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原诗:
【七言绝句】《秋燕》
出品/永胜
云中转首别营窠,
万里凌霜耐折磨。
莫道堂前诗趣散,
春檐羽盛尽欢歌。
————
【诗词制式】
〖韵〗平水韵,下平五歌。
〖律〗七言绝句,平起首句入韵。
【诗题注释】
以“秋燕”为题,叙写节令转变,以物喻事,以物生发。
【内容注释】
●起句——「云中转首别营窠」
以“云中”引燕,其为暗指。
“转首”是留恋。
“别”是无奈。
此句起兴于时序对燕子的影响,在悲中作赋。
(兴兼赋的手法)
●承句——「万里凌霜耐折磨」
既然是宿命,那就没有更多选择,只能与命运抗争。
“万里”是既实且虚的笔法,为后面内容作衬。
“凌霜”是常态,是进行时。
“折磨”是非常态,是将来时。
二者存在较大关联性。
而“奈”字包含两层含义: 其一是无奈,是被动态;其二是忍耐,是主动态。
而最终,主动态必将战胜被动态,这是全诗的深层内核,之所以在此句加以铺陈,其意义重大,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兴兼赋的手法)
●转句——「莫道堂前诗趣散」
此句话锋一转,取冯振《七言绝句作法举隅》第34法,以“莫道”作势,切入作者心机,由燕转境,由境转人,由人感慨。
完成了角色的释放与身份转换。
这种转换,需要掌控好节奏,早了,会使人无所适从,晚了,会感觉拖泥带水。
所以,必须要掌握好火候。
“诗趣”,这一内容是强化作者的角色带入。
“散”是引发共鸣,以燕子的拟人化被动感悟,与作者的内心伤别离的主动感悟,形成呼应,进一步强化了作者的情感抒发。
(兴、比兼赋的手法)
●结句——「春檐羽盛尽欢歌」
如果说三句是因,那么结句即为果,通过表意来映衬伤秋后,经过严冬随之而来的春夏盎然的景象。
“春檐”与“羽盛”再次点题,以“尽欢歌”煞尾。
一反秋之悲意,而对未来寄予了无尽的希望。
(兴兼赋的手法)
【诗词总结】
作为一首“叙景物凄凉为寄”兼“叙居处为赠”的咏物诗。
此诗生发于时令更迭,忧心于燕之前程,感慨于物是人非,畅想于来日方长。
在承句与转句之间,做到了巧妙衔接,合理释放,为整首诗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诗后语】
我们说,诗不是“写”出来的,诗是“品”出来的。
不会品鉴诗词,或者只会品鉴他人诗词,那就不是一个称职的诗者。
“医者不能自医”,说明你的功夫还没到家,就如同某些人填《九张机》,光会填,可不知道九张机的填制规制,只能是拿些个旧作滥竽充数而已。
有人可能会好奇,《九张机》按词谱填,不就妥了吗?还有什么规制讲究吗?
当然有了,你问老知青,他都未必知道。
规制就是,完整的《九张机》要有帽有靴,且前后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否则,呵呵!
学吧,差的远呢!
————
备注:本文作者为京城前资深媒体人,曾担任《人民日报·市场报》周刊副主编。
自2018年开始在平台上开办公益诗词讲座以来,目前已经培养了4000多人次的诗词爱好者。
我们的口号是——听讲座、多读书、勤练笔、敢献丑,一年后你也可以成为诗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