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常说最好的医生其实就是自己,很多人生病之后,大多都知道自己生病的诱因是哪些,患者自己最了解病情的发生诱因,吃什么药有用?怎样才能避免发生?很多人由于饮食习惯不好导致了肠胃疾病,肠易激综合症就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

这种病的发生常常与饮食因素和心理因素有关,药物治疗只是辅助的方法,平时的自我调节非常重要,为了帮助更多肠易激综合症患者更好了解这个疾病,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肠易激综合征的自我诊治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什么是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如何自我诊治?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是一组包括腹痛、腹部不适伴大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特征,并伴大便性状异常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改变等,可用器质性疾病解释的临床症状。

在欧美国家,成人患病率为10%~20%,我国为10%左右,病人以中青年居多,男女比例约1:2,有家族聚集倾向,一般肠易激综合征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病理生理机制涉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胃肠动力学异常:对各种生理性和非生理性刺激(如进食、肠腔扩张、肠内容物及某些胃肠激素)的动力学反应过强,并呈反复发作过程。

2、内脏高敏感性:对胃肠道充盈扩张,肠平滑肌收缩等生理现象,敏感性增强,痛乏降低,易产生腹胀、腹痛。

3、中枢神经系统对肠道刺激的感知异常,和脑-肠轴调节异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肠道感染:可能是急慢性感染性胃肠道炎症后的结果之一,与感染的严重性和抗生素时间,均有一定相关性。

5、肠道微生态失衡。

6、精神心理障碍:有调查表明,这种疾病患者容易焦虑、抑郁显著高于正常人,应激事件发生频率也高于正常人,对应激反应更敏感和强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及表现?

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以腹痛、腹泻或腹痛腹泻交替为主,患者需要达到三个月的时间,1/4的时间出现以上这些症状,而且需排除一些别的器质性病变,就得需要通过肠镜通过相关的检查,排除溃疡性结肠炎,感染性结肠炎,结肠癌,结肠息肉,等这些器质性病变。

总的来说,肠易激综合症是一种出现大便习惯性状改变、功能性的疾病,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类型,第1种是腹泻型,第2种是便秘型,第三是混合型,第四是不定型,在我国是以腹泻型为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般腹泻型是指患者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每天三次及以上,需通过肠镜检查,排除肠道感染性、结核性、结肠癌,溃疡性、结肠炎等器质病变,便秘型也需通过相关一些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比如糖尿病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便秘型,不定型就是归不到哪个类型,最后是交替型,这种患者就会出现腹痛、腹泻交替出现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如何自我诊治?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压力的增大,因为忙碌工作而忽略了自己的饮食健康,从而导致肠易激综合症变得越来越普遍,很多朋友经常出现腹痛腹泻的情况,担心自己是不是患有肠易激综合征,又不知怎么判断,那么肠易激综合征和普通的消化不良有什么区别呢?

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表现是腹痛腹部不适同时伴有大便异常,在症状上区分常见的肠易激综合征,有三种类型,腹泻型以腹泻型为主,便秘型以便秘为主,混合型是以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与溃疡病等器质性病变,不同的是肠易激综合征的检查没有明确指标异常,只能结合临床表现进行排除性诊断,腹泻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比如感染性疾病,肠道肿瘤,胰腺、胆囊等消化系统问题,甚至一些全身性疾病,都有可能导致腹泻。

有些人会出现与胃部疾病相关的症状,比如恶心,消化不良或胃灼热,还有一些其他更严重的症状,如异常的直肠出血,体重减轻,贫血或发热等,这些不是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所以出现这种类似肠易激综合征的表现时,需进行全面检查排除其他病变的可能,然后才可以根据症状进行诊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肠易激综合征的一些症状表现,可作为肠易激综合征自测的依据:

1、腹痛和肠痉挛,在排便或排气后缓解。

2、腹泻难以控制,饭后症状会加重。

3、便秘排便后不尽感。

4、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

5、腹胀或排气过多。

6、大便带粘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当遭受压力和改变时,如旅行、社交活动,日常习惯改变,饮食改变、月经等,症状会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