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往事

文章/唐瓦当 绘画/赵以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电动车还未出现,摩托车更少,自行车还算是奢侈品,算是“三大件”,结婚必不可少的硬件之一,其地位就如同现如今的汽车一样。

那时候唐山市面上的自行车,好一点的要数上海的“永久”、“凤凰”,以及天津产的“飞鸽”,锰钢车架,一百多块钱,按照彼时月薪三四十块的收入,一般人家是买不起的。所以,唐山作为重工业城市的优势就显现出来: 唐山自行车厂先后生产出了航空牌、铁树牌、燕山牌、龙凤牌、迎春牌等自行车,几乎能与品牌众多的上海和哈尔滨比肩。

唐山人管自行车简称 “车子”,那时候全家四五口人能有一辆车子就算是小康之家,保不齐会有邻居经常来借。我家的车子是父亲的一辆 “二八加重”老“红旗”,天津产的,购于六十年代。我清楚地记得,那辆车车把的右侧,装有一个船型喇叭,一按嘟嘟的响,车头上有一盏明晃晃的大灯,后轮上有一个摩电管,摩电管的转轮与轮胎摩擦,大灯就会亮起来,速度越快,大灯越亮,捏闸刹车的时候,灯光也会随着暗淡下来。那辆车在当时看来已经很新潮了,自行车必须带灯,不知唐山在那个年代有没有硬性规定。在有的城市,五六十年代自行车没灯晚间是不允许上路的,侯宝林的相声《夜行记》当中“手提灯笼”的笑话并非空穴来风。

我家那辆车子比我的岁数都要大上几岁,父亲用它驮着我长大,我们姐弟三人先后用它学会了骑车。小孩子学车,由于个头小、手脚短,够不着脚蹬子,所以练贴边儿、骑大杆、掏大梁,是学骑车的必经程序。老“红旗”曾经伴我度过了上高中跑家的岁月,我家用它买米买面、买冬储大白菜,拉煤气罐拉劈柴,别人用它接过新媳妇,地震以后,它又帮我们拉砖拉瓦重建家园……老“红旗”为我家立下了汗马功劳。

后来我家又添置一辆唐山产墨绿色的“二六龙凤”,可惜“除了铃儿不响,上下哪儿都响”。工作以后,单位发了一辆卡其色“二八飞鸽大链盒”,在 “大水管儿”“杂八凑”“半链盒”横行的街面上,已经相当拉风了。

所谓“杂八凑”,就是用杂牌自行车零件自己攒的车子,不伦不类,聊胜于无。“大水管儿”在农村曾经风靡一时,比“二八加重”还粗壮得多,车架是铁管焊制的,前叉子和后架都是用钢筋加工而成,没有挡泥瓦,没有前后闸,没有车梯子,而且裸露着链子。刹车的时候,便伸出脚用鞋底子踩踏轮胎,或是用脚蹚地,直至车子停下。

社会上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水管儿车子驮俩筐,没有闸,用脚蹚,没有铃铛喊借光……”不过手巧一点的会用细麻绳牵制一个曲柄小轮,小轮挨着前轮,麻绳连接着车把右侧的车铃,一拉铃铛就响。这已经算是与时俱进了。“大水管儿”载重大,也很皮实,即使在泥泞的机耕道也如履平地,一般情况下农民兄弟都会在大梁上搭一个帆布褡裢,放置干粮和简单工具及杂物,后架绑上两根木棍驮着两个大筐,蔬菜瓜果、米面粮油,两个大筐再加一个麻袋,几百斤都不在话下。每每看到农民进城骑着“大水管儿”来城里卖茬子头、卖紫心萝卜、卖大白菜、卖虾酱虾油等农副产品,总会有不懂事的孩子在后面追着喊:“赤红脸儿、黄牙板儿,缅裆裤子大水管儿……”全部儿化音,还合辙押韵,朗朗上口,但这无疑是对农民的歧视和偏见。

家里有车子的人,多多少少都懂一些修车的技术。如果遇到礼拜天,你极有可能会在各家各户的门口看到人们擦车、修车甚至给车膏油的上班族们,当然除了保养维护,多多少少还有些显摆的嫌疑。

唐山有句话,关键时候掉链子,骑车掉链子无疑是最尴尬的事,安装链条是最基本的常识技巧,除非是时髦的骑大弯梁穿裙子的姑娘,她们一般不会挂链子,即使会也不好意思蹲下来把白皙纤细的手弄得满是油污,但姑娘们丝毫不发愁,总有不少小伙子目不转睛的盯着她们,内心盼着恨不得姑娘们的链条立刻断掉。说不定会成就一段美好姻缘呢。作为“大件儿”,免不了被贼惦记,那时候丢车子算是大案子,但我家有三辆车子先后都被贼偷走,报案之后一辆也没有找回来。

为了防止丢车,同时也作为创收手段,就像现在的停车场一样,那时候很多百货公司、副食店、医院、车站、电影院门前都有用绳子围起来的“存车处”,二分钱一位,后来物价上涨,存车费也直接翻番带拐弯,变五分一位了。看车人大多是街道的大爷大妈们,车子推进围栏,看车人会在你车把上挂上一个竹片,叫做 筹子。

上面烫着一些数字或记号,竹片上方的孔里穿着鞋带或纳底子绳,交完钱就可以领到另一半竹片,数字或记号正好对上,而后就可以按次序摆放好你的车子了,回来的时候交牌取车。存车处也并非万无一失,尤其是在电影院,遇到好片子观众简直人山人海,那时候看《大篷车》《佐罗》《追捕》《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等新引进的外国电影,散场之后,存车处往往乱成一锅粥,由于拥挤踩踏,成排的车子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纷纷倒地,有的甚至找不到自己的车子,跟存车人闹起纠纷,甚至干起仗来。

好像倏忽之间,人们仿佛进入了时光隧道。骑车的人越来越少了,满大街的自行车流变成了拥堵的汽车。可我仍然偏爱自行车。我的山地车换了三代,从21速换到了27速,也经常在风和日丽的下午去南湖风景区风驰电掣般的骑行,但无论多快,好像始终跟不上飞速发展的时代脚步。

(图文源自公众号“近儒山人的绘画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