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孩子只在你眼皮底下才会去读书、写作业,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则会玩手机、看电视;

孩子只有在你奖励的情况下才愿意上兴趣班,没奖励就不愿意去了;

你答应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就给他零花钱,起初还有点效果,后来却没用了;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孩子原本可以自己学习和玩耍的内在动机被成人不恰当的奖赏所削弱了。

过去二十几年流行的“奖励式”教育,让很多家长对孩子不打不骂,只奖励,殊不知你在没有搞清楚背后奖赏背后心理机制的情况下滥用奖赏,是在一步一步破坏孩子的内驱力。

这是般渡家庭教育的第一期科学专栏,本期内容将带你探究对孩子的奖励和自驱力与背后的关系,希望你能得到启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为什么“奖励式教育”不应该被提倡?

随着心理学的普及,一些理论开始被大众所知,并在大多数人一知半解的状态下,被应用到教育孩子的身上。

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以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其中有两个著名的实验,可能大家都听过。

1.巴普洛夫的狗:当铃声与食物建立连接后,小狗听到铃声就会流口水。

2.纳金斯的小白鼠:当小鼠按压操纵杆会获得食物时,经过多次尝试,小鼠学会了使用操纵杆。

纳金斯

可能有些人就会想,那人通过反复地有奖励的练习,是不是就能产生习好惯了呢?

比如通过奖励让孩子按时睡觉,按时完成作业。于是就有育儿文章有这样的建议:通过外在奖励来培养孩子习惯,建立学习兴趣。

所以现在很多幼儿园可能都有这样的积分机制,比如给孩子奖个小红花,贴个贴纸。等到积累到了多少小红花了,就可以换取更大的奖励,比如周末多看一小时动画片、多吃一个冰淇淋等等。

那这样做有用吗?

答案告诉你,在一开始,还真行得通,而且效果立竿见影,你会发现,有奖励后孩子好像突然变乖了。

但是,副作用马上就会来了。

1.孩子会不断要求更多奖励。

2.孩子只有在奖励的推动下才会愿意完成任务。

3.孩子会避免努力,不愿挑战难度更高的事情。

时间拉得越长,副作用越明显。

02

为什么奖励机制会出现副作用?

为什么奖励会削弱孩子的内在驱动力?

答案是“过度理由效应”(over justification effect)的存在。

如果人们一种行为本来有充分的内在理由,如兴趣支持,则人们对于行为与其理由的认知是协调的。

但此时如果以具有更大吸引力的刺激(如金钱奖励),给人们的行为额外增加“过度”的理由,那么人们对于自己行为的解释,会转向这些更有吸引力的外部理由,而减少或放弃用原有的内在理由。

此时人们的行为就从原来的内部控制转向了外部控制,如果外在理由不复存在,如不再提供金钱奖励,则人们的行为就失去了理由,从而倾向于终止这种行为。

1973年,斯坦福的大学的MARK R. 和密歇根大学的RICHARD E发表的论文,通过实验,证明了过度理由效应的存在

《UNDERMINING CHILDREN'S INTRINSIC INTEREST WITH EXTRINSIC REWARD》论文链接:APA PsycNet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的心理机制和学习机制,远比动物复杂,其中并没有简单的一对一因果关系。你用训练小狗的方式,来训练孩子,答案可想而知。

所以科学家们会不断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些因果关系,心理学家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

三组孩子进行绘画测试,A组给预定奖励,B组给随机奖励,C组无奖励。

A组预定奖励的孩子表现得最差,因为奖励破坏了他们的内在驱动力。

B组随机奖励的孩子表现的最好,但只是短期的效果,并且他们的兴趣会逐渐被奖励替代。

C组无奖励的孩子表现得中等,但是长期看来无奖励有利于激发他们的主动性。

也就是说,有奖励和随机奖励,都会一定程度上破坏孩子的内驱力。

奖励的副作用早已被证实过,只是你不知道,更可怕的是,有些家长在不自知的情况下滥用奖励,还让孩子养成了一些坏习惯。

生活中,有没有家长在使用“随机奖励法”呢?

