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由多个国家共同组成的,放眼全球,每个国家基本都有自己的国情国策和实际发展情况的差异,不过只要是名义上的国家,基本上都有象征着本国的法定货币,而美元、英镑、欧元、人民币、日元等就是我们最常见的几类货币。

货币就是我们用于购买商品所需要的“东西”,在此前曾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货币作为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没有人可以通过印刷其他国家的货币去购买这些国家的商品呢?比如我们自己印刷日元,然后拿着这些日元到日本消费,这是否能实现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官方定义上来看,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它是商品在交换过程中,从商品世界分离出的一种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也属于通货的一类,通常来说每个国家仅有一种法定货币,而这个货币就是由各个国家的央行所发行的,不过这种说法却不是绝对的,因为也有一些国家属于特例,像是欧洲各国集体商议确定发行量才能共同发行欧元。

不过正是因为货币发行的特殊主体,在国际货币法和发行国家的有关法律中都有明文规定,任何国家与个人都不能私自印刷他国货币,这也就说明我们上述假设的那种情况完全是违法行为,蓄意印制他国货币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在我国法律中,对于伪造货币也有明文的法律规定,一旦发现有伪造货币行为被抓获,将处以三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是属于数额巨大或是专门伪造货币集团的关键性人物,还会被处以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是无期徒刑、除以罚金并没收财产。

所以这样来看,印刷他国货币、购买他国商品,这确实是某些人的一种想法,但也的确是不“刑”的。而且各国对于伪造货币之所以有如此严重的惩罚,也是因为货币在本国经济发展中有其重要性,每个国家都对本国货币的发行有着严格的把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个国家每年流通的法定货币数量都有一定的预算规模,若是突然有大量的预算外的货币流入市场,必将会对本国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也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比如大量货币超出预算的涌入市场,最直观的就会造成通货膨胀。假设原本某个国家的某个时期预算为20亿,但某些人或某个违法犯罪集团私自印发了10亿的货币流入到该国市场,这10亿就是超出预算外的货币,市场上共有 30亿的货币,钱的数量变多了,但商品的数量却没有变化,这自然会导致商品的价格提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物价上涨”。

但是印刷他国货币、购买他国商品这种违法的行为在国际社会历史中确实曾出现过,只不过那时还是在二战时期,由于时代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制约,当时货币防伪技术远没有现在这样发达。

那时候德国就曾印制英镑,也导致英国遭受了大量超预算的货币流入、给英国经济造成不小的冲击和影响,直到二战结束之后,英国才终于靠某些手段结束了这种假币泛滥的局面。有了这一案例出现,世界各国都对防范假币提高了警惕。

而现如今这种情况再没有出现过,更何况以当下的货币防伪技术来看,印假钞也没有那么容易,纸币在制造过程中材料的选择以及凹板印刷都是重要环节。材料是制作纸币的基础,不过不同国家选择印刷纸币的材料各不相同,像是人民币是通过麻棉等长纤维植物作为纸币印刷出料的,这样我们制造出来的纸币硬度高更耐磨。

其他国家的材料既有和我们相似的也有完全不同的,而欧版印刷也是纸币防伪的关键,欧版印刷主要是指在纸币进行泡沫之前,印上已经设计好的凹印,这个凹印因为深浅不同也造成了颜色不同的情况,凹印对喷墨量有着特定的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若是一个国家没有制造凹印印刷机的技术,也就相当于这个国家不具备独立印刷纸币的能力。所以通过上述介绍,我们应该大体了解到各国的纸币印刷技术都是独具特色的,而且每个国家都有非常严格、高标准的防伪印刷能力。

更何况现在各个国家都在严厉打击假币印刷,因此试图通过印刷他国货币购买他国商品的想法完全是行不通的,一旦被抓获,也会为自己的行为而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