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间流传的九月初九重阳节赏菊习俗,始于东晋著名文学家田园诗人陶渊明。

他一生酷爱菊花,以菊为伴,号称“菊友”,被人们奉为“九月花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陶渊明种菊,既食用又观赏。

每逢秋日,当菊花盛开的时候,附近的乡亲,远处的朋友,常到他家做客赏菊。

他就摊煎饼,烧菊花茶款待亲朋,大家走时采菊相送,“今日送走西方客,明日又迎东方朋”。

《西京杂记》中记载,汉高祖时,宫中在九月九日都会“佩茱萸,食莲饵,饮菊花酒”。

可见,一些流传至今的重阳节习俗,在西汉时期就已有雏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

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

东晋诗人陶渊明在诗文中对菊花的反复吟咏,也对重阳赏菊风气的盛行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就连初唐诗人王勃也有诗云,“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杜牧也在《九日齐山登高》中写道,“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唐代诗人卢照邻曾作《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将菊花酿成酒,也是重阳节的习俗之一。

《西京杂记》中写道,“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宋代《东京梦华录》、明代《遵生八笺》中均有类似描述,体现了先民祈求延年益寿的淳朴心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及至当下,重阳节逐渐淡化了古代驱疫避邪的神秘色彩,将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融为一体,

让人感受秋意渐浓的自然风光,也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爱老敬老观念。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那些描写菊花的诗句,一起品味一下不同菊花的不同美感!

紫菊宜新寿,丹萸辟旧邪。

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台高不尽看枫叶,院净何须坐菊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几度白衣虚令节,致疑黄菊是孤芳。

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

秋风有意染黄花,下几点凄凉雨。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犹喜闰前霜未下,菊边依旧舞身轻。

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

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

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清香裛露对高斋,泛酒偏能浣旅怀。

不似春风逞红艳,镜前空坠玉人钗。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

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