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俄乌战场上,俄军在各条战线上的兵力都是十分空虚的。我们此前分析过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俄军的合同兵部队不堪1300公里战线上的长期作战,它必须要轮战休整。

尤其是俄军寄希望于在冬季有所动作,因此自北顿战役胜利后的夏秋季,在乌克兰战场上实际保有的兵力相当有限,可能全战线也就5万人上下,这还是算上二线部队和辅助部队的结果。

这就是此次乌军反攻之所以能够取得极大进展的俄方背景情况,俄军在战略上似乎总是带有很强的一厢情愿色彩。总会潜意识地认为,我要进攻了,你就应该溃败;我要休整了,那你就不该来进攻。

因此面对乌军的反攻,俄军整体上没有相应的准备和战备,而是一副听天由命的姿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按照乌军的反攻力量及战术,俄军在防守状态下的作战难度并非大到不可接受。它只需要在布置一定守备兵力的情况下,再配置一部分有力的预备队,即可抵挡相当长的时间。届时国内部队再做出反应,不至于崩盘太过严重。

但是俄军竟然托大到哈尔科夫这样重要的方向,只有少部分主力正规军守备,其防御的主体还是预备役民兵和国民近卫军的小队。

结果乌军于哈尔科夫展开攻势后,一线俄军既无法抵御,纵深也无有力配置,西部军区的驻防正规军更毫无战心,巴拉克列亚—伊久姆重镇在短短三四天时间内即全线崩盘。

乌军的攻击是有绝对的兵力数量优势,但俄军在这一方向的问题是崩盘太过迅速,乌军几乎是在行军状态即完成了远超预期的作战任务。

这一恶果直接导致了俄军后继部队无法在奥斯基尔河以东稳定防御,同时也影响到了赫尔松战场。

我们之前说过,乌军在赫尔松和哈尔科夫都是实打实的进攻,甚至于乌军在赫尔松方向投入的兵力还要更多。

并不能说赫尔松的乌军迟迟未能取得大的战果,就认为其是佯攻;也不能认为乌军是在搞声西击东,说什么因为乌军在赫尔松的进攻,使得俄军抽调了哈尔科夫的守军,这才导致了后者的大溃败。

事实上哈尔科夫的战事的确跟赫尔松是联动颇多的,但对俄军来说,不是哈尔科夫去支援赫尔松,而是赫尔松被哈尔科夫大大牵连。

原本赫尔松的俄军就承受了最大的压力,在最为不利的形势下作战,但当地俄军依然顶住了乌军三分之一正规军和大批预备部队的攻击,而主要阵地基本未失。乌军在攻击失败后战损大量重装备和兵员,士气也屡遭重挫。

但是赫尔松乌军的攻势每被挫败一次,哈尔科夫的乌军必然就高歌猛进一次。

军队交战是非常讲究士气的,乌军在哈尔科夫的攻击证明了其新战术的有效性,反过来促使赫尔松的乌军不断组织猛攻,令当地俄军苦不堪言。

而俄军在哈尔科夫的表现对赫尔松守军的影响也颇大,当然是反面作用,在士气上可以说是连连重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样是守备部队,既然完全可以大踏步后撤,那么谁还愿意死顶着优势敌军,去维持战线的稳定呢?

换句话说,如果哈尔科夫能打出赫尔松一样,甚至是一半的守备效果来。当前的俄乌战局,对俄军来说不会有现在这么难看。

当然,有些网友可能要给俄军叫屈了:就那么几个兵怎么守啊,你行你上啊?

可是,俄军兵少很正常啊,这是开战以来就明摆着的事儿。但兵少的问题如何解决,这总不能是吃瓜网友能操心和拍板的事儿。

俄军的不足在于解决参战兵力少、合同兵部队保持战力的问题上,动作太慢,主观能动性太差。

当问题的核心不能得到解决时,它又索性摆烂到前线兵力太少。甚至就哈尔科夫方向来说,就这么点兵力还不怎么能打,正规军反倒成了长跑大队。

谁出的问题,谁就该担责任,这事儿显然得跟俄军总参和西部军区部队聊去。

还有些网友可能会给俄军找补:丢掉的那些都是不重要的地儿,俄军这是在“存人失地”。

其实咱们谈俄乌话题的时候,虽然经常引用我军的一些例子去帮助理解和作对比。但请注意,俄军不是我军,理解研究到这一层面就可以了,千万别生套在它头上。

就以“存人失地”来说,关键点不在于字面上这几个字,而是我们在主观上通过放弃守备具体地界的方式,去分散敌军兵力,同时将我军兵力集中起来。然后呢?我们会用自己的机动兵力去寻机歼敌,歼敌之后呢?我们还是要打回来的,最终目的是“人地皆存”。

俄军这种情况纯粹是防守防不住了,死战的决心没有,一溜烟地往后跑,它就想摆脱当前危险,退到安全地界上。这一过程中既没有集中起兵力来,更没有寻机歼灭乌军的建制部队。

要说它像李奇微的磁性战术,外皮确实有几分相像,但李奇微是在主观上去应用此战术,俄军只是败退时的常规操作。

当然客观上俄军的确是“存人失地”了,不过这个过程显然比较不堪。

看看这个图就知道丢的地重不重要了

另外说俄军丢的都是不重要的地儿也说不过去,那些区域没有一处是不重要的。凭什么当初打的时候就重要,不要了就不重要呢?没守住就是没守住,这个没啥好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