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2年欧 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年会公布了一项研究结果,新的研究数据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的同时,加用非诺贝特可能会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的风险(风险降低11%)。该研究的主要作者为高丽大学医学院、高丽大学安南医院内分 泌代谢科Nam Hoon Kim副教授。

该研究中,2型糖尿病患者来自韩国,年龄>30岁,在确诊后连续90天以上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研究团队将其按1:2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服用他汀类药物加非诺贝特(23692例);另一组为仅服用他汀类药物(46223例)。

研究人群的基线特征如下:平均年龄约55岁,平均糖尿病病程5.2年,BMI为26.7 kg/m2,平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2.6 mmol/L。66%~67%的参与者为男性,37%~38%的参与者之前患有心血管疾病,28%的参与者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定义为玻璃体出血、进行玻璃体切除术、激光光凝、玻璃体内注射治疗以及视网膜脱离有关的事件。

研究发现,随访10年后,单纯他汀类药物治疗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的发生率为14.3/1000人-年,他汀类加非诺贝特组为12.7/1000人-年,两组相比较,联合用药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的风险较低(HR,0.89;P=0.001)。

他汀类药物加非诺贝特组的玻璃体出血风险也低于单纯他汀类组(HR,0.87;P=0.008);激光光凝(HR为0.89;P=0.022)和玻璃体腔注射治疗(HR 0.78;P=0.003)的发生率也较低。

作者表示,非诺贝特对基线有视网膜病变患者显示出有益的证据[OR,0.86;P=0.001],但对那些本身没有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没有明显的证据[OR,0.9;P=0.145]。

非诺贝特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美国医学会杂志·眼科》(JAMA ophthalmology)发表的一项大型数据库研究表明,非诺贝特与降低进展为视力威胁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风险有关。

  • 2013年,非诺贝特在澳大利亚被批准用于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恶化。

  • ADA2022年糖尿病诊疗指南提出,在血脂异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加用非诺贝特,可能会减缓视网膜病变的进展,尤其是非常轻微的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有学者表示,该研究是观察性研究,所以证据水平不是很高,不能基于此制订指南,将来还需要更多的随机对照研究来证实这一结论。

中国医学论坛报静薇编译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