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韩说济南》文字版,音频版更精彩。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听《小韩说济南之超时空对话》,小韩我借助量子力学建立了时空隧道,可以对话历史人物。今天对话的嘉宾呢,是著名的南宋词人李清照女士。李老师,您好,我是小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清照:你好,小韩。大家好,我是李清照,一个70多岁的济南老太太。

主持人:李老师很谦虚。我们知道,李老师是著名的词人,是婉约派诗词的代表人物,她被后世称为“千古第一才女”。李老师啊,我们济南还有一款酒,就是以您的名字命名的。李老师。

李清照:小伙子,不要打广告,他又没给你赞助费,有什么问题就问吧。

主持人:嗯,好的。李老师,您的词为什么写得这么好呢?

李清照:我不认为我的词写得好,那只是我人生经历的流水账,如同日记一样。

主持人:哦。您既然说您的大作是生活的流水账,那么我们选取几段,您给我们讲讲相关经历好吗?

李清照:好的。

主持人:您有一首词叫《如梦令》,内容是这样的:“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您能说说这里面记录了什么事情吗?

李清照:好的。我出生在济南的章丘。我的父亲是苏东坡的学生,他在京城当过官,非常喜欢藏书和读书。我的母亲是状元的孙女,幼读诗书,家学渊博。我还有个大爷,叫晁补之,他是苏东坡的大弟子,他非常喜欢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他自称“归来子”,院子叫“归去来园”,我因为仰慕他,模仿他,我也取文中“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这一句,自称“易安居士”。少年时,我过得很逍遥。

生活在浓厚的文学艺术氛围中,家里又有钱,不愁吃喝,常常出去游玩。十八岁时,我随父亲来到京城,但是依然常常怀念在济南的日子。那时候,去湖上游船,在船上喝酒,一直到傍晚,天昏昏,头也昏昏,忘了回去的路,很着急,又走错了,划到了湖中的莲花丛里了,我大喊,前方危险,赶紧掉头,这时呼隆隆飞出一群白鹭鸟,吓了我一跳。我一想,我也吓了鸟一跳,大家扯平了。那时候,真是有意思。这便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主持人:确实是一篇很真实的日志。我们再看下一首,这首叫《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嗯,这是写给我丈夫赵明诚的。写词我擅长,但是论金石学研究,他却是一个大师,从记事起他就开始收集文物典籍,他将一生都奉献给了金石学。金石学就是考古学的前身,更偏重于金属器具和石碑雕刻的拓片。他也是官宦之家,他和我哥哥是朋友,我们在元宵节的灯会上认识,他读过我的词,喜欢我。后来,我们相互写信,他也明白了我信中的意思,就来我家提亲了。婚后,我们一起探讨文学。为了写好《金石录》这本书,他经常外出考察,留下我一个人在家。有一次重阳节,他出门好久都没有回来,家里一整天都阴沉沉的,晚上我被冻醒,再也睡不着。我到院子里喝点酒暖暖身子,院子里黄色的菊花有些蔫了,吹来一阵风,将门帘吹起,哎,我的夫君啊,你在哪儿,你可知道,菊花纤细,而我比菊花还瘦了。这就是: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夫君好可爱,他收到这首词后,自己隔离了三天三夜。写了五十首词,然后把我的作品掺杂在里面,给他的朋友看。最后他朋友说:你这一堆都是垃圾,只有“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篇水平很高,不知道哪里抄得。

主持人:嗯~很真实。李老师,咱们再看一篇吧。《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李清照:唉,金人一直欺负我们大宋朝。我夫君却一直收集文物。有时候他在市场看到好的文物,他脱了衣服和帽子跟人家换,看着他披头散发、光着屁股抱着个花瓶回家,我是又好笑又心疼。多少年来,他在青州老家收集的宝贝堆满了二十间屋子。我44岁那年,我的婆婆去世了,他去南京奔丧,然后调任江宁知府。又留下我一个人在山东青州老家。后来青州被金人占领,我急急忙忙带着他的宝贝去江宁找他,那么多东西,怎么带啊,捡着重要又轻便的文物,装了十五马车,没带走的十多间屋子的书籍被金人烧毁了。一路上,兵荒马乱啊,我一个女人押着十五车的文物,去千里之外的江宁找他,路上那个惨啊,记得刚到镇江,感觉终于踏上国土了,没想金兵来了,守城的官员立马弃城逃跑了。这种情况,比比皆是。后来,终于到了夫君的江宁。

金人又来打江宁,我夫君竟然也弃城逃跑了。这人,真是……我写词多,写诗少,但是这次我写了四句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我讽刺国家官员的贪生怕死,也批评夫君的所作所为。或许我不应该批评他,因为没多久,他得病死了,离开了我,我也大病了一场。忽然发现,这个世界,我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了。只剩下这十五车文物,看到它们我能回忆起来夫君那一次次光着屁股回家的场景。我带着文物去南昌投奔小姑子,他丈夫是国防部副部长。

刚到,南昌也被金人攻下了。十五车文物少了一大半。我又想去投奔我弟弟,他是皇帝的秘书,我自己保护不了这些文物,捐给朝廷算了。可惜啊,我也不知道皇帝在哪里,因为他也在逃难,找皇帝的过程中,文物又损失了一大半。路上住店的时候,也老是被偷。颠沛流离,痛不欲生,孤独无依。我究竟是为了什么,这么辛苦,我在追寻什么?又是一个秋天,天冷了,我喝点酒御寒,抬头看到落单的大雁飞过,它和我一样孤独地漂泊着。你是在天上飞,我是守着窗子,等着天黑,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得好煎熬。于是,我提笔写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接近知天命之年,我遇到一个男人,他叫张汝舟,他像当年夫君一样仰慕我,我便改嫁与他。但是,他其实是看中了我的文物,婚后,他发现我家中并无太多宝贝,他很失望,便对我拳脚相加。后来,我便离开了他。

“满地黄花堆积”、“人比黄花瘦”、“误入藕花深处”。我是多么爱花啊,但是我的生活却无法像花一样美丽。

主持人:原来您的词里面包含了这么多伤感的故事。那么后来,您从悲痛中走出来了吗?

李清照:后来看淡了。生逢乱世,也不是我能决定的。我想开了,世界上比我悲惨的人多的是,只不过我的悲伤影响了更多的人,但我们的生活并是比谁更惨,那没有任何意义。没有了文物,我在杭州住下,不再漂泊了,50多岁也走不动了。既然世人认为我词写得好,那么我就写词,更重要的是整理我丈夫赵明诚的遗作《金石录》,不让他一生的心血白费,也是算是他生命的延续。

主持人:感谢,李老师。最后,您有没有想对我们说的话,给予后人一些指导或者建议?

李清照:还真有。珍惜当下和平年代的生活,少出门,少传谣,挺过关键时期,守得云开见月明。

主持人:感谢李老师,看来李老师最近开始关注公共卫生了。小韩说济南,有点小内涵,咱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