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9日消息,克里姆林宫10月8日发布消息称,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关于加强刻赤海峡运输通道、俄罗斯联邦-克里米亚半岛电网桥、克拉斯诺达尔斯克边疆区-克里米亚主天然气管线运营期间保护措施”的总统令。根据该总统令,由俄罗斯联邦安全局负责组织和协调对刻赤海峡运输通道的保护措施。

俄罗斯总统普京。图片来源:新华社
当地时间10月8日,俄罗斯联邦侦查委员会发表声明称,当天上午一辆从塔曼半岛方向驶上克里米亚大桥的货车发生爆炸,引发其上方火车的7节油罐车厢起火。爆炸造成克里米亚大桥公路部分的两段引桥断裂。
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当天签署命令,就克里米亚大桥事件组成政府委员会。该委员会由俄副总理胡斯努林领导。据悉,胡斯努林将尽快飞往克里米亚,亲自检查克里米亚大桥的受损情况,并在现场决定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大桥运作。
值得一提的是,当地时间10月8日,克里米亚地区领导人阿克肖诺夫表示,克里米亚大桥公路交通已经恢复通行,小型汽车和公共汽车经完整的检查程序后可通行。穿越刻赤海峡的“刻赤-2”号渡轮预计在2小时后可启动使用。
当天晚些时候,俄罗斯政府官方社交媒体账号宣布,克里米亚大桥铁路桥也已恢复列车通行。

△测试用的列车通过克里米亚大桥
据央视新闻9日消息,10月8日晚,阿克肖诺夫宣布,将该地区的“黄色”恐怖袭击风险等级延长至10月23日20时。同时,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州长10月8日表示,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毗邻克里米亚大桥的特姆留克区恐怖袭击风险等级已提升为“黄色”。
此外,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州长10月8日晚表示,乌军当天炮击了该州格拉伊沃隆镇,镇中心有建筑受损,所幸没有平民伤亡。当天早些时候别尔哥罗德州还发布了该州其他三个村镇遭乌军炮击的消息,炮击中有民房和基础设施受损,一人因炮击受伤。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据央视援引俄媒和乌媒报道,当地时间10月8日清晨,克里米亚地区的刻赤大桥发生爆炸,燃起了大火。由于爆炸导致部分路面坍塌。俄罗斯总统普京就克里米亚大桥紧急事件下令成立政府委员会调查此事。
与此同时,乌克兰国防部将这次桥梁爆炸与今年4月俄罗斯黑海舰队“莫斯科”号巡洋舰沉没事件进行了比较。“俄罗斯在乌克兰克里米亚的两个权力象征已经倒下。”乌国防部在社交平台上称,“下一个会是什么?”
有分析指出,此次克里米亚大桥发生爆炸,其“实际意义和象征意义”都非同寻常。那么,这场爆炸究竟是谁干的?又会对俄乌冲突的走向产生什么影响?

↑爆炸导致克里米亚大桥公路部分路面坍塌
象征和战略意义都十分重大
被美、乌公开称为打击目标
据新华社,克里米亚大桥又被称为“刻赤大桥”,是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全长19公里,跨海部分7.5公里。有报道称,该大桥横跨刻赤海峡,于当地时间2018年5月15日开通。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开通仪式。

↑克里米亚大桥
自俄乌冲突爆发后,这座大桥一直是乌克兰军队的首要打击目标之一。有分析指出,作为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的象征,这座桥具有着十分重要的象征意义。此外,自2014年以来,克里米亚一直是俄军重要的军事后勤中心。而克里米亚大桥作为连接克里米亚半岛和俄罗斯本土唯一的陆路,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据新华社报道,2014年3月16日,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市举行全民公投,超过九成投票者同意脱离乌克兰加入俄罗斯。乌克兰不承认上述公投,反对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市并入俄罗斯,西方因此对俄实施经济制裁。
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正是利用这座通道将军事装备、弹药和人员从本土运往乌克兰南部的战场。今年8月,俄罗斯在克里米亚的多个军事设施接连发生爆炸,引起了外界关注。不少分析认为,乌克兰正酝酿对克里米亚下手,而克里米亚大桥将“首当其冲”。乌克兰总统顾问波多利亚克也曾在8月的采访中透露,克里米亚大桥“已被乌军视为合法的军事目标”。他声称,这座大桥是“非法建筑”,是向克里米亚的俄罗斯军队供应物资的主要通道,“这样的目标应该被销毁”。就连五角大楼也曾公开表示,认为这座桥是乌克兰军队的一个可行目标。
专家:或是一次精心策划的袭击
不过,近几个月来,俄罗斯不断在加强对克里米亚大桥的防御力量,部署了众多防空系统和诱饵驳船,以防大桥受到攻击。普遍分析认为,乌克兰缺乏能够从远处打击克里米亚的武器。
在爆炸发生后,一位炸药专家表示,这看上去并非导弹引起的。炸药专家分析,可能是一次精心策划自下而上的袭击。他猜测,可能是公路桥和火车甲板上的炸药同时被加密无线电指令引爆。
另有报道称,一段监控视频记录了爆炸瞬间“疑似一艘船(或船尾)”驶离的画面,而这艘船在爆炸之前出现在了克里米亚大桥下方。

