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封山时,野猪的存在还有利于其他动物生存,比如:傻狍子,傻狍子以植物为食,大雪封山后它们的食物被积雪覆盖,它们没办法吃到厚厚积雪下的食物;积雪较厚时,傻狍子也没办法在雪地里行走。
安徽敬亭山景区也要对野猪下手了!当地林业部门已经表示:将组织当地狩猎队对野猪进行捕猎。
但是等等,野猪不是三有保护动物吗?猎杀它们不是要坐牢吗,怎么现在官方都要下场猎杀野猪了?
这事啊,还要从野猪泛滥开始说起。
野猪
在过去啊,咱们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而开荒,开荒破坏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各种野生动物数量暴跌。另外呢,过去禁猎力度不大,猎人也会在山林中下套,捕杀一两头野猪贴补家用。
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野生动物数量下降,野猪也是如此,那时候咱们要是再不保护野猪,可能野猪真的会灭绝。
但是这些年来,人们发现事情有点儿不对,野猪怎么越来越多了?
这事根源既是因为生态环境变好,也是因为生态环境还没完全恢复。
首先是生态环境变好,这个毋庸置疑,咱们这些年来退耕还林还草,还大规模的植树造林,都有利于野生动物的生存,野外生态环境变好了,野猪数量增加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其次是,生态环境还没完全恢复。这事其实也不难理解,野猪其实是生态链上的关键物种,它们属于杂食动物,水果,根茎,种子,嫩叶,鸟蛋和小型哺乳动物它们都吃,可另一方面它们也是豺狼虎豹的食物。
野猪在野外的生活环境并不好,甚至可以说是天敌环伺,别说是豺狼虎豹,就连猞猁,黄喉貂,老鹰都会攻击它们。这里多说一下,成年后的野猪几乎没有天敌,这些食肉动物捕食的都是野猪幼崽,野猪幼崽沦为了食肉动物的食物,也导致只有极少一部分野猪能活到成年。
在天敌环伺的背景下,野猪只能拼命生孩子才活到了现在,巅峰时期的母猪每年能产2胎,每胎4-12头。
可是,在上个世纪时,因为栖息地丧失,流行疾病的传播,食物减少等原因造成食肉动物数量暴跌,一些物种甚至消失多年,比如:华南虎。
食肉动物大多信奉“优生优育”,即便现如今条件变好了,它们恢复的速度也非常慢,生态链条仍旧不完整。
可是,野猪的繁殖能力非常强,没有天敌制约之后,幼崽的成活率也提升了,野外食物又丰富,多种原因共同导致了野猪的泛滥。
野猪是杂食动物,而且与人类的食物有重叠,尤其喜欢人类种植的玉米,水稻,红薯,西瓜,花生等。
每到农作物即将成熟时,野猪就下山破坏人类农作物,连吃带霍霍,一晚上就能破坏好几亩地。
在野猪泛滥的地区,当地农民为了保护粮食想尽了办法,用嗓子喊,用喇叭撵,放鞭炮,放录音机,敲打脸盆,无一例外的是这些措施只能吓住野猪一两天,时间长了野猪也不当回事了,你喊你的,我吃我的。
野猪的攻击性又非常强,人类还不是它的对手,一旦撵不走野猪了,人类也真的没招了。
在野猪面前,农民反倒成了弱势群体,甚至部分地区因为野猪而撂荒,还有人为了守住一亩三分地的收成,成夜成夜的睡在田间地头。
猎杀野猪
其实,野猪泛滥受灾的不只是农民,对生态也不好。
野猪数量不多的时候,它们拱土拱雪的行为有利于调节森林郁闭度,还能够让土壤更透气。
野猪的存在可以为傻狍子开道,而且它们拱出来的裸露土地,可以让傻狍子找到食物。
但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野猪数量合理的情况下,当野猪泛滥时,它们还会与其他野生动物抢夺食物,吃掉森林里的坚果种子,让来年幼苗减少等,对森林生态非常不利。
在这种背景下,多地政府开始下发“杀猪令”,允许猎杀但是要持有猎杀证以及合法猎杀,不能通过下毒,下套子,拉电网等方式猎杀野猪,因为这些猎杀野猪的方法会威胁其他野生动物和人。
猎杀后的野猪也不能吃,过去狩猎队员还可以通过野猪肉贴补家用,但是这两年咱们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所以猎杀的野猪既不能吃,也不能卖。
这是因为野猪生活环境不可控,也没有经过检疫证明,野猪可能携带能感染人类或者家禽家畜的病原体,为了防范疫情,猎杀的野猪要无公害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