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关节置换的数据输入电脑,通过三维重建精准规划手术入路,近日,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骨三科马文海创新团队应用骨科手术机器人成功为一位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实施关节置换手术,术后第一天患者已下地行走,获得满意疗效。目前该手术在河北省尚属首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1岁的姚女士(化名)10年前出现双侧膝关节疼痛,就诊过多家医院,近两年越发行走困难,双腿疼痛加剧,尤其到晚上难以睡眠,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无法忍受疾病的折磨,来到骨三科接受手术治疗。

马文海主任接诊后,组织科室技术团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仔细地研究和探讨,认为其右侧膝关节损伤严重,需要进行全膝关节置换,鉴于患者年龄大、基础病多等因素,决定在骨科机器人辅助下进行精准的膝关节置换手术,力争让手术风险降到最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术前,马文海带领团队将患者的下肢骨骼数据进行三维重建,通过智能3D规划,将患部截骨数据和假体大小进行研讨和规划。术中,在机器人辅助下精准定位切割入路,将摆锯运动范围限制在安全边界线内,有效保护了患者的侧副韧带、血管等重要组织,截骨精准误差小于1mm,角度误差小于1度,有效提升了假体安装的稳定性和精确性。手术过程顺利,整台手术用时1小时余。术后第一天在医生规范的指导下,患者已下地行走,出院时疼痛症状已基本消失,晚上也能睡安稳觉了。

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中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终极手段,同时也被称为“毫米级手术”,术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远期效果和假体的寿命主要取决于精确的屈伸间隙平衡、下肢力线重建和良好的软组织平衡。传统手术中股骨和胫骨的截骨厚度,依赖于术前的影像资料、术中髓内和髓外定位的装置,截骨导板截骨是根据经验来判断截骨、假体位置和软组织的平衡情况,多种因素导致影响手术的精确性。骨科机器人辅助膝关节置换术,突破了传统手术中“手”“眼”的局限,避免了人工测量误差、假体位置不佳等因素,术中出血少、创伤小、安全、精准度高,可以有效促进患者早期快速康复。

近年来,马文海团队在人工智能领域深耕细作,不断开拓创新,骨科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成功是技术上的又一次突破,标志着该院骨科在机器人辅助创伤、脊柱、关节置换手术领域已迈进全国第一方阵。未来,马文海创新团队将继续探索,带动保定市乃至全省骨科向精准化、安全化、个性化、微创化、智能化发展,造福更多骨科疾病患者。(保定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黄金玲 通讯员 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