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一座名叫石门山的大山,从东北向西南蜿蜒十几里。

之所以叫“石门山”,是因为在山的东南坡有两块竖立的巨石,高约五六米。巨石相隔两米,顶上支撑着一块巨大的横眉石,远看就像一扇大门。

过往的农夫们说,常常看到一位白发道人进出石门。道人十分和善,和周围的乡邻和睦相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天,一个叫李三的农夫在田里劳作,正值酷暑,烈日当空,不料他中暑昏倒在田里。

恰巧,外出游历归来的道人正准备进洞,见状,他轻轻扬了扬手里的拂尘,只觉一阵凉风吹过,李三逐渐清醒过来。

道人满脸笑容向李三走来,请他一同进洞,稍作休息。李三受宠若惊,答谢道人后便跟随他进到石洞。

一进石洞,李三感觉凉风习习,与洞外的酷暑形成鲜明的对比。

李三好奇地环顾四周,只见石洞很宽敞,洞内有石床、石桌和石凳。石桌上放着两摞银碗,雪白耀眼闪着光。

石桌旁有一个石缸,缸口正上方的洞顶上,有一节石笋,笋尖径直将晶莹的泉滴滴入缸内。

没想到石洞里这么大,李三感叹着洞内的景象。这时,道人邀请他坐到石凳上,随后拿起一只银碗,从石缸里舀了半碗水递给李三。

李三起身接过水,正口渴的他“咕噜,咕噜”喝了两口,只觉泉水清凉甘甜,一下子精神抖擞。

而后,白发道人开口说:“酷暑难当,锄田辛苦,我送你一顶斗笠,可挡烈日。”

李三连声道谢,双手接过斗笠一看,是用芦苇篾编成的,并无特别之处,于是顺手戴在头上,起身告辞。

道人将李三送出洞口,说:“今后如果遇到什么难处,可以在日出一竿之时,在石门外烧一炷香,香燃一半时用石块击打门钉,石门自开,我自会来。”

李三牢记道人的话,再次道谢后走出石门外,只听见一句“不远送”,随即“轰隆”一声,石门关上了。

李三拿着斗笠回到村里,逢人就说他的奇遇,还不断向大家展示那顶芦苇斗笠。乡邻都只是听着,并不相信他说的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三的妻子觉得他就是怕晒,躲到树荫底下睡觉,因此没锄地,回来之后乱编故事给偷懒当借口。于是,李妻拿起斗笠一甩,斗笠不偏不倚落在院墙上。

见状,李三急忙跑过来拿起斗笠轻轻拍了拍上面的灰,朝着妻子翻了个白眼,谁知,竟看到李妻目瞪口呆地盯着墙头。

“怎么了?傻了?”李三打趣妻子,见妻子仍旧不动,便顺着妻子的目光看去,却发现刚刚斗笠落下的地方,原本几棵干枯的蒿草,如今青枝绿叶,随风摆动。

李三低头看看手中的斗笠,于是试探着将它盖到另一处枯蒿上,只见枯蒿一棵接着一棵泛起青绿。

“原来是件宝物啊。”李妻慌忙过去拿起斗笠,小心翼翼地用衣袖拂去斗笠上的灰土。

李三得了顶宝斗笠的事,第二天就传遍附近几个村庄。李三甚至将如何敲开石门的办法告诉大家。

村里有个久治不愈的病人,带着香在日上一竿前到石门前磕头烧香,香烧到一半时,用石块击打石门上锅脐状的石钉,石门果然缓缓打开。

病人向道人说明来意,只见白发道人递给他一颗仙丹,病人服用两天后,药到病除。

这件事很快传到人尽皆知,大家都说白发道人神通广大。村里有个富人名叫李才,爱贪小便宜,乡邻背地里都叫他“李财迷”。

李财迷和李三是同宗兄弟,比李三年长十岁。李财迷听到传闻后,到李三家反复询问洞里的情况和敲开山门的办法。

第二天,李财迷便按照李三所说的办法,敲开了石门。他进到石洞,一眼就看到石桌上的银碗,默数足足有五十个,一个差不多有一锭银子重。

李财迷心里迅速盘算起来,五十锭银子可以买几十亩良田,神仙不愁吃喝,哪怕没了也能再变。于是他试探着向道人借那两摞银碗。

没想到,道人爽快答应,没有丝毫犹豫。李财迷当即将外衣脱下,包起五十只银碗离开。

谁知,李财迷径直将银碗换成了银锭,开始买良田,买牲口,盖房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半年后,白发道人见李财迷迟迟不将银碗归还,一气之下离开石门山,搬到另一座山去了。

白发道人离开后,石门就再也没有打开过。有苦难的乡民仍旧前来烧香,击打石钉,久而久之,石钉被击打成一个凹窝,石门仍旧没有打开。

乡民全都埋怨李财迷,然而李财迷不以为然。

几年后,李财迷家里的牲口,要么病死,要么被狼叼走,家里人也是灾祸不断。渐渐地,李财迷的家产耗尽,最终一贫如洗。

后来,李财迷天天到石门外烧香叩头,逢人就说:“借了别人的东西一定要还,不然是要遭报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