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中央电视台《神州风采》栏目组,收到了一封奇特的来信。央视作为我们国家的新闻舆论核心,每天都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很多信件,但是其中一封来自于江苏省常州市嘉泽镇的观众来信。

因其信件的内容非常特殊,栏目组负责人也不敢耽搁,立刻将这封信送到了央视领导的办公桌上。央视领导神情严肃地读完了这封奇特的信件,惊讶地凝视着这封信,思索片刻后对栏目组负责人高呼:“赶紧上报空军!”

央视领导可都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在看到这封信后都如此惊讶和重视,那么,这到底是一封什么样的信件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丨中央电视台总部

原来,信的内容很简短,来信提到了央视《神州风采》栏目新近播出的,关于我国第一批女飞行员的采访实录,写这封信的观众是一名83岁高龄的老人。

老人在信中说:自己名叫赵赠熊,曾经是国军的空军上校,电视中采访的这些女飞行员都是他的学生,他们之间已经失去联系有四十多年了,自己现在已经八十多岁,希望可以在有生之年,能够与这些学生们见上一面。

央视领导敏锐地意识到:这位老人信中所提到的内容如果属实,那么这位老人必定有着一段传奇的特殊经历,这条线索很可能会解密一段功勋岁月。

图丨神秘来信

正因为如此,央视领导高度重视这位老人和他的来信,并迅速安排专人,分别前往空军与江苏嘉泽进行情况了解核实。所有听闻过这封信的人,在心中都有一个同样的问题,这位名叫赵赠熊的老人到底是谁呢?

很快地,来自空军与地方的核实信息就反馈回了央视。原来,这位名叫赵赠熊的老兵,确实不是一位普通的老人。他不但是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的教官,还是一位荣立过一等功的英模功臣,并且还受到过朱总司令的接见。

然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曾经的国军上校怎么会有这样的荣誉与功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丨赵赠熊

投笔从戎入黄埔,战车兵变飞行员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赵赠熊就在此时诞生在江苏嘉泽的一户普通家庭中。在那个饱受列强欺压和侵略的年代,童年的赵赠熊亲身经历了,旧中国老百姓黑暗与羞辱的艰难生活。

进入学生时代的赵赠熊,又亲眼目睹了旧中国的辛酸与落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那个时代爱国志士的崇高信念,也激励着此时的赵赠熊思考着自己的人生方向。

在那个军阀混战的历史背景下,热血青年和仁人志士,对于如何救中国都有着自己不同的见解与行动。有的人选择口诛笔伐,有的人选择经济强国,也有的选择投笔从戎。

而20岁的赵赠熊则断然地违抗父命、放弃了学医的机会,毅然决然地考入了黄埔军校。他与建国后时任云南省军区副司令员的朱家壁将军,都是“黄埔八期”的同窗学员。

图丨黄埔军校

赵赠熊在黄埔军校期间,不但努力学习而且刻苦训练,除了具备优秀步兵的基本素养以外,他还熟练掌握了战车的操作与指挥,经过几年的锻炼与磨砺。

到1934年时,赵赠熊以优异的成绩从黄埔军校毕业,并被分配在战车部队担任排长,从此正式开启了他“当兵报国”的军旅生涯。

因其在战车部队的出色表现和作战勇敢,多次受到奖励和表彰,他也逐渐成为国军中的“未来可造之材”。时间进入到了1936年,随着日本全面入侵中国的军事紧张愈演愈烈,国军为了增加军事力量。

在外国军事专家的建议下,决定充实并提升原有的空军实力,于是启动了从国军的各部队中,挑选优秀的精英人员,进行飞行员培养的专门计划。

图丨中央航校

赵赠熊因其优异的表现,获得了这次飞行员选拔的资格,并最终考试通过,成为国军中央航空学校第七期的飞行学员。赵赠熊在这里度过了两年飞行学员的生活,他已经可以驾驭战斗机、运输机和轰炸机等多种机型。

1938年的他从航校顺利毕业后,正式成为了一名国军的空军飞行员。刚刚从航校走向战场的赵赠熊,按捺不住愤怒的心情,跑到上级面前“主动请缨”,要与日本空军对战长空。

上级对他的请战不以为然,一盆冷水劈头浇下,上级冷冷地对他讲道:“你不要以为从航校毕业,就天下无敌啦!你现在的水平也就是个开飞机的,现在让你去和小日本空战,那就是让你去送死”上级的一席话说得赵赠熊无言以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丨飞机

从此后,他更加地刻苦训练,迅速地提高了自己的技战术水平,并在随后与日本侵略者的多次空战中表现优异。赵赠熊在战争中得到锤炼快速成长,从飞行员到优秀飞行员,再到飞行队长的过程中,他以果敢和勇猛,沉重打击了侵华日本空军的嚣张气焰。

