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吴紫翼/文 受访者供图

深秋冷意十足。清晨六点,河南信阳罗山县一家鸡蛋灌饼铺的灯光和热气,给街道添了几分暖意。店主人彭勇熟练地做饼、刷酱,搭配着烤肠、鸡柳等配菜,一一递给食客。

今年53岁的彭勇最近品尝了一把走红的滋味。因儿子被北京大学工学院录取,他在自家小吃店门口挂横幅“送儿子去北大,店铺歇业,喜糖自取”,无意间成为“网红爸爸”。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他应北京大学邀约,作为唯一一位学生家长代表参加北京大学2022国庆校园美食文化节,化身为“彭师傅”把家乡美食带到北大食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资料图

接受大象新闻记者采访时,彭勇已回到老家,恢复做灌饼的日常。他称这次北大之旅是自己此生最为难忘且珍贵的记忆。临走时,他把20年的灌饼手艺教给了北大农园食堂的师傅,预计食堂将在下个月推出。彭勇还有一个小小心愿——等四年以后儿子毕业,能再到北大走一走。

到北大做鸡蛋灌饼

一大早,彭勇的闹钟响起,他走进北京大学农园食堂,穿上围裙,挽起袖子,和面灌饼,夹菜刷酱,像在老家店铺一样忙碌着。今年国庆期间,彭勇作为学生家长代表受邀参加北京大学2022国庆校园美食文化节,为北大师生制作鸡蛋灌饼。

资料图

早在美食文化节开幕前,北京大学的公众号发表相关推文曾介绍过彭勇,不少河南学子纷纷慕名来到彭勇的美食专窗,尝一尝家乡味道。拿到香喷喷的灌饼后,还不忘和彭勇合张照。

“每天要做一千多张鸡蛋灌饼,比在老家店铺的工作量大多了。”彭勇告诉大象新闻记者,在北大参与校园美食文化节期间,师生们的喜爱让做了多年鸡蛋灌饼生意的他惊喜不已。彭勇的儿子来吃饭时也会到爸爸的美食窗口转转,看爸爸太忙,排队队伍又长,直到活动结束也没吃上灌饼。

这次北京之旅,让几十年守在小城鸡蛋灌饼铺的彭勇大开眼界。他透露自己是唯一一位受邀学生家长,能与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9所高校大厨共同切磋厨艺,收获颇丰。“虽然有很多都是面食,但是我们做的饼是外酥里嫩,配上秘制酱,非常香,各有各的特色。”

吃过“彭氏”鸡蛋灌饼的师生纷纷赞不绝口,为了能够让更多人品尝到河南美食,临回家时,彭勇将鸡蛋灌饼的制作技术和蜜汁酱料的配方教给了北大食堂的厨师。“有五六位师傅已经熟练掌握了,孩子们以后就可以吃上‘彭氏’灌饼了,我的任务也完成了。”彭勇透露,预计下个月,北京大学农园食堂将推出鸡蛋灌饼。

无意间走红的“彭爸爸”

北京大学,在彭勇全家人心中都是神圣的地方。“我这次能到北大里走一走,都是沾了我儿子的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资料图

今年8月,彭勇的小儿子彭翔宇以683分的高考成绩被北京大学工学院录取。为告知大家店铺要歇业一阵,彭勇在店门口挂出“送儿子去北大,店铺歇业,喜糖自取”的横幅,无意间成为“网红爸爸”。

彭勇回忆,儿子小的时候,妻子主要在家照看孩子,他在外打理店铺,儿子慢慢长大了,他们也成了夫妻档一起出摊。在街坊邻居的眼中,彭勇一家人温馨和睦,夫妻二人朴实善良,儿子优秀懂事。

在彭勇的印象中,儿子在学习方面几乎没让父母多操心,上了初中后,每周休息一次,彭翔宇会利用学习之余到爸爸的摊位上搭把手,“他眼里特别有活儿,只要是他会的,看见了都会帮着干干。”

2019年,彭翔宇考上了自己心仪的高中,学习任务也变得更加繁重了,但考上北大始终是他的理想目标,每次模考都会取得660分以上的优异成绩。彭翔宇如愿以偿地以683分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工学院录取,“这是他付出后应有的回报,没什么特别的。”彭勇谦虚地说。

8月28日,彭勇与爱人为了送儿子开学,灌饼小店特地歇业,于是在店铺门口挂出了“送儿子去北大,店铺歇业,喜糖自取”的歇业通知,“心里高兴,也想让街坊邻居都来沾沾喜气。”

