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7月,上海民政局来了一对想要办离婚手续的老夫妻。

对于旁人来说,这老两口已经风风雨雨走过了大半生,双方之间即便没有爱情的羁绊,那也应该有几分亲情,实在没有必要在人生的最后关头,再过一道离婚的坎儿。

本着宁拆一座庙,不破一桩婚的原则,工作人员在刚开始时也想过劝说这对老夫妻继续过下去,但让工作人员意想不到的是,其中那位妻子却对离婚一事异常坚定。

当丈夫张燕生一字一顿的在离婚登记表上签字时,妻子邵玉华也从口袋中颤颤巍巍的掏出了几张证件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在准备办理离婚手续前,邵玉华早就做好了功课,离婚双方除了要在登记表上签字外,还需要在上头贴上各自的证件照。

负责接待的民政局工作人员接过那些照片看了一眼后,有些惋惜说道:“这张照片不行,要拍彩照的!”

听到工作人员这样回答,邵玉华心头不由得一紧,害怕今天的离婚手续不能如期办完。

工作人员见邵玉华的神情有些慌乱,连忙安慰她,在民政局里有全套的拍照设备,很快就能为他们冲洗出一套全新的红底免冠照。

将那几张一寸照片拿到手后,张燕生颇有些自嘲说道:“快死了还结婚了,等一下还要离婚!”

话音刚落,张燕生微笑中不由自主夹杂了些苦涩。但与其他那些想要离婚的丈夫不同,张燕生心中尽管很痛,但他脸上却没有任何的不满和愤懑,更多的是留恋和不舍。

因为早在妻子邵玉华嫁给他那一天,张燕生便窥见了邵玉华心中的真实想法:两人之间只会有亲情,不会有爱情!

在邵玉华原定的人生规划中,自己也将与张燕生相守到老,了此一生。

但当邵玉华在1993年夏天再次从电话中听到董万华的声音时,她明白,自己将在不久后做出后半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决定:究竟是选择与自己相伴了45年的第二任丈夫张燕生,还是选择跟自己只有两年夫妻情分的董万华!

1947年,国民党陆军第四军第四师驻扎在了江苏省新化县,就在国军驻地不远处的一座青石大院中,正是邵玉华家的老宅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一年,邵玉华不过刚刚19岁,当她穿着一身素白对襟小褂,梳着两支乌黑油亮的麻花辫出现在国军文书董万华身边时,董万华瞬间便被这位知书达理的姑娘吸引了眼球。

在没有征得自家父母同意的情况下,邵玉华便跟董万华坠入了爱河,当邵家父母得知自家女儿找了个出身国军的行伍之人做未来夫婿时,不由得又急又气。

邵父邵母觉得,他们不求自己女儿未来可以借夫家的势大富大贵,他们只求邵玉华可以一世平安,莫要像浮萍般在世间漂泊。

可董万华不仅出身微寒,而且还是国军中人,将来免不了的要听军中命令行事,四海为家。

但在那个把“父母之言、媒妁之言”奉为金科玉律的年代里,一段轰轰烈烈的自由恋爱是那样令人刻骨铭心,不管邵家父母怎样软硬兼施,也无法将邵玉华的心从董万华身上挪开。

无可奈何之下,邵家父母只好同意了董万华的上门提亲,将自己的掌上明珠许配给了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

在两人结婚一年后,邵玉华便顺利产下一子,由于江苏多河多水,董万华便给儿子定了“水生”两字作为名字。

有了小水生作为家庭间的润滑剂,再加上董万华自身品行端正,邵家父母也终于认可了董万华的女婿身份。

此时的国军政府尽管还在张牙舞爪,但明眼人都知道,此时的国军已是强弩之末,翻不起多大的水花。

做国军文书的董万华自然也嗅到了国军即将兵败如山倒的气息,在与妻子耳鬓厮磨时,他不止一次嘱咐邵玉华,等到决战打响后,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等到战争结束后,他就会回来跟家中老小团聚。

董万华接到开拔的命令后,他眼含热泪给了妻子最后一个拥抱:“好好照顾儿子,好好教育儿子!”

