭闹不停,小美束手无策,家里老人称这是孩子得了猪毛风,要用偏方才能治好。

小美听信老人的建议,用蛋清给孩子搓洗,没想到宝宝后背长出又黑又硬的“猪毛”,扎得孩子哇哇大叫,只能一直抱着。

小美吓得赶紧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医生清洗了宝宝皮肤,硬毛刺瞬间消失了。医生表示,这其实是宝宝身上的毳(cuì)毛,宝宝出生后,胎脂还没有完全去除干净,被鸡蛋清一搓,毳毛会粘结在一起,形成如猪鬃一般的硬毛刺,宝宝受到刺激就会疼。

好好的毳毛,硬是被说成猪毛风,让孩子遭了大罪。

当宝宝刚出生时会带着胎毛,在胎儿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这些胎毛会逐渐脱落,或者逐渐被毳毛所代替。

“猪毛风”其实是一种民间传闻,传闻认为,这些婴儿体表的毛刺是由体内“胎毒”所致,这些“毒刺”会让婴儿浑身刺痛,引起婴儿哭闹、夜啼或焦躁不安。

因此一些家长常用镊子或剃须刀去除被视为“毒刺”的毳毛,以期缓解婴儿哭闹。

但实际上,医学上并没有猪毛风的说法,拔掉、搓揉婴儿身上的毳毛,不仅无益于缓解婴儿哭闹,还可能置婴儿于险境。

轻则破坏婴儿皮肤屏障导致感染,如果细菌进入血液,还会引发脓毒症,甚至危及生命。

有人说小美太坑娃了,年纪轻轻,却听信民间偏方。

其实,小美作为新手宝妈,看着孩子不知缘由地哭闹肯定会不知所措,一筹莫展之际,家里老人以十分有经验的“过来人”身份,告诉她孩子得了猪毛风,小美肯定深信不疑。

中国人是非常有历史感的民族,我们相信老祖宗的智慧,对长辈抱有天然的敬意和信任,一些人甚至把“经验之谈”看得比“科学”还重要。

小美家里的老人,生育过子女,有丰富的育儿经验,老人一句话,顶得上医生十句话,他们以过来人自居,把偏方传授给子女,因为有事实佐证,加上偏方特有的可得性和易理解性非常强,所用东西多是常见的生活物品,一些病急乱投医的年轻人就会相信。

但其实,这些以经验换来的“偏方”中,只有很少一部分符合中医药理,其他的多是以讹传讹,即便是真的奏效,也很有可能是“瞎猫碰上死耗子”。

猪毛风的民间传闻之所以经久不衰,就是有人说刮毳毛后,婴儿的哭闹缓解了,但真相其实是因为后背地揉搓动作安抚了婴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法偏方,民间顽疾

用蛋清治疗所谓的猪毛风,对传统深信不疑,却从不探究为什么,是迷信偏方人群的通病。

像小美家里老人一样,迷信民间古老偏方的老年人群不在少数。

湖南长沙,10个月的女婴反复咳嗽,外婆便用银戒指和蛋清给孩子额头刮痧,导致婴儿面部溃烂,险些毁容。

武汉87岁的杨奶奶,脚上有个硬币大小的伤口,40年里,她遵循偏方,先涂猪油、后撒白糖,见伤口有恶化趋势,她的儿子又买了头孢粉等药物回来外敷,硬币大的伤口,最后发展到整只脚黑紫疼痛,难以走路。

一个小手术、几粒药片就能解决的小病,也总有人不愿就医,偏要信偏方的邪。

究其原因,是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决定的。

古时候的人,不懂什么科学精神,只有夜观天象、占卜问药或是各种从大自然中提取的偏方,来医治并不了解的病痛。

在物资贫乏的时代,这些占卜和偏方,成了老百姓的自我安慰,治好了就会深信偏方,治不好只会怨命不好。

从贫苦年代走过的老一辈,把钱看得很重,加上缺少科学常识,即便医疗保障越来越完善,他们依然抱着“花小钱治大病”的思维。

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因病致贫不是说说而已,“一剂偏方药到病除”的美梦,显然更有吸引力。

即便如今大多数家庭可以看得起病,家中老人一句“有免费偏方不用,跑医院花那闲钱干啥”,年轻的子女只能百口莫辩。

无论解释多少遍医学知识,老年人的固有认知都是很难撼动的。

当然,迷信民间偏方不是中国人专有,隔壁的印度才是偏方始祖。

从牛粪到羊粪,没有印度不敢用的。

印度俩男子遭遇雷击昏迷,村民沿用古老疗法,将他们埋入牛粪,导致一人窒息身亡。

还有父母为了治好残疾的孩子,会选择在日食的时候,将自家孩子活埋进臭烘烘的羊粪里,用强烈的阳光照射治愈残疾。

这些家长都是听信了老一辈的迷信,决定尝试,有一位残疾女童的爸爸说:我们是按照长辈的说法做的,因为看医生没能把孩子治好,所以决定尝试一下土办法。

因为缺乏医学常识,文化水平低,求医心切,很多人都会愿意尝试偏方,有限的认知让他们不会去探究,这些偏方将导致的后果,以及这些偏方有何依据。

归根结底,偏方治疗不仅是一种封建迷信,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和心理机制,越是贫困的地区越是坚信。

但我国和印度不同,很多地区完成了脱贫工作,却依然存在迷信偏方折腾孩子的新闻,这就说明不仅要脱生活质量的贫困,更要关注思想上的贫乏。

传统古法确实有着千百年积淀的智慧,但有的是糟粕,有的是精华,不能一概取之,否则只会害人害己,文盲不可怕,医盲最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