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几天我跟同事聊天,说到生活方式。

我说我这几年越发极简了,不怎么买衣服化妆品了。

而且消费也降级了,不再像以前那样什么贵买什么,买东西会更理智一些。

比如护肤品我会更看重成分而非品牌,衣服更看重舒适度,而非款式。

这个同事就嗤之以鼻地说:

“还是穷闹的,不穷,谁极简?只有没钱才会用什么极简来掩饰。”

这个女同事平时就属于很喜欢打扮的那种,关键是她打扮得很一般。

虽然身上挂着很多大牌,但是气质比较差,就算大牌穿身上也像地摊货。

早上挤40分钟公交,啥大牌都被弄得皱巴巴了。

而且她都工作快十年了,身上连十万存款都没有,也没有买房子。

看她朋友圈也是那种,整天烘焙、健身、逛街、旅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属于活得很“网红”的那种,但是呢,虽然整天发健身照片,身材却并不好。

让人严重怀疑她是不是去健身房只是摆拍,并没有锻炼。

我也有真正经常健身的女同事,那是真的身材很好,非常健康有活力。

而这个说我穷的女同事,“健身”那么久还是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极简,真的是因为穷吗?

一、先说说【消费】背后的逻辑。

前面说过我这几年都不怎么买衣服了。

是因为我问过自己一个问题:我真的需要这么多衣服吗?

以前我为什么要不停地买衣服,有好几个理由:

今年流行这个款式,去年的衣服过时了,这件衣服好看,我没试过这个风格……

其实,这些理由都是表象。

心底最深层的欲望,只不过是:想用更多的衣服,来掩饰自己身上的缺点。

我曾经非常在意身材上的一些缺点,然后去搜索相关穿衣攻略,如何去掩饰缺点,或者凸显优点。

然而,对于衣服的喜好,是会变化的。

这就造成了,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忍不住,想买新衣服。

却无视已经拥有的很多衣服——这些衣服之前也是因为喜欢才买的,因为认定可以遮掩缺点而买的。

久而久之,衣服越积越多,欲望从未停止。

我想通了:

不如从根本做起,管理好身材、饮食、坚持健身锻炼。

让自己变得健康、匀称、自信,去让自己适合大多数衣服,而不是不停地买新衣服来掩饰自己的缺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这个世界总有很多方法,来骗光你手里的钱。

我为什么使用“骗”这个字。

是因为我发现,其实很多消费行为,真的就是靠商家半哄半骗。

上面举的买衣服的例子就是。

你打开一个卖衣服的页面,一进去就是一个各方面都很完美的漂亮模特,穿着衣服凹造型。

然后你就会很自然地想,我穿上这件衣服应该也很漂亮!

或者,商家会努力地描述这件衣服,是如何可以掩盖你身材的缺点。

不管你是苹果型,梨子型还是什么型身材,穿上都会显瘦之类的。

你能说模特穿的效果是假的吗,你能说这衣服没有显瘦的功能吗,确实是有的。

但是,并不是对所有人适用。

但是这些话术却对大多数人有效,顾客一点开页面,就会情不自禁地下单。

三、消费主义,让你始终无法完成属于自己的“原始积累”。

结合上面第一点,和第二点,可以得一个结论:

不从根本解决问题,不改变自己的观念和生活态度,只是不停地为了填满自己欲望的空洞,而买买买,最终,就会成为真正的无产者。

而且,永远无法积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对一个普通人来说,可能你并不想开公司开工厂什么的,普通人的原始积累其实就是房子。

今日口红,明日包包,或许买的时候,只觉得是几十几百的消遣,但是日积月累下来。

你会发现,除了过期化妆品和破烂衣服包包之外,你什么都没得到。

一对

收到快递时候分泌的那点多巴胺,最多制造几分钟的快乐,之后就会迅速消弭,而物品逐渐过期变成破烂,最后一无所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消费主义就是用各种品牌,和物质,来定义自己。

所谓“you are what you buy”这句话真再恶毒不过了,它用买名牌和赶时髦来定义活生生的人。

如果你一定要这么理解的话,为何不把买更好的房子、实现更大的目标来定义自己呢?

何不把格局放大一点,不用口红包包来定义自己,而是用更大的目标定义自己。

归根结底,还是坚定一点,关注自身吧。

我就是我,而不是其他身外之物可以定义的。

你觉得极简就是穷吗?

欢迎评论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