跟妻子做完最后的告别后,董万华随国军一起,渐渐消失在了邵玉华的视野中。在跟丈夫分别后,邵玉华也在心中暗暗为自己打气,战争总有结束的那一天,丈夫也总有回来的那一日。

但让邵玉华没有想到的是,国军在败退台湾的同时,竟连自己丈夫也带了过去。董万华就这样被裹挟着,一路漂洋过海来到了台湾省。

刚到台湾时,董万华尽管心中有些忐忑,但他仍旧不断地给自己加油打气,自己过不了多久就能回到故乡,见到美丽的妻子跟可爱的儿子。可这一等,便是半个世纪!

尽管邵家曾经是个书香门第,邵家也小有家资,但在董万华离开后不久,邵家父亲便因病离世。一连失去了两根顶梁柱后,邵家再也不复从前的辉煌。

随着儿子水生渐渐长大,邵玉华在娘家所受的排挤也越来越严重,族中长辈们也开始指责起邵玉华不事生产,只会在家中坐吃山空。

向来要强的邵玉华不愿再在娘家受气,只好带着儿子出走,跟母亲告别后,一路颠沛流离来到了上海,想要在上海为自己谋一条出路。

在上海暂时站稳脚跟后,邵玉华在一户有钱人家中做起了保姆,每月的收入也勉强能养活自己跟水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当邵玉华看到别的孩子都能读书、识字、明理时,不由得想起了丈夫临走前的嘱托,一定要教育好儿子。

把水生送入小学后,邵玉华发现,单凭自己做保姆的那点工资,根本就无法支撑他们母子的日常生活。

尽管生活很苦,但邵玉华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每当想到丈夫董万华时,邵玉华那如槁木死灰的心中,便会燃起一簇簇火苗。

但由于不能互通音信,在孤独生活了一年又一年后,邵玉华也不能确定丈夫董万华究竟是死是活!

就在邵玉华苦苦支撑着这个家时,左邻右舍们也都被这个要强的女人感动,纷纷劝邵玉华改嫁,即便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水生的将来考虑一下。

不然等水生年岁渐长,在学业上的开支越来越大时,邵玉华又该从哪里筹得这笔开销?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后,邵玉华终于下了决心,在跟媒人商讨一番后,邵玉华相中了在苏州河上撑船为生的张燕生,作为自己的第二任丈夫。

对于邵玉华来说,她相中了张燕生的老实可靠,是个值得她托付终身的人。而对于张燕生来说,在这一年时,他的原配妻子染病离世,两个女儿和家中的老母亲都需要人来照料。

这段婚姻中,邵玉华跟张燕生各取所需,两人之间尽管没有擦出任何爱情的火花,但也将彼此当成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亲人。

邵玉华搬进张燕生家中后,她便将家中大小事务收拾井井有条,不论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还是那两个乖巧的新女儿,邵玉华都是一碗水端平。

唯一让邵玉华感到不舒服的,是来自街里街坊的闲言碎语:“你看看她,你看看她,年纪轻轻嫁给一个老头子!”

而邻居们之所以对着邵玉华指指点点,无非是在邻居们眼中,她跟张燕生的结合并不“登对”,是一对彻头彻尾的“老少恋”,张燕生更是足足大了邵玉华19岁。

尽管日子不会因为邻居们的闲话而停滞不前,但邵玉华却被那些不经意间的闲言碎语伤透了心。

在邵玉华眼中,自己在嫁给张燕生后,就被一些邻居用言语弹压了一辈子,自己一生一世都没有抬头之日。

尽管邵玉华已经有了第二任丈夫,但邵玉华却隐隐约约能感觉到,自己跟张燕生都在心中为各自的另一半留了一处位置,张燕生心中是他的前妻,而邵玉华心中,则是依旧没有半点音讯的董万华:“我有这个信心要等他回来,我活在世上我总要找到他!”

等到两人将孩子们养大成人后,邵玉华跟张燕生也都已经两鬓斑白,由于张燕生足足比邵玉华大了将近20岁,他更是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老去。

在伺候完张家婆婆后,邵玉华又开始贴身护理张燕生,尽量让已经垂垂老矣的张燕生过得舒服一些。

虽然两人在户口本上是夫妻关系,但在两人结婚20年后,邵玉华还是选择了与张燕生分房居住,自己执拗住在了家中的阁楼上,每当需要什么东西时,便会把一些小物件放在笸箩里,然后再由两人合力递上去。

弹指一挥间,邵玉华和张燕生两人,已经为他们这个共同的家,一起努力了45年。而董万华也在风景秀丽的台湾省内,居住了45年!