到北京后,令彭勇感到遗憾的是,由于学校的相关规定,彭勇未能与儿子一起走进校园,只是目送儿子踏进学校后,自己便与爱人踏上返乡的列车。回家后,灌饼铺的横幅被网友传至网络,彭勇无意间走红。

时隔不久,“网红爸爸”被北京大学注意到,彭勇随即接到“北京大学2022国庆校园美食文化节”的邀请,他也得以弥补了8月未能和儿子一起走进校园的遗憾。

资料图

希望四年以后再到北大走一走

10月8日,大象新闻记者联系到这位“网红爸爸”彭勇,他告诉记者,10月4日北京大学2022国庆校园美食文化节落幕,他随即就踏上了返乡的列车,这趟北大之旅可谓是他此生最为难忘且珍贵的记忆。

回想起自己的“烤饼”人生,彭勇有道不尽的回忆。彭勇年轻的时候在老家纺织厂工作,90年代底成为了下岗工人,为了给儿子和爱人更好的生活,彭勇向妹夫学习了烙饼的技艺,2000年,他一个人到北京支摊儿做起了小买卖,“除了北京,我还去过天津,那个时候都进城务工,能给家里多挣点钱。”

五年的时间里,彭勇一人在外打拼,妻子在老家照顾孩子,直到2005年正月,夫妻二人迎来了新的生命,小儿子彭翔宇的出生,让彭勇决定回信阳老家与爱人团聚。

“刚开始就是推个小车做散摊儿,走到哪干到哪。”彭勇回到老家罗山县后,每天披星戴月,凌晨5点起床准备食材,赶在早高峰时段出摊,“那个时间点上班的人多,生意好。”彭勇的烤饼摊每天从早上五点半营业到晚上十点半,那份灌饼为早起的学生带来能量十足的一天,也是夜晚治愈上班族一日疲惫的良药。

2019年,随着城市不断对市容市貌的政治,彭勇从路边散摊转为路边店铺,鸡蛋灌饼、烤冷面、肉夹馍......品种也逐渐多了起来,数十年如一日,面对生活的压力,彭勇从未退缩,靠着一门手艺养活着全家。

资料图

现在已经回到老家的彭勇,恢复做鸡蛋灌饼的日常。有不少食客冲着“网红爸爸”慕名而来,为的是吃上一口“彭氏”灌饼沾沾喜气。采访中,彭勇也透露一个小心愿,希望四年以后儿子毕业时再到北大走一走。

延伸阅读:

女生割猪草时收到录取通知书 在衣服上擦了擦手才接过

接过录取通知书前,杨元梅双手在衣服上擦了又擦。

那是8月初的一个雨天,邮递员带着四川农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来到她家。杨元梅穿着一身旧校服,一头齐腰长发扎成利索的马尾,从后院走过来。她背着一箩筐刚割的猪草,手上还沾着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过录取通知书之前,杨元梅看了一眼自己沾了泥的双手,然后在衣服上擦了几下。网络视频截图

这个场景被拍成视频,发在网上,击中了很多人的心。有网友说,从她擦手的动作就能看出,这份录取通知书的来之不易。

杨元梅的家乡在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嘎吉镇嘎吉村,这里地处四川南端,金沙江下游。从县城出发,在蜿蜒的山路上开车绕一个多小时,才能来到她海拔约2000米、被群山包围的家。

小学时,杨元梅走路去镇里上学,往返要两个半小时。初中住校,第一次离家,她一给妈妈打电话就哭,但还是从班里17名追到了第2名。高中,她考进县城,在寝室里,她是每天早上喊室友起床的“小闹钟”,在班主任眼里,她总是最早到教室的那个。

如今,杨元梅成了村里第一个考上“211”的学生。她能走出大山,也离不开多年来当地对教育的支持。从2002年起,先进的教育资源被引进边远落后地区,靠着一块屏幕,杨元梅和同学们接受着来自成都七中的远程直播教学。去年开始,会东县实施“助苗计划”,截至目前,资助了包括杨元梅在内的12位大学新生。

山区的教学条件在改善,人们对教育也越来越重视。杨元梅的班主任罗慧林说出了这里所有老师的共同心愿,“希望每一个娃娃都能读上书,读好书,考上大学,走出去。”

村里第一位“211”大学生

今年夏天,杨元梅有了一些她过去18年从未有过的体验:她第一次放下农活,走出县城,去攀枝花痛快地玩了几天;收到了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成为村里第一位“211”大学生;她还意外地得到了网友们的关注。

