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几日,武汉上空出现了奇观——一百多只大型鸟盘踞在空中,场面十分壮观。这个庞大的鸟群中包含了很多种类的大型鸟,例如凤头鹰,鹊鹞、燕隼,黑压压地一片,在空中鸣叫、飞翔,气势非常庞大,不少市民纷纷拍照记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为什么不同种类的大型鸟要聚集在一起?

鸟群的粮食补给站

武汉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刚好处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线上,这条路线闻名世界,涉及22个国家,每年迁徙的候鸟有492种,被列为世界候鸟八大迁徙路线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候鸟在迁徙的过程中,会选择固定的地点停留一段时间,在此期间进行食物、水源的补充,以此来为后面的迁徙提供足够的能量,而这些类似“补给站”的地方,则是它们在数千万年迁徙的过程中所选择的,就犹如基因记忆一般刻在了它们的遗传物质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城中有很多的分支水域,这些都是长江、汉江的支流,水域面积占据全市的1/4,由此可见其水资源非常丰富,武汉市周边的湖泊、湿地等,也为小鱼、小虾等小型生物提供了栖息地。

在鸟群的眼中,武汉就是一个食物充沛的粮仓,它们会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捕食,等到身体储备的能量充足时,它们就会组成队伍前往下一个迁徙地点,以此类推,直至完成迁徙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候鸟迁徙的路线和特点

十月份左右是全球候鸟迁徙的时间,此时处于北半球的鸟类大军陆续启程,它们会沿着固定的迁徙路线飞行,世界公认的八大候鸟迁徙路线包括“大西洋迁徙线”、“黑海—地中海迁徙线”、“东非—西亚迁徙线”、“中亚迁徙线”、“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线”、“美洲—太平洋迁徙线”、“美洲—密西西比迁徙线”、“美洲—大西洋迁徙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同的鸟类在迁徙过程中采取的方式不一样。越是体型小的鸟,它们共同迁徙时的数量就越庞大,比如燕子,隼鸟,有的迁徙群甚至达到数千只,而像鹰、大雁、鹊鹞、燕隼这种大体型鸟类,它们的迁徙群的数量普遍在几十只,偶尔会出现上百只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体型小的鸟,它们的迁徙群在飞行的过程中会保持高度密集状态,以此来躲避天敌的捕杀。而大型鸟的迁徙群则比较稀疏松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体型非常小的鸟类,它们根本无法储备足够的能量来完成迁徙,这种鸟类会选择就地过冬,例如麻雀,那它们不会饿死么?这种鸟也有它们的优势,那就是对食物量的要求很小,只要它们能够在寒冬中找到少量的食物都能够存活下来。

往年事例

武汉上空出现大型鸟群的事情并不是第一次,这座城市每年都要“招待”各类迁徙的鸟类。

在2016年年初,武汉附近的江河湖泊中的小鱼、小虾的数量明显低于往年,人们就往野外投放了约一千多斤的谷物,有些市民甚至将家中的一些面包、食物揉成残渣碎屑,然后再一起抛到鸟类经常活动的水域边、灌木丛等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事情不仅在武汉发生过,全国各地,乃至全球都经常出现为候鸟投喂食物的事情。八大候鸟迁徙路线中,其中有三条经过我国的部分地区,大部分集中在我国的中部省份和青藏高原地区,一小部分集中在南方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津也是候鸟迁徙路线上的“中转站”,根据2021年的数据统计,人们往天津的湖泊、河流中投入了将近2万条的鱼苗、2000斤的玉米,都是为了方便停驻在此处的候鸟觅食。

保护候鸟迁徙路线,是人类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