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如果有一部国产剧能够同时改编于欢辱母者案、主播猝死案、江歌遇害案、吴谢宇弑母案、货拉拉跳车案……

你会不会觉得是在说梦话?

本以为只会出现在罗翔老师课堂里的“张三”,也开始有了真实的面貌。

很难让人不好奇拍得怎样。

底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社会热点事件为原型的普法剧。

最高人民法院、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广播电视局指导创作;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监制。

制作团队。

导演刘国彤,行业剧老手,参加过经典刑侦剧《重案六组》,还是9.2高分的国产医疗剧《无限生机》的编剧之一。

编剧是夫妻档的费慧君和李晓亮,他俩参加过前年那部8.4的抗疫剧《在一起》。

阵容更不用提,人气明星、实力演员都不缺。

靳东、成毅、蔡文静、张志坚、王劲松、吴彦姝、翟万臣、毕彦君、刘敏涛、刘钧、岳旸、左小青、印小天……

预感会爆。

开播后,争议也随之而来。

这的确是今年国产片打开格局的一次尝试,可还差了哪,Sir一点点来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开场就是王炸。

2016年山东聊城辱母案。

相信大家都还有印象。

高利贷催债人,以极端方式对于欢母子二人进行侮辱,其子于欢不堪母亲受辱,暴起伤人,致使1死3伤。

一审判决,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了于欢无期徒刑,到了二审,法院在充分调查还原事实细节后,做出防卫过当的判决,改成了五年轻判。

此案轰动一时,被评为当年的“推动法治进程十大案件”。

《底线》的开场,就几乎完整地还原了这个案件的审理与舆论的讨论过程。

细致展现了法院两次判决的来龙去脉,尤其是过程中法理和人情的纠结。

大部分人都知道于欢案当事人让人同情的地方。

于欢在剧中的角色名叫雷星宇,他在法庭上的发言振聋发聩,引起无数网友共情。

如果你们的母亲

被人当着面侮辱

你们受得了吗?

但当视角转移到法院这边,那些没有被关注的细节,开始浮出水面。

比如,死伤的受害者也有家属。

有的家中有老人需赡养,有的妻子也怀着身孕等待临盆。

他们面对的,却是雷星宇“不思悔改”的态度,以及网友对行凶者的支持。

比如,法庭上关于法理细节的思辨。

案件的核心在于,是检方指控的“故意伤害”,还是要考虑正当防卫的因素。

但不同的法官态度不一。

有法官认为,前期讨债人虽然没有对母子俩进行人身限制,但在杜洪军来了之后矛盾冲突就发生了质的变化:聚众闹事、贴身跟随、言语侮辱。

而刑一庭法官宋羽霏(王秀竹 饰)认为捅刺行为是在20分钟后发生的,辱母情节早已终止,捅刺时他和母亲都没有人身危险。

为了印证雷星宇是否有主观意图,行凶的管制刀具的藏匿时间,也可能是法庭辩论的关键。

一审的无期徒刑。

主要考虑到他曾有事前藏匿管制刀具,制造杀人条件,有行凶时“毫不犹豫”,有撒谎倾向……等因素。

剧中除了还原细节,也讨论了法律的天平是否平衡。

与宋羽霏争辩的法官,之所以站雷星宇,是因为法官自己曾有愧对过母亲的过往,所以对雷星宇的行为,有偏心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起案件,既要梳理清楚事实,又要摈除私心,还要面对网络激烈的舆论。

法律能给出最公正的判决吗?

这一层,《底线》没有避讳。

在国产剧中,这个突破,已经不容易。

02

《底线》的法官角色,有些出乎Sir的意料。

以往的国产剧中。

法庭上一脸严肃,不苟言笑,一副生人勿近的感觉。

但是《底线》选择让法官变的更加年轻和生活化。

有许多生活化的闲笔。

尤其记住那句话,法官也是普通人

也会吃饭睡觉上厕所,碰到搞不掂的工作比如大案要案,也会头疼难受。

剧中的两位女法官,上班穿制服,下班也是换装去约会、聚餐。

忙起来腰酸背痛,也靠同事之间互相帮衬。

按按肩膀,松快松快。

△ 手法到位

法院工作的师兄弟妹,逢年过节也会为上级、师长们张罗请客,也会为自己的职级晋升担忧发愁。

面对上级部门的检查,也会战战兢兢,小心翼翼。

法院,也有“危机”。

比如不同庭之间也互相挖人,反映的是基层法院杂事太多、人手紧缺的现象。

立案庭庭长方远(靳东 饰)要挖民法庭的书记员。

可还没到手,自己的徒弟周亦安(成毅 饰)就被对方挖走了。

剧中还借蔡文静饰演的叶芯,一个来自最高法的新人,特地站在观众的视角,借着“主播猝死案”,与基层法院的办事方式产生冲突,来展现这种差异。

什么差异?