为了表彰赵赠熊的英勇作战行为,也为了提高国军空军的作战水平,赵赠熊又被进一步提拔为飞行教官,在他执教之下又培养出了很多的抗战飞行员。其中一位只有16岁的飞行员,在一次空战中就击落日军飞机3架。

赵赠熊也因此在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中,留下了他功勋的一段经历。

图丨培养飞行员

夫妻分离,起义倒戈

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后,已经在国军空军中享有一定威望的赵赠熊,平步青云地升任科长、处长,并被授予国军上校军衔。这时的赵赠熊在别人的眼中,就是一颗“未来的将星”。

然而,敏锐的赵赠熊,却判断出国军即将发动全面内战,他的内心对这场内战是坚决反对和无比厌恶的。此时已然成家立业的赵赠熊,在对老蒋和国军彻底失望之余,也在想方设法地抵制这场内战。

为了不上战场去打中国人,他利用人脉疏通关系,转任到了后勤仓库任职。

图丨年轻时的赵赠熊

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大战役的胜利,百万雄师过长江解放全中国已经势不可挡。赵赠熊也在思考着,自己能为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做些什么事情呢?

经过缜密的筹划,他下决心要守卫好自己现在掌管的这个空军物资仓库。要将全部的空军物资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为新中国的空军建设积蓄一些物质条件。

然而,随着国军在全国的迅速溃散,老蒋为了控制中高级国军将领,下令中高级军官的家属全部迁往台湾,实际上是对那些反内战的国军将领实施的胁迫。

赵赠熊的妻子和儿女也在飞往台湾的名单中。此时的赵赠熊在民族大义和妻女分离之间,陷入了苦思与焦虑之中,他该如何做出抉择呢?

图丨赵赠熊夫妻

赵赠熊通过多方打听后得知,执飞台湾的飞行员是自己的一位得意门生,赵赠熊于是找到了这位学生,终于劝说成功并得到这位学生的许诺。他会利用飞机经停海南岛的机会,将赵赠熊的妻儿留在海南岛。

然而,让赵赠熊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狡诈的老蒋在飞机起飞后,为了防止发生起义或变故,下令飞机不得经停而直接飞往台湾。就这样赵赠熊只能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从此以后他将与自己的爱妻儿女天各一方。今生是否还有再见面的机会,他自己也不知道。

而他的另一个儿子,因为有病而无法乘坐飞机,留在了赵赠熊的身边,这也算是命运对他的一份慰藉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丨战争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赵赠熊的表现和他的进步思想,就已经引起了我党对他的关注。着眼于建国后组建空军的长远考虑,便将赵赠熊,纳入到了“要尽可能争取过来”的名单中。

1949年下半年,赵赠熊与我地下党工作者们,经过多次秘密接触与周密筹划,确定了起义的具体方案。12月底解放军挥师逼近四川成都,赵赠熊与解放军里应外合,顺利实现了起义倒戈,将他所掌管的原国军空军物资仓库完整地移交给人民解放军。

这批宝贵的空军物资不但门类齐全,而且很多都是当时最先进的装备。其中仅降落伞就有三千多具,折合成当时的物价,相当于“袁大头银元”三十余万块。

除此以外还有很多空军所必需的各种物资用具,这批物资为新中国创建空军以及空军的初期发展,都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图丨国民党的飞机

首训女飞行员,功臣隐秘转业

赵赠熊率部在成都起义后,直接被安排在西南军区的航空处待命。此时的赵赠熊不知道的是,新中国的将帅们已经在为他的未来进行着思考与安排。

像赵赠熊这样既有过硬飞行技能,还有丰富教学经验,特别是能够驾驭多种机型的“复合型人才”,正是新中国空军组建初期最急需的。于是空军直接下令,将赵赠熊立刻调往东北第七航校,担任飞行教官。

刚刚建国不久,在邓颖超同志的提议下,军委和空军经过研究,决定组建第一支“女飞行员”航空队。于是1951年由空军统一部署,精挑细选了几十名女学员,从全国各地迅速集结到东北第七航校。

她们被分别编为地面勤务、技术保障和航空飞行等几个班次,其中有14名女学员成为了飞行学员。而赵赠熊与其他两位教官,共同成为了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的教官。

图丨女子飞行员

刚刚成立的空军实际上还是“满目疮痍”的,所谓的航校也只是在废弃的原日伪机场上选址而已,放眼望去尽是荒草与废弃的建筑。作为航校的第一批成员,赵赠熊与战友们“斗天斗地战严寒”、“拔草拆墙建校舍”

经过艰苦的初创岁月,初步完成了航校的基础建设,同时从全国各地征调来的各种残破的飞机和零件,也都陆续运到了航校。

上级给到赵赠熊的任务很明确——“保证十四名女飞行员全部合格”。然而,在这样的恶劣环境和艰难岁月中,就是男学员都要承受异乎寻常的压力与挑战,更不用说女飞行学员原本就存在的体能短板和基础劣势。

