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中平原降雨量大小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关中平原的地理环境、气候类型以及水汽来源等方面进行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理环境

关中平原也称之为渭河平原,此外还有“八百里秦川”的说法,是我国仅次于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第四大平原,长约300余公里总面积约为3.6万平方公里。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关中平原位于陕西省中部,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南依秦岭、北靠黄土高原,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自西向东横贯其中。

关中平原是一个西窄东阔的新生代断陷盆地,属于喜马拉雅运动时期断层构造一侧下沉所形成的巨型断陷盆地,经过渭河及其支流泾河、洛河等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平原。由于关中平原地势相对较低,水流流速较缓,利于有机物的沉积,因此关中平原土壤较为肥沃,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历来都是陕西最主要的粮棉生产基地。

气候类型

上文中讲到,关中平原介于秦岭南麓和黄土高原之间,也就是说处在我国天然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以北。而我们都知道,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在气温、降水、气候等方面差异较为明显,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湿润区与半湿润区、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界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处在秦岭以北的关中平原在气候等方面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关中平原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的7~9月份,且多暴雨,年降雨量在600毫米左右。并且关中平原处在较为明显的双峰性雨型区,因此7月份和9月份这两个月是关中地区一年之中降雨量最大的月份。

水汽来源

众所周知,我国濒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通常情况下除了我国西南地区受一部分印度洋水汽的影响外,绝大部分区域主要受太平洋水汽的影响。

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东西跨经度60多度约5200公里,南北跨纬度近50度5500公里,且我国的总体地势为西高东低,山区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约2/3。由于关中平原地处我国中部的内陆地区,不仅距海(太平洋)较远,直线距离超1000公里,水汽难以抵达,而且受东南丘陵、秦岭、大别山、太行山、伏牛山等山脉、丘陵的阻挡,受地形的抬升作用水汽在东侧或南侧的迎风坡就已经消耗殆尽,因此在关中地区很难形成规模较大的降水,并且降雨量也相对较少。

除了上述一些外部原因导致关中平原降水较少之外,关中平原自身的地形环境也是其降雨较少的原因之一。

在介绍关中平原的地理环境时,笔者讲到了关中平原属于断陷盆地,我们都知道盆地地形是中间底部地势低、周边地势高,而关中平原这种较为封闭的地形,受秦岭和黄土高原的阻挡,均处于夏季风或冬季风的背风坡,气流以下沉为主且焚风效应比较明显,这与对流雨所必须的气流上升的运动方向刚好相反,因此水汽难以凝结而成云致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结

关中平原之所以降雨量较少,归根结底是由以下两个因素决定的:

1、因为深处我国内陆地区,距海较远受海洋水汽影响相对较小,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降雨较少;

2、南依秦岭、北靠黄土高原,四面高中间低的盆地地形相对封闭,受外部影响较小且气流下沉增温,水汽难以凝结,故而降雨较少。

写在最后:内容原创,禁止搬运和转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