在董万华日复一日的等待中,他终于等到了两岸三通的这一天,在海基会相关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他首先联系上了邵玉华的大女婿。

在邵玉华大女婿第三次拨通董万华家的电话时,邵玉华终于听到电话的响声,暂时放下了手头上的活计,将话筒举到了自己耳边。

经过大女婿的一通嘱咐后,邵玉华糊里糊涂听到电话那头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当听完对方完整的一句话后,邵玉华心中似被闪电击中一般,登时亮堂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正在跟她通电话的,一定是自己那位已经消失了45年的丈夫董万华:“你是玉华?我们的儿子呢?”

经过这次交谈,邵玉华得知董万华已经订好了机票,不久后就要来上海跟她团聚。当邵玉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记者向邵玉华抛出了一个问题:“在打电话的时候,你想过跟董万华复婚吗?”

听完这个问题后,邵玉华不假思索回复道:“抱的希望很大啊,没有女人声,没有妨碍!”

在邵玉华看来,董万华在跟自己通电话时声音很大,家里更是没有半点杂音,一点也没有藏着掖着的意思,这种种迹象足以说明,董万华现在应该是单身状态。

如此一来,自己跟董万华复婚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在跟邵玉华通完电话后不久,董万华便背着一个简单的行囊,出现在了虹桥机场。

而在机场等着他的,除了自己深爱的妻子外,还有在长大后就从没见过自己一面的儿子董水生:“我就是亏欠他们母子的,尤其是没有做到我做父亲的责任,我自己也是这样谴责我自己,我以后会慢慢补偿他们!”

在赶到上海南草泥塘路的裕民弄堂后,董万华才从妻子口中得知,在他离开的这些年中,妻子已经组建了新的家庭。

对于妻子改嫁一事,董万华并没有半句怨言,因为他知道妻子一个人拉扯孩子不容易,要是这些年没有张燕生的帮助,邵玉华的日子将会比现在苦上十倍乃至百倍。

在跟张燕生接触了一段时间后,董万华也切切实实了解到,张燕生确实是一个好人。在经过一番内心挣扎后,董万华向张燕生试探着问出了一个问题:“我能把玉华带回台湾去吗?”

问完这个问题后,董万华心中也有些忐忑,害怕自己现在提这个要求会很唐突。但出乎董万华意料的是,张燕生对他并没有丝毫为难,而是缓缓点了点头。

在张燕生心中,八十岁的自己已经垂垂老矣,剩下的日子也都是掰着指头在过:“我还能活十年八年吗?再有个三天五天,十天八天或者半个月或许就死了!”

从十八岁来上海闯荡开始,张燕生便为自己、为自己的家辛苦操持了大半辈子,从来都没大富大贵过的他也不奢望能在八十多岁的时候靠别的什么东西再发一次财,即便是他的老屋,他也没想过独占。

而是信誓旦旦向邵玉华保证,在她以后回来看自己的时候,依旧把房子的一半留给她,自己住小屋,让玉华住大屋。

对于自己跟邵玉华的关系,张燕生也看得坦然,如果自己不把玉华放走,而是想凭借一本户口本就将玉华留在自己身边,那玉华跟董万华都会对自己不满。

但如果自己放玉华离开,那等玉华回来探望自己时,两人还能跟从前一样说说话。

而张燕生的女儿们在听完母亲的决定后,也是非常支持:“我们现在都成家了,她去嘛就去了,她现在婚姻自由也可以的!”

在商量完有关张燕生的养老问题后,张燕生跟邵玉华也在儿女们的陪同下,一起来到了当地民政局,准备办理离婚手续。

工作人员在审核各项资料的时候突然发现,尽管张燕生已经跟邵玉华生活了大半辈子,但他们却没有领过离婚证,属于事实婚姻的他们只在户口本上登记为了夫妻关系。

现在要想办理离婚手续,并把两人的户籍关系彻底剥离开来,就必须先办理一张结婚证。

两人领到结婚证后,便开始马不停蹄进行下一步手续,让众人没想到的是,邵玉华跟张燕生在离婚时又犯了难。

因为张燕生现在住着的房子是一套公房,仅有一室一户,因此对于这套房产的分割并不能简简单单一分为二,让邵玉华跟张燕生一人一半。

当邵玉华听到工作人员的反对声后,立马解释说:“不分开来,我们暂时住一起马上就走!”

