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麦播种注意事项

适播期下限播种有利于培育壮苗安全越冬,减轻病虫危害,降低冬春旺长冻害和后期倒伏早衰风险。

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冬性、半冬性小麦品种的适宜播期分别为日平均气温16~18℃和14~16℃,进入越冬期达到壮苗标准分别为主茎叶龄6叶和6叶1心,约需0℃以上积温为570~645℃,冬前主茎叶龄不低于3片叶是晚播小麦安全越冬的基本要求,适期晚播进入越冬期至少需要0℃以上积温400℃以上。预报今年秋冬极有可能进入“拉尼娜”状态,强调适期偏晚播种更安全、更科学。

2022年小麦播种时间:

豫北地区:半冬性品种适播期10月5~13日;晚播建议不超过10月20日;豫中东地区:半冬性品种适播期10月13~18日,晚播可延至20~25日;弱春性品种适播期10月18~23日;晚播建议不超过10月30日。豫南地区适播期半冬性品种10月15~23日;弱春性品种为10月20日~10月底。晚播建议不超过11月上旬。

专家提醒:冬小麦播种要特别重视的几个问题!

如何预防小麦根茎病害?

近年来因气候变暖、推广品种抗性差、耕作整地粗放、播期播量不合理,特别是两季作物秸秆连年还田菌源积累、过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生态环境恶化、机械跨区作业远距离传播,以及农户播种未拌种或未包衣的种子,无人机防控病害时用水量小、喷不到茎基部等种植制度和耕作方式变化,小麦茎基腐病在主产麦区呈逐年快速加重趋势,已成为主要病害之一,对小麦生产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根茎病害症状相似,常混合发生,隐蔽侵染,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群众对其认知少,主动防控意识差,且习惯“重治轻防”“重治虫轻发病”,往往贻误最佳防控时机,造成成本高防效差,导致小麦茎基腐病、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孢囊线虫病等土传种传根茎病害呈逐年加重发生趋势,对小麦绿色安全高效生产构成了潜在严重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播种期要切实抓好以茎基腐病为重点的播前小麦根茎病害防控。播前种子药剂处理,是压低病虫基数,实现农药减量和小麦绿色安全、提质增效的一项重要措施。

据调查,小麦茎基腐病发病麦田可减产损失为20%左右,发病严重地块损失可达60%以上,甚至绝收,且病菌侵染穗部造成的穗腐病,可产生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真菌毒素,导致小麦质量下降、品质变差。

采取措施:一拌一喷:

“一拌”:播种前,选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咯菌腈、氰烯菌酯等高效低毒农药进行拌种或包衣;

“一喷”:在返青至拔节期,选用针对性药剂,最好采用背负式人工喷雾或自走式施药器械,并注意调低喷头高度和方向,适当加大用水量,对准小麦茎基部进行喷雾防控。

如何防除好多花黑麦草?

自上世纪80年代初作为牧草或草坪品种引进我国以来,由于其繁殖系数高(一般分蘖6-10个,多的可达30-40个分蘖,每个分蘖可产生几十粒种子,繁殖能力十分惊人;每穗可产种子300-1000粒)、产生抗药性快(精噁唑禾草灵已失去抗性)、防除难度大,很快成为危害最重的麦田恶性杂草之一。据调查,每平方米多花黑麦草57-127株, 分蘖10个左右, 可造成小麦减产50%以上。

近年来多花黑麦草在我省驻马店、信阳、南阳、周口、商丘、平顶山等地发生蔓延速度很快、危害程度逐年加重,应引起高度重视。据调查,多花黑麦草发生严重麦田可造成小麦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采取措施:防除多花黑麦草技术

防控多花黑麦草除采用播前诱杀(秋作物收获后先灭茬、浅旋耕,墒情合适时诱发多花黑麦草,2周后旋耕对多花黑麦草有70%左右防效)、人工拔除和与油菜、蚕豆等阔叶作物轮作等措施外,药剂防除最有效办法就是“一封一喷”。

“一封”:小麦播后苗前,如有降雨或浇水,每亩用20-30克的 40%砜吡草唑+ 30-40克41%氟噻草胺,或60-80克5%唑啉草酯+60-80克33%氟噻·吡酰·呋悬浮剂喷施进行封闭除草;封闭除草对土壤墒情和整地质量,特别是地面平整度要求很高,否则效果不好。

“一喷”:冬前小麦2-3叶期趁降雨或浇水,每亩用60-80克5%唑啉草酯+20-30克40%砜吡草唑,或60-80克5%唑啉草酯+60-80克33%氟噻·吡酰·呋悬浮剂,或在小麦分蘖期每亩用80-120克5%唑啉草酯+3%30-40克甲基二磺隆/亩,或80-120克5%唑啉草酯+12克7.5%啶磺草胺进行防除。冬前杂草未出齐,应注意喷药前后温度变化,以免受低温影响而产生药害或降低防效。

文章来自: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黄淮南部高产栽培岗位科学家王永华 博士/研究员 中原农资宝典整理,转载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