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姥姥送的兔子被宰7岁娃崩溃大哭」、「宠物蟹被煮兄弟俩边吃边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光是看到标题,我就已经开始心痛了。

但我没想到,点开视频的画风是这样的:

孩子在崩溃大哭,但大人们好像听不到他们的哭声,

戏谑地讲述着事情的来龙去脉,就连BGM也是欢快搞笑的配乐。

我不理解,也一点都笑不出来。

之前也看到过类似的新闻,奶奶将孙女养了两年的狗10块钱卖给了狗贩子。

孙女夺过奶奶手里的10元纸币,扔给了狗贩子,想要换回小狗,但无济于事。

大人们看热闹似的站在旁边,看着狗贩子骑车离开,女孩坐在地上大哭。

可能很多年以后,这些事会被大人当成“童年趣事”再次提起,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成年以后的孩子,再想起这些事,还是会在心里流泪。

我点开这些新闻的评论区,看到的不是风轻云淡的回忆,而是大家亮出的童年伤疤。

有人小时候被强行按住剪掉了辫子,有人爱看的漫画书被当面撕碎。

我经常听到大人们会以“年纪小懂什么”来回应孩子的恐惧和悲伤。

这句话就好像在说,因为你年纪小,所以你的感受也是微不足道的,是不值得被尊重的。

那要按照这个逻辑,是不是孩子成年以后的感受,就能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尊重了呢?

我想,肯定会有很多人带着亲身经历大声反驳:并没有。

在父母眼里,我们感受的分量似乎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因为不管我们多少岁,他们总是可以选择把我们当成小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两天,话题「如何看待父母无法理解年轻人的压力」上了热搜。

徐志胜在综艺里说,“我爸听不见我诉苦”。

他每次一说有压力,他爸就会说,你这点压力跟我们比算啥。

网友纷纷表示,代入感极强,听完已经开始觉得委屈了。

很多时候我们诉苦只是想撒个娇,得到一些安慰和支持。

但父母却经常会以自己的角度来衡量当代年轻人承受的压力,

用一句“你们的压力跟我们那时候经历的是比不了的”让我们得到双倍的痛苦。

还看过一个国外的视频,博主告诉妈妈自己有抑郁症,没想到被妈妈指责是她自己的问题。

当一种感受不被理解时,我们害怕听到像这样伤人的话:

“怎么别人都好好的,就你有问题。”

不理解的人,总是轻易地拿两种不同情境的感受作比较,从而分出孰轻孰重,定义谁的更合理。

但就像史航在一档综艺里说过的这样一段话:

「任何时代的不快乐,它价值相等。

一斤棉花一斤铁,都是一样沉的。

金庸先生在给林燕妮的小说写序的时候说过一句话,

“擦拭在瑞士真丝手帕上的眼泪也依然是眼泪”

同样的五岁小孩丢了娃娃的难受跟你失恋的难受,

也不见得谁轻谁重。

痛苦是无可称量的。」

所以,回到话题“如何看待父母无法理解年轻人的压力?”

作为年轻人,我的态度是, 我并不期待父母能够时刻理解我的感受,并和我感同身受,

但我同样希望我的情绪和感受不会被轻易否定和随意评价。

前两天看knowyourself有篇文章讲两性相处话题时提到,

「值得付出的伴侣,首先应该是会“看见”我们的人。」

我觉得这一点同样适用父母和子女的相处。

「“看见”,在心理学上指的是“情绪确认”的能力,即承认并接受另一个人的经验、想法、感觉和行为是有效的。」

在亲子相处中,我觉得是这样的:

父母或许并不真正理解年轻人996的辛苦,但不会轻易否定子女在工作上的努力和焦虑。

父母或许并不理解年轻人面对被催婚的压力,但不会轻易否定子女追求和获得幸福的能力。

比起被理解,我们年轻人更需要的其实是情绪和感受的被看见,

它并不等同于被认可,但至少不是被忽视、否定和随意的比较与评价。

最后我想分享一段我前两天看到的一个视频。

它是我心目中,家庭里“情绪被看见”的理想画面。

是抖音up主@饲养员小阳分享的一段二胎家庭的日常。

妈妈抱着弟弟坐在腿上,比弟弟大点的姐姐看到后有点吃醋地说:“你把弟弟放下吧。”

妈妈看出了她的醋意,提出让她坐到自己另一条腿上。

姐姐没说话,妈妈又猜到了她的心思,轻声问道“你想妈妈光搂着你呀是不是?”

姐姐点了点头,妈妈把弟弟放在了床上,张开怀抱对姐姐说:

“快赶紧跑到妈妈的怀抱里,让妈妈紧紧把你搂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妈妈并没有因为孩子小,就忽略她的情感需求,而是小心翼翼地珍视着她的每一份小情绪。

这让我想到韩剧《请回答1988》里,胡同里的大人们为了一个4岁孩子的圣诞心愿开了场严肃的讨论会。

又在看到好不容易雕刻好的雪人融化后,对着地上的一滩水齐齐感叹道:

“珍珠会很失望的吧。”

我想,每个人应该也都渴望从至亲至爱的人那里得到这样的情感吧。

或许你并不理解我的每一份悲伤和难过,但至少你要看见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