面对邵玉华的疑问,工作人员也是耐心的向她罗列出了协议离婚所需的三个条件:住房问题、财产分割问题、子女抚养问题。

为了能够让两位老人顺利离婚,民政局工作人员只好给他们出了个主意,先把张燕生的户口迁到子女家去,这样两人的住房问题便都可以得到解决,两人的离婚手续也能依法得到办理。在如此繁琐的离婚手续下,董万华的儿子董水生首先提出了异议。

经过这几十年的相处,尽管董水生跟张燕生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但他早就将张燕生看做了自己的第二位父亲。

他明白亲生父亲想要跟母亲团聚的迫切心情,但他也担心已经八十多岁的继父会在失去母亲的陪伴后更加孤独,不论伤害到哪一边,董水生的心中都过意不去。

等董万华的探亲期限用完,即将离开上海前,邵玉华的心情有些低落,因为此时她跟张燕生的离婚手续还没有办下来。

见邵玉华伤心,董万华也只得轻声细语的安慰她,不要因为自己的暂时离开而郁郁寡欢,分别了45年后能再相见,应该高兴才是。

在即将动身前,董万华为了能让张燕生宽心,握着张燕生的手一字一句向他保证到:“玉华还是在你身边,她不会到台湾去,你放心,你放心!”

由于张燕生年事已高,在听力上早已不像年轻人那样灵敏,在董万华重复了好几遍后,张燕生才舒展开眉眼回复说:“我放心,我放心!”

一个月前,董万华满心欢喜来到上海,希望能跟妻子和儿子团聚,并将妻子带回自己身边。但造化弄人,董万华在离开时,依旧无法牵起妻子的手,让妻子跟自己一起走。

在登机前,邵玉华再也压抑不住内心情绪,眼泪不受控制落了下来,为了不让妻子担心,董万华只好深吸一口气稳住心神,从口袋里掏出手帕,温柔的替妻子擦拭着脸上的泪痕,跟45年前一模一样。

当汹涌的人流裹挟着董万华往前走时,邵玉华拉着董万华的胳膊,不住嘱咐着一些日常琐事,提醒董万华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董万华每往前走一步,便回一次头,希望能多看自己的妻子一样,想把妻子现在的模样深深烙印在自己脑海中。

而邵玉华也不想跟儿子立刻离开,而是倚在大门玻璃上,不住朝丈夫挥手。

跟45年前的那次离别不同,经过一段时间的处理后,跟邵玉华有关的手续全部处理完成,邵玉华也终于踏上了台湾省土地,安安稳稳的跟丈夫董万华过着剩下的日子。

进到“新”房子后,一向闲不下来的邵玉华很快便干起了家务,等到闲下来时,便会“抱怨”董万华不来给自己搭把手:“家务搞一搞,买啊烧啊都是我来做!”

挨了批评的董万华也没有半分不满,而是笑呵呵站起身来,看看还有什么剩下的家务需要自己帮忙。

把妻子接来台湾省后,董万华心中的那块大石头也算是落了地。

邵玉华在来台湾省前,还担心台湾的气候过于湿热,自己在这儿住会有些不适应。当邵玉华把心中的疑问讲给董万华听时,董万华的心也跟着揪了起来,害怕玉华年纪太大,会经不起这番换水土的折腾。

但好在邵玉华在台湾岛上适应的不错,并没有出现水土不服的一系列症状。

尽管邵玉华适应了台湾省的气候,但对于在这儿的生活,邵玉华还是有些自己的意见,因为台风和一些小型地震时不时就会来“骚扰”下他们的生活。

而对于董万华曾经的国军身份,邵玉华也是一百个不满意,在邵玉华心中,国军就是造成他们劳燕分飞的罪魁祸首,如果不给国军卖命的话,那董万华就不会背井离乡几十年。

讲到最后,神情激动的邵玉华更是挥起了手臂,表示自己现在虽然还不会有所行动,但她在将来一定要把丈夫带回老家:“不许葬到墓地去!”

5年后,张燕生预感到自己大限将至,连忙嘱托儿女给远在台湾省的邵玉华打去了电话,希望在自己临终前可以见邵玉华最后一面。

邵玉华接到消息后,也是搭乘了最近的一班飞机,再一次回到了张燕生身边。

在弥留之际,张燕生向邵玉华指了指身后的衣服箱子,表示自己要将箱子里的东西留给董万华:“你们两个,就可以团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