杨元梅看到那条视频是在8月8日,当时已经有6万多点赞。高中班级群里热闹起来,大家夸她“太牛了”,“同学们开始实时向我播报,今天几万点赞了。”杨元梅有些尴尬地笑。

去商店里买东西,甚至有人会指着她问,“你是不是考上‘211’的那个女孩?”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也找过来,她的高中班主任、会东中学副校长罗慧林有些意外,“农村娃娃回家,帮家里做点农活,洗衣服、做饭、喂猪,其实是很正常的。”

对杨元梅来说,这些关注不过是她平静生活里的一点涟漪,“我该怎样还是怎样,也不会因为外界而改变自己。”

杨元梅家院子不大,推门进去,正中间的屋子是客厅和卧室,没有窗户,显得有些阴暗,她和父母、弟弟还有爷爷、奶奶一起住在这里。堂屋左边是厨房,右边,圈着两头猪和一头骡子。

杨元梅的家。新京报记者 彭冲 摄

嘎吉村112户、670多人,主要靠种植烤烟为生。据嘎吉村村主任肖永祥介绍,镇上的四个村子中,这里的经济收入还算不错。

杨元梅家里种着6亩烤烟,还有不到2亩玉米。这个暑假,她几乎每天都在帮父母做农活。早上七点多起床,吃完早饭,骑电动三轮车十来分钟,就到了地里,锄草,浇水。刚放假的时候,家里的烤烟只长了半大,现在,烟叶都收割完了,只剩了一根秆。最近,她每天还要骑车半小时,来到附近的山脚下,再花一个小时爬上山,找蝉蜕,“可以入药的,一斤能卖一百多块钱。”

常常忙到天黑,她才回家。时间久了,杨元梅的皮肤晒黑了不少,手上也总有被草划破、被虫咬的口子。但她有法子对抗这些磨人的枝节——唱歌,在田里哼两句周杰伦的《稻香》或《听妈妈的话》,“很治愈。”

杨元梅(右二)和高中同学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其实她不觉得累,“习惯了。”小学时,她便开始帮家里做些不太费力的活,7岁就会煮饭,放学回家还要照顾年幼的弟弟。在母亲眼里,她一直很懂事。同学觉得她开朗、活泼,“有点‘社牛’”,和谁都聊得来。一次,同桌和她出去玩,发现好多商贩都认得她,“有一次吃砂锅饭,人家都不收我钱了。”杨元梅笑道。

这样的性格,让她的心态一向轻松。高考时,她只当是平常考试,才有了后来的超常发挥。查成绩那天晚上,杨元梅反倒有些紧张,长呼一口气,才点击“查询”。成绩出来了,她第一反应是疑惑,“难道查错了?没有那么高吧。”

退出,换一个应用程序查,数字没变。再换一个查,还是549分。她这才相信,在床上滚来滚去地哭,惊醒了睡在身边的妈妈。她把分数一念,妈妈小声重复了一遍,又问,“一本线是多少来着?”知道这个成绩高出一本线34分之后,妈妈也哭了起来。

一向沉默的父亲没说什么,只是有一天,杨元梅进屋时,发现父亲拿着那张薄薄的通知书看了很久,又小心把它装进文件袋里。

求学路上,她走得越来越远

一路求学,杨元梅总说,“还挺顺利的,没什么困难。”

父母尽管学历不高——父亲小学毕业,母亲只读了两三年书,但从小就重视女儿的教育。杨元梅小时候,父亲就教她写“一二三”,上小学之前,她能写到十。

以前,村里有一所小学,走路十分钟就到。“但是我报名那年,只有俩学生。”杨元梅记得,父亲说“不能耽搁了”,决定把她送到镇里读。

山路弯弯折折,小学六年,她上下学全靠走。九点上课,她六点就得起床,吃完早饭,七点四十出发,走一个小时才能到学校。手里握着一块钱生活费,放学回家是上坡,要走一个半小时,更费体力,“饿了可以买块饼吃。”

被群山环绕的嘎吉村。新京报记者 彭冲 摄

初中时,杨元梅开始住校,只有周末能回家。最开始,她想家,每次和母亲打电话,眼泪就哗哗地流。但在学习上,她一直认真,三年里,杨元梅从班里的17名,追到第2名。

中考时,她以全县第303名的成绩考入会东中学网络直播班——接受来自成都七中的远程直播教学。学校在县城,杨元梅一个月才能回一次家。起初,她觉得“知识点好难”,学不会,考得也差,有一次,数学考了倒数,在校门口遇到了亲戚家的姐姐,她抱着对方大哭了一场。

但家人从没给过她压力。不要求她必须考到多少名,也从不说供她读书的不易,父母只说,“只要你能读,我们就算砸锅卖铁,去借钱,也要让你读。”

