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减轻年轻人的负担,唯有让有能力工作的退休人士继续工作。这也可让这批年长者的晚年过得更加充实,不至于赋闲在家,或只被当作廉价零工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信很少老年朋友知道,10月1日是联合国定下的国际老人日(International Day of Older Persons),更多人知道这一天是中国的国庆日。不过,令人安慰的是,官老爷很重视这一天,直正挡多年来也都在这一天举办集绘活动,宣誓对老年公民的支持与呵护。今年也不例外。

今年,联合国定下的主题是:老年人在一个变动世界中的韧性。近三年来,世界各地的许多老人已经被冠病折磨得只剩半条命,瘟神还没走,高通货膨胀就迫不及待接踵而至,如此百上加斤,除了靠生命本能苦撑,实在谈不上什么韧性。

别以为这样的悲剧只发生在穷国。在西方国家,死于冠病的多数就是老人。意大利、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疫情高峰期间,老人院成了人间炼狱,殓尸房爆满,坟地也爆满,尸首堆积,只能暂时放进大卡车的冷藏车厢。众多发展中国家,如有庞大穷困人口的印度、巴西等,惨状同样可怖。新加坡的老人也经历了惊心动魄的过程,不同的是,受到很好的保护,因此死亡率极低,虽然还是有一些年长者被病魔夺走了生命。

在华人传统观念里,人到老年,最理想的就是能寿而康,同时又子孙满堂,兰桂腾芳,这叫做颐养天年。现实是,少有人能够这么好命。数据显示,一般本地年长者生命的最后10年是在病痛中度过。换言之,没多大的生活素质可言。这是必须优先处理的问题。要不然,一来,随着人口的急速老龄化,国家社会的医疗负担将越来越沉重;二来,老人虽然长命,却不健康,成了药罐子,会有很多生活问题。

好在现在官老爷终于摸索出一套比较具体的应对策略,要通过“健康SG计划”来提升国人健康,希望借此延缓各种老人病的发生。如果国人都能因此照顾好健康,平时注意饮食和锻炼,病从浅中医,就比较可能过上更加美好的黄金岁月。唐代诗人刘禹锡说:“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表现老骥之志。但若缺少了健康,甚至无法自理,那就根本谈不上为霞满天了。所以,老人第一要紧事是照顾好健康;有了健康基础才谈得上韧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古代圣人理想中的社会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老有所终就是晚年能得到应有的照顾,不会被社会遗弃。现在中国一些比较有条件的地方,提出了新的口号,希望做到让每位老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安、老有所乐。这四点其实也都可以归为老有所养,也就是老年人生活各方面都能得到照顾。

应该说,我们的社会其实早已在落力实现这四点。我们把老年人称为乐龄人士,就是希望年长者都活得快乐。这些年来,官老爷相继出台了好些措施,如建国一代配套、立国一代配套,以及其他诸多精准援助措施,为的也是要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和老有所安。不过,诸如肾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例却越来越多,说明我们的应对策略还存在严重短板,必须设法补救。健康SG计划若真能取得预期效果,那就可以解决大半问题。

除了病痛,必须关注的另一个发展趋势,是蓝领老人将逐渐转化为白领老人。那些属于战后婴儿潮的建国一代正相继步入老年阶段,形成有别于在他们之前的老一代。他们当中PMET(专业人士、经理、执行员与技师)所占的比率越来越大,可说是个白领退休潮。在他们之前的则是蓝领退休潮。蓝领者主要靠劳力,年老就难以为继,白领者靠的是专业知识和技能,工作寿命自然也比较长。如果让他们在60岁左右便退休,可能就要浪费至少10年的工作时间。因此,除了有必要提高退休年龄,也有必要想出其他办法,充分利用这一宝贵的老年人力资源。

但除非社会有办法让他们继续工作,能提供足够的工作机会,否则也是枉然。因此,这是另一个急须设法解决的问题,我们或许可以把它归纳为“老有所用”的问题。国家人口及人才署9月26日发布的《2022年人口简报》就再次敲响警钟,强调新加坡人口正迅速老龄化,不仅生育率低,预期寿命也更长。65岁及以上公民占总人口的比率,已从2012年的11.1%增至今年的18.4%。到2030年,约四分之一的公民,年龄将在65岁及以上。

目前,每一名65岁及以上的公民,有3.3名年龄介于20岁至64岁的公民一起赡养。赡养比例在2012年是5.9,到了2030年可能进一步跌至2.4。因此,要减轻年轻人的负担,唯有让有能力工作的退休人士继续工作。这也可让这批年长者的晚年过得更加充实,不至于像现在许多退休者一样,尽管还身强体健,宝刀未老,却只能赋闲在家,或只被当作廉价零工使用。

在一个机构里,延迟退休年龄当然也有与之俱来的问题,主要就是可能得推迟年轻员工的晋升。要避免顾此失彼,必须有新的工作安排。但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能制造更多适合退休者从事的工作。越多退休者能继续就业,就等于社会能获得更多的老年红利。

因此,相信很多已退休或即将退休的年长者都乐于知道,人民行动党乐龄行动小组接下来的工作重点之一,正是确保年长者仍可获得好的工作机会,包括推动立法遏制职场歧视,以及帮助有意愿的年长者继续就业。小组在这方面至今已征得近1000名雇主、人力资源专才和员工的意见。

据报道,一些公众建议在职场支持持续学习,也有人呼吁更新就业政策与流程,以更好地反映年长员工的专长。小组内负责这方面工作的国会议员,将在国会针对提升年长者就业能力的课题提出动议。未来数月,小组还会举办更多交流活动,听取反馈和建议。毫无疑问,小组的工作任重道远,也让众多退休年长者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