有,非常多,而且很多家长还把如此有效的方法,用在塑造孩子的不良行为上了

比如孩子吵闹时,很多家长都会搬出手机这个武器,孩子会立马安静下来,百试百灵。

这种做法看似“控制”住了孩子,实则是在用手机奖励孩子的吵闹行为

一段时间后,家长觉得老给孩子看手机不好,便会拒绝孩子玩手机的请求。这种时有时无的奖励,正是在使用最有效的奖励方法——“随机奖励法”。

孩子得不到手机便更“努力”地吵闹,直到家长交出手机为止。

于是,我们在无形中不断奖励孩子吵闹的这一行为,也让孩子对手机越来越上瘾。

还有些家长会经常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妥协,这也是一种在不知不觉中塑造孩子不良习惯的做法。

孩子被满足了一次,下次就会更变本加厉地和你撒娇、哭闹, 这一块我做得不好。

①我给孩子买了好多次新奇的文具,大多是十几块钱的样子,有的时候他和我说得可怜兮兮的我就忍不住心软给他买了。

②他一直想要养一只猫,被我拒绝了快一年,但今年暑假他回爷爷家,爷爷满足了他的愿望,老家现在已经有七八只动物了。

③我家孩子逆商又高,被拒绝n次也不会放弃,拒绝几次我就忍不住心软了。按理说,逆商高是一件好事,但是他把这种逆商用在我们做家长身上,真的很难抵抗住。所以这一点我也很苦恼。

孩子有时候哭闹有奖励,有时候没奖励,这不就是在用最有效的“随机奖励法”吗?

作为家长,还以为这是孩子的逆商高,殊不知这个所谓的“逆商”正是你不恰当的奖励所培养出来的,你隔三差五的妥协,正是在强化孩子的哭闹的“嗨点”。

就有很多家长说,哎呀,我怎么把孩子惯坏了。

没原则的奖励,就是惯坏孩子的法宝。

用奖励来表扬孩子的成绩,更是削弱孩子内驱力的法宝。

用最有效的方法奖励孩子的坏行为,用无效的方法奖励孩子的好行为,回过头来想想,是不是很可怕呢?

更可怕的是,奖励机制就是最容易让我们沉溺在惯性中的,因为它太有效了,而且立竿见影。

很多家长就走向了一个极端,过分依赖于通过奖励来让孩子完成事情。

本来你的奖励是为了孩子好,结果却背道而驰。

这其实就是一种未经思考的,过于廉价的善意。

不要给孩子未经思考的善意,而滥用奖励,就是一种未经思考的善意

其实,孩子做任何事所付出的努力,它本身就可以成为内在回报,换句话说,努力本身就是一种奖励。

03

为什么认知努力本身就有内在价值?

什么意思?

就是孩子为了弹好钢琴练习上千个小时会很快乐,为了画好一幅画描上一笔又一笔会很快乐,为了做好一个数学题,废了一页又一页的草稿纸时也会很快乐。

其实孩子会喜欢做这些,他是不需要你的外部干预的。

2022年1月31日,发表在世界四大著名期刊之一《pans》上的一篇论文证实了这个结论:努力可以成为内在回报,认知努力本身就具有内在价值。

《Rewarding cognitive effort increases the intrinsic value of mental labor》

你是不是对这个答案感到很惊讶?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实验,看心理学家是怎么验证“努力的价值”的。

研究员找了德国的一所大学的121名学生,将他们分为两组,依次做难度级别1~5的数学题。

A是随机奖励组,无论他们完成任务的结果怎么样,只要做完一组数学题任务,就能随机获得1~60美分的奖励,这个奖励与他们的成绩无关。

B组是以努力为评价标准的奖励组,就是学生付出多少努力,获得多少报酬。

实验员通过检测血压,心率这些客观指标,来判断学生的努力程度。

第一个实验做完了。

A组,不管做得咋样,都得到了奖励,与成绩无关,与努力程度也无关。

B组,付出了更多努力的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奖励。

两组学生都被提前告知了他们会有奖励,但是没被告知是什么决定了奖励。

重点来了,第二个实验开始,还是难度1~5的数学题,还是这两组学生。

不同的是,实验员在一开始就告诉他们:这次你们可以自己选一个难度的数学题去做,你们不会获得任何奖励,而且你们做题的成绩怎么样,我们都不会提示,你们会没有任何反馈。

这种场景,是不是和你教育孩子的时候很像。

我这样天天奖孩子,荷包吃不消啊,孩子还和我讨价还价,不行,我得让他主动去学习。

对了,都说自驱力好,从今天开始,我要开始培养孩子的自驱力,不再奖励他了。

于是你找来孩子,严肃地对他说:“你现在长大了,要自己去努力了,从今天开始你做作业我就不会奖励你了。”

那实验结果如何呢?

