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尊重隐私,文中主要人员皆为化名)
带着“传家宝”上车,竟被偷了
2005年3月的一天清晨,一位中年男子带着家人从河南新乡站上了列车。
从外表看来,这家人在人群中还蛮显眼:男的身穿考究西装,身边的妻子打扮得光鲜靓丽,两个孩子也穿着洋装,时髦极了。
这男子叫费普,他们一家子是打算移民美国的。
费普本来是当地某化工厂的职工,结婚后与妻子感情很好,两人膝下也有一双儿女,可谓幸福美满了。
费普的岳父母定居在美国休斯敦,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他们感到很寂寞,于是三番五次打电话来,催促费普一家到美国团聚。
经过反复权衡,费普和妻子终于下定决心,打算忍痛离开他们出生成长的祖国,移民美国。
费普从银行里取出了家里的全部积蓄和自己的退职金,累计87万余元,此外,他还带上了一个红绒盒,里面放着费家的“传家宝”。
然后,费普又找人专门定制了几套讲究的服装,作为他们出国的行头。没想到,正是这些“华服”给他们招来一场横祸。
待乘客们都坐好后,列车缓缓启动。看着窗外向后倒退的风景,费普心中百味杂陈——既有即将阖家团聚的欣喜,又有离国的愁绪与对不可知未来的迷茫……
他无意间抬头看了一眼货架上的行李,等等,侧面似乎有一条大口子?
一种不祥的预感顿时袭来。费普急忙脚踩座椅,双手微颤着拿下了行李包。仔细一看,果然有一条被刀划破的大口子!他急忙从刀口伸进去来回探索,发现里面那个宝贵的黑色公文包不翼而飞了。
公文包里装的是他们积蓄的一部分,其中包括费普兑换的13000元美金,此外还有4人的机票、出入两国的一切手续。
这些就算了,最让费普惊出一身汗的,是那装在红绒盒里的“传家宝”,它也在公文包里呢。
这可是父亲生前好不容易才得到的,他临终前交代过唯一的儿子费普,让他一定要好好保管,将其作为“传家宝”世世代代留传下去……
“天哪!”费普瘫倒在车座上。他立刻向铁路公安局报了案。
专案侦破组成立,火速开查
公安局局长和刑警队长接到报案后,丝毫不敢怠慢,连夜组成了“费普专案侦破组”。
接下来,他们对与该案有关的人员进行了一一调查。
首先就是费普单位的人,因为他们是知道费普行期的。尤其费还曾向自己要好的同事刘某和厂长亮出过自己的美元和机票等物。
但经过警察细致调查后发现,费普单位没有一个人满足作案条件——案发时,他们有不在场证据;案发前后,他们也没有足够时间抵达车站。
那会是谁呢?
除了熟人作案,费普丢失钱财时的环境也颇复杂,列车上。如果要调查列车上的所有人,那时间战线就拉长了。而且,万一作案人员得手后就溜下车了呢?
一切皆有可能。
干警们在会议厅里绞尽脑汁地分析案件的每一个细节,最后得出结论:偷窃费普财物的,应该是长期在列车上行窃的江洋大盗。这类人以“吃车为本”,专门在列车上作案。
为何推断作案者是“江洋惯犯”呢?因为费普一家上车仅半小时,财物就在他们毫无知觉的情况下不见了。说明作案者动作之快,之准,心理素质之强。
干警们先是在列车上展开了两天调查,没有丝毫收获;于是他们又将目标转向了费普上车的地点新乡——作案者应该和新乡多少有点关系。
他们兵分四路:
一路去费普单位再次调查,同时还紧紧围绕费取款的银行,细查与其同时取款的人员情况;
一路去市公安局,与当地干警联合,一面严控各个要道和旅馆等地,一面摸查当地那些惯于在列车上行窃的“江洋大盗”;
一路急奔郑州,以之为圆心,向周围扩散排查,尤其注意在列车上调查;
一路到河南各地审查,专盯那些在费案发生后活动在各地以“割包行窃”为主的行窃者。
就在干警们紧锣密鼓、争分夺秒地展开调查之际,一条突破性的线索突然出现了。
关键线索出现,窃贼往哪跑!
某天早晨,新乡邮政局的邮递员小李,像往常一样打开邮政局门前的邮政信箱。一封标有外文的信件样的东西映入眼帘。
他好奇地拿出来翻了翻:“奇怪,这不是两本出国护照么?”
于是他将护照交到了当地公安局。
经过鉴定,这正是费普夫妇的护照!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难道这大盗平日就在邮政局附近活动?
警局立刻召回了所有派出去的队伍,开始集中警力在新乡进行搜查。
干警们把守住新乡的各要道,并出入各个旅馆检查。最终在光明旅馆找到了费普丢失的黑色公文包——它被丢在了两栋红砖楼狭窄夹道的废弃物中。
当然,里面的东西已经荡然无存了。
干警急忙向旅馆工作人员打听,他们这样回忆道:
“3月7日,有3个房间曾住进几个客人,说是从哈尔滨来这里联系业务的,他们登记的时候,工作单位和地址都不一样。入住后,却经常在一个房间内打牌喝酒,每次去打扫都臭烘烘的,酒气熏天。”
“而且也不见他们白天出去干活,只是在屋里睡觉。有时候夜里出去就彻夜不归。直到3月15日下午两点左右,他们一下子全走了。”
干警们听罢,立刻请示上级,在得到批准后,马上用手机与这伙人在登记簿上留下的单位取得了联系。最终得到了同一答复:“单位里根本没有这个人。”
事出蹊跷,必定有诈!