↑一段监控视频显示,爆炸瞬间“疑似一艘船(或船尾)”驶离
在发生克里米亚大桥爆炸事件之后,乌克兰总统顾问波多利亚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信息,称这仅仅只是“开始”,但没有直接声称乌克兰对此负责。“所有非法的事物都将被摧毁,所有被盗的东西都将归还乌克兰,俄罗斯的占领将被全部驱逐。”波多利亚克称。
随后,有报道称,炸毁刻赤海峡大桥是乌国家安全局的一次特别行动。乌国家安全局对此尚未发表任何声明。
而就在发生爆炸前几天,当地时间10月4日,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克里斯托弗·霍伊斯根在华沙安全论坛期间与乌总统府常驻克里米亚代表塔米拉·塔舍娃进行了会面。当双方谈到克里米亚问题时,霍伊斯根表示,俄罗斯和克里米亚之间的唯一联系就是“克里米亚大桥”,随着时间的推移,“乌克兰很可能会摧毁它”。
俄议员亚历山大·巴什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起事件的幕后黑手不仅是乌克兰,还有西方国家。
俄议员:大桥爆炸是迈向“全球性冲突和灾难”的一步
有分析指出,这毫无疑问是对俄军后勤保障工作的一个巨大打击。当俄罗斯开始向克里米亚增兵之际,爆炸发生了,克里米亚如今面临的风险“已非常明显”。无论这场爆炸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对俄乌冲突而言,“都是一个影响巨大的动态事件”。
俄议员巴什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毫无疑问,俄罗斯国防部及其他有关部门,将对克里米亚大桥上的“大胆袭击”作出“充分、有意识、可能是不对称的回应”。他强调,西方正持续、有系统地将世界推向“全球性冲突和灾难”。他认为,“克里米亚大桥上发生的事情是迈向这场灾难的一步。”
俄罗斯国家杜马代表奥列格·莫罗佐夫也表示,这是一次“宣战”行为。“一场毫不掩饰的恐怖主义战争正在向我们发动。”莫罗佐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俄罗斯不进行“充分反应”,此类事件将更频繁地发生。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亚所所长助理、副研究员陈宇此前也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表示,“如果乌克兰成功对克里米亚大桥发起打击”,这对俄罗斯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凶险”的信号,俄罗斯势必将进一步加强军力部署,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南部战场来守住克里米亚。因为对于俄罗斯而言,克里米亚也是重中之重的核心地区,一个绝对不能丢的区域。
据俄新社等多家俄媒8日报道,当天凌晨,横跨刻赤海峡的克里米亚大桥发生油罐车起火事故,大桥部分路段被毁。据俄罗斯反恐委员会称,这起事故系一辆卡车爆炸,引起油罐车起火。俄罗斯联邦侦查委员会称已就这起爆炸事故立案。

资料图
分析人士8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对克里米亚大桥的破坏将成为俄乌战争中的标志性事件,它或将致使俄罗斯对乌展开高强度的报复行动。该事件意味着冲突的螺旋升级,战争双方已对对方报以“不死不休”的敌视情绪。值得一提的是,克里米亚大桥事件是继“北溪”管道泄漏后又一次对关键性基础设施的破坏行为,一旦这一手段成为常态,或将意味着所有国家面临的安全风险和全球紧张程度都将直线上升。
据俄新社8日发布的视频图像显示,事件发生后,克里米亚大桥上空大火窜起数米高,多节车厢弥漫浓烟,桥面崩塌掉入海中。根据全俄保险联盟的评估,克里米亚大桥事件导致的损失为2亿到5亿卢布。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称,目前尚无法预测修复克里米亚大桥的时间。

