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稚阴稚阳之身材矮小,体重偏轻,传统中医学中多以"五软"、"五迟"命之,且身高、体重不足的患儿,多伴有形体虚弱、面色萎黄、多动易怒、畏寒肢冷、纳差乏力等肝旺脾虚症状。针对宝宝这些常见的问题,息县儿童医院开展传统中医疗法,积极干预小儿发育迟缓、体弱易感、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疾病取得较好群众口碑。

穴位贴敷疗法

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整体观念为理论基础,以中医经络学说为依据,将药物研成细末,再用姜汁、蜂蜜、药液等调成糊状,直接贴敷于穴位,通过药物吸收及穴位刺激、激发经气作用治疗疾病,没有通过肝脏和消化道,减少了肝脏代谢的首过效应和pH值对消化道血液药物浓度的影响,同时避免了药物的胃肠消化道不良反应。息县儿童医院精心调配的"儿童生长发育贴"针对小儿先天禀赋不足导致的生长发育迟缓、体弱易感、儿童脑性瘫痪、小儿遗尿、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提高小儿机体免疫力等均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针刺四缝穴

"四横纹穴"在小儿经络体系中是临床脾胃疾病诊治的特效穴,备受历代医家重视,现代研究发现四缝穴除了治疗小儿疳积、百日咳外,对胃脘痛、腹痛、腹胀、咽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呃逆、中暑、发热、感冒哮喘、小儿惊风等症均有奇效。息县儿童医院开展四缝穴点刺放血疗法,改善儿童食欲差、肚胀不消化、营养不良等有较好的社会口碑,家长惊奇的发现宝宝饭量上来了,身体也越来越壮了!

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疗法是一种中医特色外治疗法,以阴 阳、五行学说和脏腑、经络理论为指导。《小儿按摩经》载:"运五经,动五脏之气",传统中医临床治疗中,推拿治疗有效、安全性高,家长和患儿易于接受,应用较为广泛。小儿推拿主治小儿腹痛、腹泻、咳嗽、厌食、便秘、呕吐、夜啼、疳积等,息县儿童医院拥有专业的推拿队伍,团队成员曾获得河南省小儿推拿大赛二等奖,疗效也得到了广大家长的认可。

儿童身柱灸

身柱穴属于督脉,位于第 3 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内应于肺脏,上通于脑髓,具有全身支柱之意。身柱穴既可补虚泻实,又可防病治病,被誉为"通治儿科百病"的要穴。身柱灸治疗小儿脾虚易感主要有 以下三方面作用:一是保健作用。《日用灸法》记载:"......身柱灸,小儿必灸者也。出生七十五日以后灸之,如若疳疮满身,或患惊悸,虽七十五日以内亦可灸之。"小儿身柱灸保健疗法在日本民间盛行,日本著名针灸家代田文志称身柱穴为"小儿万病的灸治点"。二是调理脾胃作用。小儿胃腑形态及功能均未发育成熟,易患消化道疾病,身柱灸能通阳化气, 改善脾胃气机升降功能,故可改善小儿消化不良、泄 泻、食欲不振等症状。三是温肺止咳的作用。《玉龙歌》云:"忽然咳嗽腰背痛,身柱由来灸便轻"。《神农本草经》载:"身柱治咳嗽可灸十四壮"。身柱灸可以预防和治疗感冒,是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必不可少的灸穴。息县儿童医院开展儿童身柱灸治疗小儿脾虚易感,配穴简明,疗法成熟,简便易行,欢迎家长朋友咨询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息县儿童医院在儿童发育专家余涛院长的领导下,积极挖掘传统中医宝库,中西医结合综合干预治疗小儿身材矮小、厌食、消化不良、腹痛、疳积、百日咳、胃脘痛、腹痛、腹胀、咽痛、发热、感冒哮喘、小儿惊风等,有需要的家长朋友可来电咨询。

余涛副院长:

13633763691;

翟思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息县儿童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河南省多个儿科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委员,信阳市拔尖人才,信阳市医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第二批息县学术学科带头人。在国家级、省级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10余篇,多次荣获"十佳医生、先进工作者"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