刑侦队立马出动,对这些人进行抓捕。
由于15日他们离开宾馆的那天,外线干警恰巧抓获了一名正在“端包”作案的窃贼。
他在公安们的反复审讯下,终于交代了自己的来历,还透露了不少同伙的信息。
让他看了光明旅馆登记簿后,他果然认识这几个化名登记的哈尔滨人,都是一个圈子的嘛。其中包括团伙头头“龙舟”,还有“朱麻雀”、“郦大侠”等。
这窃贼交代,他们都是长期流窜在京沪、京汉等铁路上的“江洋惯犯”。
于是刑侦人员再次兵分几路搜寻嫌疑人,有北上哈尔滨的,也有去往河南各地的。
很快,哈尔滨市公安局也参与进了这个案子。
最终,干警们得到消息,这几名大盗正在洛阳牡丹花会游玩,并住在某部队招待所内。
哈尔滨市公安局立刻挥师南下,奔赴古都洛阳。
最终,他们在洛阳公安局的秘密协助下,将一群在街头玩性正浓的江洋大盗们抓住了。
“传家宝”原来是慈禧的凤冠宝珠
在干警们严厉的审讯下,这些不可一世的江洋大盗跟泄了气的皮球似的承认了自己所犯的罪行——主犯是三人,正是拿化名在光明旅馆登记的龙舟、朱麻雀、郦大侠。是他们偷走了费普的公文包。
原来,费普乘车当日,这三名大盗还像以往一样正在列车之间来回穿梭作案。他们在新乡站看到了光鲜亮丽的费普一家四口,于是断定这是一块“大肥肉”。
三犯像风一样溜到费普一家周围,娴熟地布阵,各司其职,趁大家拥挤上车的瞬间,龙舟拿出刀片,闪电般地在费普包上划了个大口,接着“二龙出须”,两根手指探入刀口内,不消一秒,即“大功告成”。
于是三人像幽灵般“飘”出了车站,并大步入住了光明旅店。
本以为自己还能像以往一样神不知鬼不觉地作案而不被发现,但猪一样的队友有时也是坏事。
龙舟本让朱麻雀将两本护照谨慎找地方“报销”,不料朱偷懒,随手将护照丢进了附近的一只邮箱里……怪不得这朱麻雀姓“zhu”呢。
这个白痴举动直接促成了他们后来的快速被捕。
在审讯过程中,三犯无不乖乖交代一切,唯独被问及那个红绒盒(即费家的“传家宝”)时,三人一致闭口不提。
无论干警如何努力,就是撬不开他们的口。
这“传家宝”到底是什么?它的来历又是怎样的呢?
一切都是在该宝贝被追回,费普一家平安抵达休斯敦后,他才写致谢信回国揭开了秘密。
费在信中用两页的篇幅讲述了这“传家宝”的来历。
那还是上世纪20年代的事情。
费普的父亲费福禄,是贫困家庭出生。他自幼受乡亲们影响习武,长大后膀大腰圆,体格健壮。
那时正逢蒋介石的十二军军长孙殿英到河南招募兵员,费福禄就投靠了他。
孙殿英看这个小伙体格超群,性格又老实本分,心里本就有几分好感。再加上后来还了解到小伙还会武术,于是对其更是赏识。就让他做了自己的随身副兵。
在之后的日子里,孙殿英好几次遇到危险,都幸亏有身边的费福禄出手相救,才转危为安。这些,孙殿英自然都记在心里。
1927年,费升为孙殿英的贴身正卫。
一年后,孙殿英就干了那件遗臭万年的事情——盗清陵。
慈禧、乾隆皇帝的墓被盗了!消息传开,朝野震动。
溥仪及一票满清遗老都很愤怒,纷纷向国民党执政者提出申诉;此外,各国民党要员和社会名流也呼吁政府彻查此案。
蒋介石无奈,急令:“通饬所属,一体严密缉拿,务获究办,毋稍宽纵。”
随着事情越闹越大,孙殿英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于是开始考虑如何打通关系,给自己避祸。
思来想去,只有牺牲自己盗来的宝贝了。于是他挑选了一些不得了的稀世珍宝,打算送给宋美龄,想借她的口为自己在蒋介石那里求个情。
正在此时,他随手从珍宝中拿了两颗珠子,塞给身边的费福禄,说道:
“福禄呀!你跟我多时,对我有恩,这两颗珠子就送给你吧。”
又说:“这是慈禧头上的宝物,好好藏着,当个传世家珍吧。”
这就是费家“传家宝”的来龙去脉,费福禄生前一直好好收藏着它,直到临终前才拿出来,传给了费普。
后来……
干警最后是从三犯中相对老实的郦大侠的口中套出了“传家宝”的去向——它被朱麻雀拿去“保管”了。
又是这个zhu麻雀。
最终,两颗宝珠在朱麻雀的情妇上官萍那里找到了。
就这样,经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费普专案侦破组成功破案。干警们日夜辛劳,不但追回了费普丢失的所有存款和珍贵物品,还追回了那两颗费家“传家宝”。
费普对此感激涕零。待他到休斯敦后,写来了热情洋溢的感谢信,不但感谢了所有帮助他的干警,还说出了关于他家“传家宝”的尘封往事。
后来,费普抽空回国,并将慈禧的传世宝珠带了回来。他与相关执法部门和文物保管单位取得联系,待宝珠鉴定完毕后,就璧还了国家。
(全文完)
您的点赞、关注、转发是对我最大的鼓励!雪梨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非常感谢!
备注: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