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昨天写了公众号文章《食品添加剂不都是阶级敌人!不都是地富反坏右》。

因在前台没有留言评论功能,背地里没少挨骂。什么替黑酱油说话的资本走狗,良心喂狗了吧,为什么专替民营企业说话。哪罕哪啊,我真是头一次知道海天是民营企业。

之所以写了这篇文章,是基于相识了近三十年的老友张林的两点看法:

1.所谓双标是指海天公司出口日本的酱油不添加食品添加剂,而国内销售的酱油加入了食品添加剂。这个结论有误。事实上,海天公司国内销售的酱油也有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出口到国外(例如美国)的酱油也有添加了食品添加剂的品种。

2.酱油品质的优劣,不能以是否添加了食品添加剂为衡量标准,而应在食品安全基础上,以是否满足食物调味需要为标准。有食品添加剂不等于不安全。所谓“食无定味,适口者珍”。

张林曾经是中国酱油标准的起草人,中国第一条日式本酿造酱油生产线的开拓者,又主持了与日本龟甲万酱油株式会社成立合资公司,还曾经是中国调味品协会副会长。

张林是我所接触的企业家中最严谨的,我服。尽管如此我还是又做了调查,所谓“海天双标”结论有误,海天公司国内销售的酱油也有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出口到国外的酱油也有添加了食品添加剂的品种。

企业品种众多,一分钱一分货,有什么不可以吗?显然海天受了委屈。

计划经济时代酱油也分三六九等,一级两毛六,二级一毛五,三级一毛。那时酱油才叫操蛋了,用不了几天就生出白醭。

实话实说不怕得罪人,看看互联网上那些既无逻辑又不讲道理的“爱国者”留言,就一个字烦。和这帮人根本就犯不着斗气,一点儿不值得。

原本想海天公司网上开个说明会,把国内销售的不含添加剂的酱油,把国外销售的含添加剂的酱油都一块拿出来,客客气气的原原本本的,让大家了解一下真相也就行了,抓什么“破坏分子”呀。再过上个几天风平浪静,大家伙儿自然消了气各回各家,我就不信人们认死理记死仇从此不买海天酱油。

几个小时前在网上看到了海天公司充满了火药味的声明:“近期网络上以海天为靶子,发起的对调味品行业的攻击,在国庆期间逐步烧向了调味品之外的中国食品行业………要不是不明真相,要不是别有用心……”

不就一个酱油嘛,针尖对麦芒,非扯上爱国主义和政治。老百姓也就算了,没辙,消费者他的属性就是上帝。一个企业,一个上市公司,非要抓“不明真相”和“别有用心”的所谓“破坏者”,过分了,欺祖了,猪油蒙心。

1991年,为北京市建材局的“天地装饰材料销售市场”出了个“评选最聪明的消费者”的创意,当时的北京市消协秘书长王明亮连敬三杯:秦爷就是爷,识时务者为俊杰,识消费者者才叫牛掰。

本来我是很同情海天的,但“不明真相”和“别有用心”这八个字出现之后,立马浑身毛骨悚然了起来,这样子的语言和词汇,我怕!我怕!我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