资料图
据克里米亚当局官员称,乌克兰方面应对此承担责任。截至目前,乌克兰官方并未公开承认是乌军发动了此次袭击。不过,乌克兰空军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早上在克里米亚大桥,油箱着火。部分道路被摧毁!一切都将属于乌克兰!”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也发布推文称,“克里米亚大桥事件仅仅是一个开始,所有非法的事物都将被摧毁,所有被盗取的事物都将归还乌克兰,俄罗斯的占领将被全部驱除。”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崔珩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认为,克里米亚大桥被破坏或将导致俄罗斯采取“高强度的报复行动”。他解释称,由于克里米亚大桥十分重要,俄罗斯此前曾多次发出警告并划定“红线”。克里米亚大桥大爆炸若最终被证实为蓄意袭击,则是对俄罗斯能否守住“红线”的一次考验,“在一些人看来,俄罗斯没有选择,只有使用高强度的报复才能使得外界相信俄罗斯划定‘红线’、坚守‘红线’的决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研究员王晓泉同样认为,俄罗斯或将采取强力的报复措施。他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认为,这意味着未来俄乌双方在后方的民用基础设施受袭风险将大大增加,双方的战争创伤也将更加难以愈合。相比之下,乌克兰对民用基础设施的防护和修复能力较弱,在遭遇袭击的情况下,百姓的生活将更加困苦。

资料图
公开资料显示,克里米亚大桥是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是连接俄罗斯本土和克里米亚的交通命脉,全长19公里,跨海部分7.5公里,2018年5月开通,俄罗斯总统普京曾出席该大桥的开通仪式。在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中,克里米亚大桥一直发挥着后勤保障与兵力输送等关键作用。该桥亦被认为是俄罗斯控制克里米亚的象征。
近来,随着俄乌冲突的激化,克里米亚大桥已经成为双方对峙的焦点之一。今年8月,克里米亚大桥附近曾传出爆炸声,刻赤市启动防空系统。今年8月,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顾问波多利亚克在接受采访时称,克里米亚大桥是乌克兰武装力量的“合法打击目标”。此前,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秘书达尼洛夫也表示,如果俄罗斯通过克里米亚大桥的路线增援物资和装备,一旦出现机会,乌克兰一定会攻击克里米亚大桥。对此,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当时回应称,乌克兰方面的有关言论不可接受。
克里米亚大桥被破坏将如何影响俄乌战场的走势和力量对比?崔珩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克里米亚大桥为赫尔松、尼古拉耶夫斯克方向的俄军提供物资和兵力补给,大桥遭破坏直接影响当前俄罗斯在赫尔松的防御和在尼古拉耶夫斯克的进攻,这是袭击克里米亚大桥的主要目的。“更重要的是,在俄罗斯方面看来,克里米亚大桥具有象征意义,代表了普京的声望、克里米亚人民对俄罗斯的向心力、俄罗斯人的自豪感。袭击该大桥意在对俄罗斯的民心士气造成打击。”
不过,王晓泉认为,俄罗斯黑海舰队的总部位于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塞瓦斯托波尔,但乌克兰东部战场上俄罗斯陆军的主要后勤保障和兵力运输并非来自克里米亚半岛,且克里米亚大桥只是克里米亚半岛连接大陆的运输通道之一,还可以通过轮渡等方式运输。克里米亚大桥受损对战场局势和力量对比的影响非常有限。
据塔斯社、俄新社等媒体报道,克里米亚大桥的交通将被封锁至10月31日。大桥火灾事故发生后,克里米亚当局当地时间8日发布消息称,当地基本必需品库存可满足2个月用量,但为避免出现抢购,食品类杂货销售将受到限制。另据俄罗斯能源部8日表示,克里米亚的汽车燃料供应充足,供应量足以维持15天,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开展工作,以确保当地燃料持续供应。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克里米亚大桥的爆炸是不久前“北溪”管道泄漏事件发生后又一次对关键性基础设施的破坏。分析人士对《环球时报》记者指出,上述两起事件均属于常规军事行动以外的“盘外招”,“这些‘盘外招’被使出,是冲突相关方打破规则的一个很不好的信号。”
“从短期来看,这意味着冲突的螺旋升级,俄乌双方已经打出不死不休的敌视情绪。从更广的维度来看,未来一旦破坏关键基础设施成为常态,所有国家面临的国家安全风险都将上升,全球局势的紧张程度更将直线上升。”崔珩这样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