她们必将付出比男学员多好几倍的伤痛与血汗,就这样,赵赠熊开始了执教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学员的生涯。

图丨航校

当时的航校不但设施简陋,就连教学用的飞机也是东拼西凑“攒起来”的。为了强化女学员们对于基础操作动作的熟练掌握,赵赠熊和教官们几个通宵没睡,依靠纯手工的方式利用桌椅板凳和木板,给女学员们打造了一个“模拟驾驶舱”。

女学员们看着赵赠熊满是伤痕的手掌和胳膊,眼中饱含了感激的泪水。她们就是在这台“模拟驾驶舱”里,利用晚睡和早起的时间,刻苦加练基本的拉杆蹬舵,最终顺利完成地面教学的全部课程与训练。

接下来的驾机升空训练,又将有怎样的挑战等待着她们和赵赠熊呢?

图丨女飞行员

当时的飞机原本的密闭性差,更不用说这些拼凑出来的飞机,走风漏气所导致的燃油泄漏,是女学员们无法回避的第一道难题,该怎么战胜这个难题呢?

赵赠熊与女学员们经过细致的分析后,想出来了不少巧招和妙招,针对每个学员的不同身体素质和问题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训练方案。

比如,有的学员将航空燃油灌到瓶子里,不论吃饭睡觉还是学习训练,都将这个瓶子放在旁边,强化自己对燃油味道的适应和习惯;

赵赠熊经过细致观察,发现飞机在低空时因为乱流较多,容易发生较大的颠簸,会让不少女学员出现严重的呕吐等身体不适反应。于是他合理缩短了飞机在低空滞留时间的要求,有效降低了飞机在低空的安全风险,也极大地减轻了女学员们的身体不适反应等等。

图丨学员

经过一年多紧张艰苦的学习和训练,1951年11月30日,新中国的第一批女飞行学员全部通过考评,正式成为了翱翔高空的女飞行员。由此我国第一个女飞行员航空队正式列编空13师,赵赠熊也光荣地完成了,党和国家交予他的重任“保证十四名女飞行员全部合格”。

在女飞行员们毕业的那天,没有隆重的典礼、也没有荣誉的表彰,只是赵赠熊等三位教官与十四位女飞行员们,召开了一个简短的总结和毕业会议。虽然会议室可以用简陋来形容,但是那个场景成为了她们每个人一生的难忘记忆。

图丨我国首批女飞行员

赵赠熊一直在航校工作到1956年转业,他为我国空军的迅速崛起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陆续为国家培养飞行员三百多位。

其中很多飞行员都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空战英雄,在此期间还荣立三等功一次、一等功一次,并作为英雄模范功臣代表,参加了空军首届英模大会,还得到了朱总司令的接见。

转业后的赵赠熊先是在民航系统工作了多年,然后又根据祖国的需要,在某机械厂从事仓库保管的工作。他隐姓埋名二十年默默地为祖国的建设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图丨我国抗美援朝的空军

两度圆梦,老兵无悔!

1977年退休的赵赠熊,带着留在身边唯一的儿子回到了家乡武进嘉泽。当记者问他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时,朴实的赵赠熊是这样回答的。

“我和妻子儿女天各一方,已经分离快三十年了,她们生死未卜音信全无,我选择回到家乡,就是想着有一天她回来时,可以在那里找到我” 在场的人无不黯然泪下。

1990年,几近八十高龄的赵赠熊,终于在家乡与他苦等了四十年的妻儿重聚。然而令赵赠熊想不到的是,另一场阔别四十多年的重逢,也离他越来越近。

图丨赵赠熊老人

1994年,央视对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的采访播出后,唤起了赵赠熊对那段岁月往事的回忆与感慨,继而引出了文章开始他写信给央视,希望可以与自己的徒弟们再重聚的起因。

随后,在央视和有关部门的积极协调与安排下,赵赠熊与第一批女飞行员中的周映芝、武秀梅,以及航校老校长魏坚,陆续相见重聚,共同为后人讲述那段峥嵘岁月的回忆。

此后,赵赠熊与他的女学员们一直保持着联系,他也经常收到学员们寄来的贺卡和礼物。

2016年8月19日,培养出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的教官,赵赠熊与世长辞,享年106岁

图丨赵赠熊和女学员的合影

赵赠熊的一生是报效祖国革命的一生,他选择投笔从戎,从抗日战场勇抗侵略者,到抵制内战率部起义,再到辛勤培养数百名飞行员。赵赠熊为新中国的空军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为新中国的妇女解放和独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同时他也默默承受了与妻儿分别几十年的离别之痛,赵赠熊——这个传奇的老兵,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这片蓝天更不会忘记!

图丨赵赠熊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