在叶芯看来,法律必须坚持正义,干法律就应该抱着理想主义,要有热情和信念,贯彻到底。

因此,她坚决认为那个让主播猝死的直播公司,是在草菅人命,必须给予应有的惩罚。

但事实上。

在基层法院浸淫了几十年的方远看来,法律更像是手段,他的工作是为了案结事了,息诉罢访,让双方都有满意答复。

因为民众的诉求是多元的、复杂的,不可偏听,也不可偏信。

如果事事都上纲上线,一来,有时候严格遵守法律,并不能解决问题,必然会有不满,会生怨;二来,法院也没有足够人手和精力。

这就是基层的事实。

因此对于一般的案子来说,上法庭见,反而是最后的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是理想,一个是现实。

其实不仅是司法实践中的困惑,也是现在年轻人在面临着的抉择。

从一次次刑事案件引爆热搜。

到罗翔成为B站网红。

其实都是年轻人的法律意识在不断觉醒,他们在乎自己生活的社会,并且希望利用法律的工具去改善这个社会。

03

还记得开头说过的么?

《底线》最开始吸引Sir的点。

不是法院工作者的真实生活。

而是它在剧中,敢于且能够展现,现实中的真实案件。

比如辱母案,江歌案,高校弑母案,货拉拉跳车案。

但《底线》并不是没有问题。

比如呈现这些案件的时候,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在事实的战线上,总是虚晃一枪。

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主播猝死案。

女主播直播过程中猝死,家人要求直播公司工伤赔偿。

这案子的核心,在于死者签的是经纪合同而非劳动合同,公司认为不构成劳动关系因此不想赔钱,只愿意出人道补偿。

双方围绕“劳动合同”还是“经纪合同”进行了不止一次的各种拉扯。

但问题是,拍了快两集,剧中都没有人对两种合同的具体差异、细节进行更多普法。

当然这只是小问题。

但剧情很快进展到第一个反转,方远等人发现,女主播拼命工作的背后,是来自家庭的逼迫。

很常见的设计,女孩母亲逼女孩拿钱赚钱养家,需要20万,给弟弟结婚买房。

女儿猝死之后,就寄希望于直播公司的赔付。

证据就是,调解时她父母能接受的,也是20万。

也因此,方远他们软硬兼施,主张让公司拿20万买个平安。

可就在这时,第二个反转来了。

女主播的弟弟不同意,一顿涕泪横流表示,我姐命是无价的,我不管赔偿,我只要我姐那个几百万粉丝的微博。

而这个微博的商业价值可能远超公司赔付。(暗示女主播弟弟居心不良)

《底线》的剧情,还是虚晃一枪,把矛盾重新转向讨论“经纪合同”与“劳动合同”上。

最后,公司败诉,劳动关系成立,赔了女主播家庭一百万。

评论都惊了:

父母剥削女儿补偿儿子没有惩罚,公司(还没)剥削女主播,就赔一百万,弟弟一顿哭,就能改变判罚,攫取最大利益。

好像判决有了。

但是离那个去世的女主播,那个最该被关注的人,又那么的遥远。

还有观众提出的质疑是,有的案件已经改得和原来的案子不是同一个了。

货拉拉跳车案。

货拉拉司机因为没有按导航走,与乘客发生口角,乘客害怕,中途跳车死亡。

案发后,司机在拘留所被关了几个月,最后以“过失致人死亡罪”被判一年徒刑,缓期一年执行。

因为这个案件舆论当时涉及到了男女对立,判决上也存在争议,影响颇大。

听闻《底线》敢碰这个案件,Sir也很好奇会怎么还原车上两人争执的情形。

但看到剧中的呈现。

直接把司机从形象,到家庭背景,都照着“罪犯”的模样设计了:

酒糟鼻,脸有醉态,行为粗鲁,言论狂妄。

一上来就给人一种,这司机不是好人,还喝了酒,这是在醉驾。

把事发地,从工业园区,有路灯和监控的城市道路,改成了没有路灯杂草丛生的小路。

事发后,还给加上了司机手机里有“如何让人不知不觉死去”的搜索记录。

还有妻子送礼贿赂法官的行为。

问题就在于。

观众对案件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在看剧时,已经无法当成一个独立的故事来看待。

难免会进行对比,甚至担心这样的改编会误导人们认识原来的案情。

所以在真实事件改编中。

多少真实,多少虚构改编,仍然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对于《底线》这部剧。

明明只需真实展现,把争议抛向公众去讨论的事。

结果因为改编,常常把争议又引向了自己。

只能说国产剧的这个突破来之不易。

而如何从这个突破口走下去,才是国产剧更大的难题。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西贝偏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