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黄山风景区万里晴空,秋意正浓,青翠的黄山松和五彩的阔叶林交织相间。绚烂多彩的美景,吸引了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今年“十一”假期,安徽省旅游市场最火热的地方,依然是黄山。
10月3日晚,“男子游黄山被堵山上10分钟走1米”的话题引发热议。据中国新闻网报道,10月2日,一男子和朋友去安徽黄山游玩,不料游客太多,他们被“堵”在山上。该男子称自己早上10点上山晚上6点才下山,中间堵在山上10分钟只能走不到1米。
对此,黄山风景区官方微博“中国黄山”4日发文回应:有网友用“十分钟走一米”来形容黄山莲花峰,尽管这句话有着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风格,但毕竟还是反映了在黄山最高峰莲花峰少数时段、节点通行不顺畅的事实。
黄山风景区解释,莲花峰顶区域面积狭小,仅10余平米,部分路段较为狭窄,加上游客拍照打卡时间相对较长,附近的天都峰又处在封闭轮休阶段,莲花峰确实存在“瞬时客流高峰”通行较为缓慢的情况。

国庆假期,游客到黄山风景区游玩。本文图片均来源于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官网
黄山风景区核定的最大承载量5万人,疫情期间按照国家文旅部统一要求,调整最大承载量为常态下的75%,即37500人。今年国庆期间,为统筹疫情防控安全和游客舒适度,黄山风景区主动将最大接待量降至常态下的50%,即25000人。
早在节前,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就发布公告,决定将黄山风景区2022年“十一”黄金周日接待游客最大承载量控制在2.5万人以内。

国庆假期,游客到黄山风景区游玩。
国庆假期首日,黄山风景区全天接待游客9875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4.54%。假期进入第二天,黄山风景区客流车流量明显增加,全天实际接待游客接近最大承载量,进山游客23006人。
10月3日,黄山风景区全天共接待游客24886人。继10月2日后,3日黄山风景区再次启动最大承载量控制措施。黄山风景区发布公告称,风景区10月3日门票预约数量已达到最大承载量,并关闭网络预约通道,提醒未预约到门票的游客不要前往黄山风景区。
国庆假期第四天,遇上重阳节。黄山风景区迎来云海奇观,秋景如画,吸引了很多游客携亲带友来到景区登高望远赏秋,当日景区共接待游客23825人。
黄山风景区表示,客流量均在承载量范围内,总体秩序井然。为进一步提高游客的体验感和安全感,景区采用导流、截流、分流的办法,进一步加强了对莲花峰较为狭窄、客容量较小的区域和路段的管理,采取“近端截流、间歇放行和远端分流、总量管控”措施,尽力以“时间换空间”。同时,增派工作人员加强客流疏导和秩序维护,劝导游客减少逗留时间。

黄山风景区。
假期客流量大幅增加,景区的疫情防控压力也有所增大。黄山风景区党工委宣传部介绍,为保障游客放心游、安全游,国庆假期,黄山风景区强化疫情防控,增开核酸采样点,加强前端核验,多渠道引导省外游客就近完成“落地检”。景区各换乘入口处均安排了充足的执勤力量和志愿者,加强车流客流调控、分散疏导和秩序维护。

黄山风景区。

黄山交警引导路面车辆有序通行。汪娜 摄
上午九时,从高速进入黄山南大门汤口地区的车辆络绎不绝,该景区交警在烈日下指挥车辆有序通行。在该景区集散中心入口,交警指挥车辆和游客依次交替通行。
据黄山风景区公安局交警支队路面管理大队教导员刘泽介绍,当日的客流量较前两日有所增加,但总体情况平稳有序。黄山风景区交警全员早上五点钟到岗,并且在关键的交通节点安排了充足的警力,同时安排骑警不间断巡逻,保障道路交通通畅、有序。
据气象部门预测,10月5日-7日,受冷空气影响,黄山风景区气温有所下降,最高气温在15℃左右,建议登山游客携带一件适季外套。
黄山能吸引游客的魅力究竟在哪里?
一是品牌效应。黄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三顶“世界级的桂冠”,放在世界旅游市场中,都是耀眼的光环。此外,黄山元素还经常被纳入中国国际社交活动中。比如今年北京冬奥会开幕,黄山迎客松就曾上演了一出“中国式的浪漫”。
其次是地理区位优势。黄山地处长三角城市群腹地,接近上海、苏州、杭州等旅游客源市场,为长三角人提供了“后花园”式的便利旅游目的地。近年来,黄山依托区位优势,“融杭接沪”密切联系长三角城市群,以生态、旅游、文化为特色的优势价值正在凸显,以新型工业化和“旅游+”为主线的现代产业体系,正逐步形成。
其三,旅游文化历史脉络清晰。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两次登临黄山,赞叹道:“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人据此概括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著名画家刘海粟一生十次登临黄山,从1918年,刘海粟22岁第一次登上黄山。1988年,刘海粟以90多岁的高龄,第十次造访黄山。美术界曾评论说,刘海粟一生十上黄山,几乎涵盖了他一生的艺术实践活动。有名人先后频频造访在前,也就不难理解黄山热门火爆的原因了。
当下,黄山正聚焦高标准建设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黄山作为国家布局的25个重点旅游城市、安徽旅游的国际化桥头堡,“大黄山”的定位更加清晰。黄山大力实施“创意黄山、美在徽州”城市品牌全球推广计划,旨在以崭新表达链接国际传播资源,发出黄山声音,讲好黄山故事,扩大国际“朋友圈”,以国际化语言与全球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