A组学生普遍选择了难度更低的任务。

B组学生普遍选择了难度更高的任务。

(努力奖励组在第二个实验中,普遍选择了难度更高的题)

并且从结果上来看,B组,也就是在第一个实验中根据努力来发放奖励的那一组学生,在没有奖励的情况下仍然选择了更高难度的数学题,而且准确度并没有因此降低。

你看,B组学生既没奖励,又更努力地挑战高难度,而且成绩还不错,这不就是内驱力吗?

为什么在没有奖励的情况下,两组学生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接着,研究员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与排除干扰项,发现了“value of effort”努力的价值的存在。

  • with our assumption derived from learning theory that effort can gain the quality of a secondary reinforcer and become gradually intrinsically rewarding when it frequently leads to extrinsic reward repeatedly paired with reward

——与我们从学习理论中得出的假设一样,当努力经常导致外在奖励时,它会成为一种二级强化,并逐渐成为内在奖励。

也就是“努力”这一态度本身,也可以通过奖励来强化,当“努力”得到强化后,孩子不需要外在奖励,也会主动付出努力来完成一件事。

比如,孩子本来数学很差,但是他偶尔有一天奋发图强地做数学题,被你看到后,你向他投来了欣慰的目光,你说:“孩子,不管你做得好不好,你这样去做了,你就是最棒的。”他的努力获得了你的反馈。

再然后,他发现他努力做的数学题,竟然提高了50%的正确率,他又获得了正反馈。

最后,孩子考试得了高分,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他想,哇,原来我的努力能有这么多奖励啊。

这样,孩子的努力就被强化了,他通过努力带来的奖励,内化为了他自己的动力。

从始至终,你都没有说他考到多少分给他奖励、你就很聪明,你做错了你就是笨孩子。

但是他在下一次做数学题,他喜欢上了这种努力又烧脑的感觉。

常年累月的发展,孩子就会形成“成就动机”。

  • in real life, effort rewarding socialization practices occur over years of learning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 strong and generalized intrinsic motivation to seek demanding tasks. Such a generalized intrinsic motivation to seek effort has been investigated as a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 called achievement motive

——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奖励的社会化实践发生在多年的学习过程中,促进了寻求高要求任务的强大内在动机。这种内在动机已被证实为一种人格特征,称为成就动机。

形成“成就动机”的孩子,会自愿挑战更高难度的任务,并不害怕失败,因为他在挑战的时候所付出的努力,就会让他感觉是最大的奖励。

04

家长怎么做,才能避免孩子掉入

“削弱内在驱动力”的陷阱?

现在你明白了,孩子天然就是有内驱力的,家长不要轻易去破坏,那接下来我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一下:家长怎么才能避免让孩子掉入“削弱内在驱动力”的陷阱?

很多家长误以为孩子需要即时反馈,其实很大原因在于,你希望设计孩子的一生,而不是让孩子自己发展。

就像李笑来老师在课堂中提到的:

父母们总是先考自己预设 一个目标,然后,一切的行为都是为了追求这个人为设计的目标而努力的…… 结果呢?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功,到最后几乎没有人不失败,不失落。

家长如果是一个设计论者,就会有这样的想法:

孩子在几岁时必须培养一个兴趣而且不能中断、孩子在初高中时必须考上前几名,孩子必须要考上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毕业后找到什么工作。

设计论者会觉得,孩子必须要达到一个要求才算是成功,那孩子没兴趣怎么办呢?

