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华夏,以农立国、以耕读传家。耕读教育是我国五千年农业文明发展形成的特色文化,是高等农林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是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必由之路。近年来,长江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积极探索“耕”“读”结合教育新模式。“田地就是教室,乡村就是课堂。”独特的教育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走进农村、贴近农民、走向农业,也让长大的热土真正成为热爱乡村、热爱土地的莘莘学子乐园。
“老树新枝”——巩固思想引领之根本
荆州是千年名城,传统文化在这里积淀出历史的底蕴,也给扎根于此处的长江大学刻上了“农耕基因”。作为全国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长江大学多年来一直以培养“基础知识牢、实践能力强、科研素质高、农业情怀深”的卓越农林人才为目标,让扎根中国大地的耕读教育在这里“老树发新枝”,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加强“大国三农”“长江三农”等思想引领作用,长江大学把耕读教育和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劳动教育有机结合,将学农爱农、强农兴农和“一懂两爱”的思想价值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出台了《长江大学本科生劳动教育课程实施办法(试行)》,在“把关定向”上下足功夫。凭靠学校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长江大学2013年率先获批湖北省首批“试点学院”改革项目,担负起“人才培养试验区”任务,着力培养农业现代化的领跑者、乡村振兴的引领者、美丽中国的建设者。
以此为契机,长江大学全方位构建厚德尚农育人体系、全流程再造一流本科教学体系、全要素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经过8年多的实践探索,在专业思想、专业建设、课程体系、育人效果、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均取得显著建设成效和示范效果。
“育种蹲苗”——把握教学改革之关键
春播、夏种、秋收、冬藏,在长江大学校园,四季的更替既体现在随处可见的美好中,也流淌在课堂教学的“血液”里。
重塑新农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三全育人格局。长江大学不仅增设了“智慧农业”“农业大数据”“农业电商”等课程,打造了“室内、田间、企业、云端”四个课堂,还联合农业科研院所、涉农企业建立校企定向班,以校内外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为纽带,定期选派学生到全国各地科研院所、农林企业开展科学研究和生产实习,形成“两场所、交替式、长周期”的育人模式,促进农林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为加快培养契合“新农科”内涵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长江大学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推进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围绕农业产业链,打造具有长江大学特色的重点专业群,充分利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现有涉农专业,推进农工、农理、农医、农文深度交叉融合,推动跨学科、跨专业、跨学院师资的交流,大力培养服务于现代农业产业需要的精英人才。
近年来,长江大学先后获批新农科专业(智慧农业)1个、涉农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8门农科类课程上线国家级平台,12门农科类课程获批省级一流课程,获批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优秀教学基层组织3个,极大丰富和优化了新农科建设的教学资源。
此外,长江大学努力把优势资源转化成耕读教育的生动素材,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等校外单位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80余份,全周期、全方位联合指导2000余名学生开展为期半年的生产实践与科研实践。长江大学3门农科类实践课程获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8门课程实施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逐渐形成了耕读教育的“长大样本”。
“枝繁叶茂”——打造特色育人之品牌
“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义遂亡”,耕读教育的关键就在于其经世致用、躬行实践的深层精髓。依托校内外耕读教育实践基地,长江大学陆续推出新颖多样的耕读教育形式,不断开发新的“接地气”活动,打出耕读内涵和教化作用相结合的“实招”。越来越多的学生被老师们带出教室,越来越多的课堂开设在了大自然里。学生们饶有兴致地学习知识、活泼健朗地舒展情怀,耕读教育的真正意义由此得以实现。
耕读教育融入课程,也融入实践。长江大学着力打造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产学研融合的“三元融合”人才培养方案,让耕读教育真正做到“体于身,践于行”。依托校内外耕读教育实践基地,长江大学打造了植物标本展、昆虫宴、种子画展、多肉展、菊花展、兴农文化节等“农科特色育人品牌”,并通过教师“三进三访”、学生“三访三学”等师生共融活动,引领学生知农爱农、强农兴农。
耕读文化是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耕读教育的发展同样有助于乡村振兴。长江大学2021年加入湖北新农科建设共同体,积极参与乡村振兴联盟,与各个地方政府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用科技服务地方产业发展。长江大学组建了“乡村振兴实践队”,实践队员们不畏酷暑、翻山越岭,发挥专业优势,用坚守为农民送温暖、用创新为农业送技术、用成效为农村送希望。
产业兴,才能带动乡村兴。在走访调研中,实践队员不落一家、不少一户,充分了解农民所需,深入宣讲乡村振兴政策;在农田,他们仔细观察作物的生长情况,针对干旱天气、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等问题,在专家教授指导下,全体师生发挥专业优势,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实践队还为当地的孩子们准备种子和画板,引导他们用种子画出自己心中的国家和梦想;用带来的蝗虫和蝎子精心制作“昆虫美食”,一边为大家讲解其食用价值,一边邀请当地村民和儿童一起参与摆盘和品尝……这样的助农实践,在长江大学已是常态。
耕读教育内容的逐渐丰富,使得“耕”不再拘泥于田园劳作,“读”不再只是书本知识,而是二者真正结合,培养出更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人才。
“插柳成荫”——服务人才培养之目标
“半榻暮云推枕卧,一犁春雨挟书耕。”大自然四时更替,农作物从播种到迎来收获,“耕读教育”也在长大校园里散发出桃李的芬芳。面对科研院所和涉农企业科研项目多,科研人员相对不足,而地方高校学生多、实践条件相对薄弱的现状,长江大学与科研院所、农林企业三方共建了全人员、全周期、全方位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并形成了以“科研意识培养-科学思维训练-科研能力提升”为主线且贯穿全学程,“以课程为基础、实践+实验室为依托”的“学研一体”育人机制。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至今,尚农思想深入人心,育人效果提升明显。近5年长江大学涉农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年均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考研升学率高达45%以上;学校教师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0余篇,出版教材12部;长江大学先后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湖北省湿地农业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湖北省校企共建生物育种技术研发中心等科教融合平台。
生于斯长于斯,培育出长江大学首个国审中稻品种的李志新教授总是奔走在田间,衣服上常带泥点子。像李志新一样,长江大学一大批教授长期活跃在田间地头,把课堂开设到广袤的田野,让学生走进农村、走近农民、走向农业。拿着新品种水稻讲课,在水塘边讲解养殖技术,在果园中传授修剪嫁接技术……这是长江大学培养知农、爱农、兴农的新型人才的传统。一代又一代长大人,一手拿书本,一手拿锄头,擘画乡村振兴美丽新画卷。
不有耕者,无以佐读者。耕读结合的教育不仅拓宽了教育的社会基础,促使学子们自食其力,同时也成为培养其品格、磨砺其心性的重要方式。长江大学师生利用暑假时间,奔赴各地,化身乡村振兴的“小工程师”,基层送暖的“支教老师”,情系乡间的“健康卫士”,深入民心的“普法标兵”,扎根田野的“新农人”……他们感悟初心、担当使命,为服务乡村振兴贡献着青春力量。
在绵亘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耕读教育始终是一颗闪亮宝石,蕴含着薪火相传的教育智慧。新时代,新征程,长江大学正以新姿态持续推进耕读教育实施,融合耕读教育和乡村振兴需求,形成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实践教育模式。“知农、爱农、强农、兴农”将不只是口号,而是扎根于每一位长大人内心的信念,他们将热爱脚下的土地,让这一信念在“希望的田野上”至诚至真!(中国教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