杨元梅学习起来总是废寝忘食,兜里随时揣着巴掌大的笔记本,上面记着单词、公式等知识点,排队买饭甚至上厕所的时候,她都掏出来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元梅在小本子上记的英语单词。新京报记者 彭冲 摄

在寝室里,她是公认的“小闹钟”——总是起得最早,然后喊室友起床。夏天,天亮得早,她早上六点就抱着书奔出寝室,坐在操场背英语作文,到了早读时间再去教室。班主任罗慧林记得,几乎每天,她都是最早到的。

有时夜里宿舍要熄灯了,她还在和室友争论数学题。对她来说,解题是有成就感的事,“算一道数学题,可能要花40分钟,但是最后解对了,那种喜悦感简直了。”

三年里,她从最开始排在班级三四十名、年级一百来名,到考到班里二十多名、年级前五十。高考时,她是班里的第12名,被四川农业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录取。

肖永祥介绍,这些年,村子里一共出了十多名大学生,“4个本科,专科有十几个”,但第一个考入“211”大学的是杨元梅,“我碰到她就夸,她现在是村里小孩子们的榜样。”

杨元梅高中时的笔记本。新京报记者 彭冲 摄

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

杨元梅高中所在的班,是全年级成绩最好的。大部分学生来自县城,家境也不错,只有十多个学生来自农村。偶尔,杨元梅能体会到生活条件的参差。比如,高考报名时,学生要在表上填写“特长”,她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就写了个“热爱劳动”,“看他们填的什么中国舞12级,我目瞪口呆。”

但这样的情绪不会包裹她太久,“反正都这样了,就去接受。”她对这样的差距看得坦然,知道怎样把它化为动力。

班里的很多学生从没出过县城,班主任罗慧林常告诉他们,读书为的是有更多选择和机会,“不在于你挣了多少钱,而是要走出会东,去见见世面。”

2000年,来自重庆的罗慧林初到这里的时候,明显感觉到,在闭塞的环境里,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以及学生的求知欲,都没有外面高。

杨元梅的高中——会东中学。新京报记者 彭冲 摄

改变是慢慢发生的。最明显的是硬件,起初,教学设备不过是一块黑板,现在,多媒体设施变得齐全。以前,篮球场是水泥地,足球场都是杂草,这些年,塑胶跑道、专业运动场地都修建了起来,“和大城市里的学校没什么两样”,被招进来的老师学历也越来越高。

2000年,四川省实施《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试着用卫星技术,将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引向落后地区。2002年,成都七中成立东方闻道网校,向云、贵、川、藏、陇五省区的普通高中提供远程直播教学。

会东中学是采用这种教学模式的学校之一。罗慧林介绍,会东中学参加高考的500多名学生里,182人考上了本科,45人考入一本,“接受远程教学的网络直播班里,57人中,45人考入本科,其中25人考入一本。在凉山州,这个数据算是不错的。”

罗慧林注意到,这些年,读高中的学生也越来越多。2003年时,会东中学高中部只有7个班,后来增加到10个班,最多的时候有15个班,来自乡镇的学生也在增多。今年,全县考上本科的学生人数,至少是16年前的4倍多。

“现在,父母对子女的期待,对优质教育的渴求,比以前强烈太多了,村里、镇里的孩子都来县里读书,县里的孩子开始出去读。”罗慧林说。在他看来,读书未必是唯一的出路,但在会东这样的山区,读书一定是走出去的路中最宽敞、最有用的那条。

当地也一直为贫困学生提供经济支持。罗慧林曾遇到过因家庭贫困想要辍学的学生,他联系了本地的爱心人士,每个月提供600元资助,学校也有相应的措施,“经济困难的学生考到前多少名,就可以免学费。”从去年开始,会东县启动实施“助苗计划”爱心助学行动,截至目前,一共资助了12位大学新生,其中就有杨元梅。

杨元梅收到了四川农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新京报记者 彭冲 摄

越来越多的学生走出大山。这几天,杨元梅开始收拾行李。大学的老师打来电话,说帮她准备了盆、暖瓶等生活用品,她很感动,“有那么多好心人帮我,将来我也要接力帮助更多的人。”

对于大学生活,她有自己的规划,“大一要考英语四级和驾照,后面可能要准备考研。”杨元梅期待着开学,她想知道大学生活是什么样,想看到更多外面世界的精彩。她还被选为新生代表,在为开学典礼准备的发言稿中,她写道——

“我坚信,有那么多的绿灯为我点亮,我在大学,一定能够交到很多朋友,提升自己的能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我已经准备好大干一场了。”

新京报记者 彭冲

编辑 刘倩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