那就奖励呗,反正简单高效。

于是,设计论者会希望用奖励来激励孩子,一步一步“引导”孩子走上你认为是对他好的路。

如果你是设计论者,你的眼里可能只有孩子的成绩,看不到他的努力,就算你不说孩子也感受得到。

久而久之,孩子在你的影响下,就丧失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这就是为什么有很多成绩不错的孩子,大学毕业后不知道自己要干啥,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喜欢做什么。

人生并不是游戏,你很难设计出一套精密的奖励系统,让孩子一步一步按照你期望的方向前进。

人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而不是设计出来的,它是很多综合的原因,很多综合的事情,一步累积一步,相互影响而发展出来的。

《增广贤文》中有一句话,是发展论者的真实写照。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假以时日,不可估量。

你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它和我们前面提到的科学理论,其实是一个道理。

旦行好事,莫问前程:让孩子付出努力,享受努力的过程,而不要以成绩来评判他。

假以时日,不可估量:当孩子学会将努力内化为奖励后,积年累月就会拥有“成就动机”,高标准要求自己。

而作为家长,首先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发展论者,你的孩子才能成为发展论者,不是吗?

05

奖赏该怎么用?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内驱力?

1.不要滥用奖励。

在孩子该做的事情上,不要使用奖励。

比如刷牙,睡觉,学习,这些本该孩子自觉去做的东西,明确地告诉他,你必须做,如果你不做,就会有什么后果。

大部分情况下,只要你给孩子说清楚,孩子是能听进去的,如果孩子有难以改正的坏习惯,家长宁愿用惩罚制度,也不要滥用奖励,将孩子本该去做的事,变成一场交易。

2.作为家长,请相信你的孩子天然就有内驱力,尽量让他从自己付出努力的事上,找到正反馈。

可能你会有疑问:我不给奖励,怎么样让孩子看到反馈呢?

其实,在方向对的情况下,一个人付出的努力,十有八九都会有反馈的,孩子自己是感觉得到的,如果孩子长期看不到任何反馈还在努力,那方向大概率是错了,那方向错了,没反馈怎么办呢?让他自己学会调整呗。

你仔细想想是不是。

很简单的例子,比如小孩子玩沙子,沙做的城堡一遍一遍倒下,但是孩子就是乐此不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在他看到,亲手塑造起来的城堡,按他的想象逐渐成型,这就是一种正反馈呀,你根本不用说:我给你奖励一个冰淇淋,你把这个城堡堆起来,对吧?

同样的道理,在学习上也是一样的,孩子付出努力做完题,他是能看到自己做的对还是不对的,他更能看到自己的考试成绩一点点上升,同学投来的钦佩的眼光的,孩子是有能力自己找到正反馈的,家长没必要去破坏它的。

3.如果要奖励,请鼓励孩子的努力,而不是奖励孩子的成绩。

很多时候,家长的言行也破坏了孩子天然的正反馈。

比如孩子考得好了,说你真聪明,奖他零花钱,考得不好就批评他,甚至是惩罚。

这样的奖励不仅替代了孩子的天然正反馈,更是会让孩子将付出高努力的事,与失败、惩罚结合在一起。

因为你会给孩子塑造这样一个观念:只有成功了,我的付出才是有效的。

为什么经常被表扬聪明的孩子,一遇到难题就会退缩,就是这个原因。

在03部分的论文中,也说出了这个结论。

  • If in everyday life, reward is based primarily on success, people will learn that high effort signals that a task involves a high likelihood of failure. Consequently, effort becomes a secondary punisher promoting effort avoidance.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奖励主要是基于成功,那么人们就会了解到,高努力意味着一项任务有很大的失败可能性。因此,努力成为一种次要的惩罚手段,促进了个体对努力的回避。

所以看到孩子的努力,及时的去鼓励他,远比看到孩子的成绩,再去奖赏他更有效。

让我们对这篇文章做一个总结。

通过奖励培养孩子的兴趣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时间拉得越长,副作用越明显。因为“过度理由效应”的存在,孩子的内在动机会逐渐被外在奖励替代。

作为家长,请成为一个发展论者,而不是设计论者。

最后,给你三个建议。

1.不要滥用奖励。

2.让孩子学会从自己努力的事情上找到正反馈。

3.鼓励努力,而不是奖励成绩。

感谢你耐心读完这篇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