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种感觉,大部分北京人不了解北京。并非自贬,这个句式可能对很多地方都适用。随便举几个例子:
1、 西四为什么叫西四?
从小到大都以为“西四”俩字就是个固有名词,直到有一天才发现,西四路口原来在四个方向上各有一座牌楼,所谓“西四”指的是城西边的四牌楼。当然,与之对应的是东四。
另外提一句,北京城真正留下来的牌楼只有四座,全在那条叫“成贤街”的胡同里。其他的全是复建。有人说那看着挺新的呀,对的,翻新维护是必须的,但是尽量修旧如旧。
2、新街口豁口是啥意思?
这个不用多说,50年代为了进出城方便,在城墙上开了若干个洞,即豁口。当然,没几年之后就只剩下地名儿了,因为整个城墙都拆了。
小时候一直纳闷,这新街口豁口是个什么玩意儿。由于从来都没见过,当然不可能理解。
3、建国门和复兴门是谁建的?
有人说这不是废话吗,还真不是。
这俩地方如今是立交桥,以前则是在城墙上开的门。开凿这两个门洞的是日本人,日伪政权。当年建国门叫启明门,复兴门叫长安门。名字挺好的,但是把日本人轰走后,顺道给改了。
4、中轴线是怎么确定的?
关于中轴线,长久以来只知道天安门、故宫、鼓楼钟楼以及奥森公园等等,可它是怎么来的呢?当然不是先盖房才有的线,这个问题要从800多年前蒙古人建元大都的时候说起。
简单讲,新建都城必先选址。蒙古人定都北京时,金中都已被他们毁掉,故需要新建都城。他们对水系相当偏爱,决定将大片水域包含在都城之内。当年的什刹海和积水潭连成一片,水域比现在要大。这片水域的最西端接壤处(约现在的西直门位置)被定为西城墙位置,最东端接壤处(今天的万宁桥)被定为中轴线位置,所谓的中心台和中心阁就在此以北不远(约现在的鼓楼位置),然后以这里为都城中心,建造了方正的元大都。元明清三朝,城墙虽在明代有所变动,但中轴线一直传承下来。
后来关于一条还是两条中轴线的问题,属于学术讨论范畴,没有定论。没有定论的意思,就是没有考古发现的佐证。大家都是根据文献古迹和实地考察所做的推断,也蛮有趣味。
比如你会发现,旧鼓楼大街才是现在东西二环在几何意义上的正中间位置,而我们熟知的那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有些偏移,不够正。侯仁之先生在《元大都与明清北京城》中有提到,当年修建东城墙时发现该地为低洼地带,地质条件并不适宜,所以将东城墙位置向内移动,才导致了这个问题的出现。答案也许是这样。
5、古观象台是平地而建的观星高台吗?
从小到大我都是这样默认的,这还用说嘛。然而很遗憾,答案并非如此。
这里卖个关子,观象台并不是平地而起搭建起来的这么一处建筑。
现在才发觉,知道观象台上有哪些天文仪器其实并不那么重要,那属于细节范畴。观象台为什么建在这里?台子本身与北京城的关系是什么?这才是一直缺失的认知。
其实,相当多的“没见过”,在大几十年前,都还存在。然而建国后北京城的改造实在是一言难尽。
有人说,如果不拆的话,北京的交通会更堵。
错,正是因为不断地拆,所以北京才会这么堵。
摆了这么多,有些声音开始在耳边回响,琢磨这些问题,重要吗?
确实,这些“无聊”的事情就算统统了解,似乎是没什么功用,也不会令荷包鼓起来。
然而当它们一点一滴地集聚成海,结果就是自己对这座城市,对眼前种种的认知有着较大偏差。人将真正活在一个字面意义上的“自以为是”的世界。
我不希望以这种状态度过这一生,就这么简单。
毕竟,过去与现在乃至未来是不可能完全割裂的。从大轮廓上了解一下我们生活的地方,知道它是怎么回事,自然有其意义。我将其视为人生的一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