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中国“基建狂魔”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尤其是当各种工程机械浩浩荡荡开进西部大山,把高深险峻的山峰峡谷都变成通途时,那种震撼人心的工业美感确实让人激动不已。

不过,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郊的一个小村庄,有一座长度不到25米的乡村小石桥,却同样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和点赞。

有人表示想去旅游打卡,也有人将此桥的修建者称为“当代愚公”,因为他能够为一个承诺花掉五年多的时间,在没有任何现代机械的条件下,硬是从无到有、一块一块石头地垒成了这座石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个人、五年、一座桥

修建这座桥的“主劳动力”名叫赵振书,今年六十岁,他和妻子晏爱维同为土生土长的了丝坡村本地人。他们的房屋,也就座落在离这座桥头不远的河沟边上。

了丝坡村的地势并不平坦,是个名副其实的“山村”。居民的房屋大都依山而建,村里各处散落着大大小小的石头,村中街道也就地取材用石头垒成,上山下坡蜿蜒曲折。

一条宽约20多米的河沟横穿了这个山村,成为对居民日常生活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无论是去地里务农,还是走亲访友,都必须得把这条河沟考虑进去。赵振书家的情况也不例外,房子在西、农田在东,过河更是家常便饭。

这也就是这座桥诞生的现实背景。

由于没有现代化运输工具,更没有大规模工程器械,造桥用的石块都是从村中各地一车一车拉过来,然后再垒成桥柱、桥拱、桥身。

完工后的石桥有二十多米长、四米宽、六米高,相比架在同一条河沟上的其他水泥板小桥,不但更加高大,显然也更加实用。这样一座桥从2003年开始动工,2008年修成,赵振书整整五年的农闲时间,几乎全都用到了修桥上。

这五年修桥用掉的石头超过两万块,采石的地方被凿出了半亩空地,每根2米的六棱钢用完了6根,从亲戚家借来的锤子到修完桥归还时“已经小了一半”。其中的辛苦,只有修建人自己才清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这座桥能够修得起来并不是只凭赵振书一人之力。每天清晨赵振书将截断的六棱钢锻打磨尖制成钢钎,晏爱维就守在一旁生炉子烧火;用两轮小车拉石块,也总是两人同去,一个拉一个推。

因为这个原因,这座桥在网络上还有另一个别名,人们把它叫做“夫妻桥”。

不能一直活在坑里

三十多年前两人刚刚组建起一个家时,还远远没有想到要在家门前造桥那么远。

赵振书幼年丧父,原生家庭并不殷实。晏爱维则是家中七个孩子里的老幺,父母不想送她远嫁,便在同村人中考虑人选,认为赵振书知根知底而且“干活不错”。于是两人通过相亲、通信,最终走到了一起组建家庭。

当时赵振书还在部队当兵,家里大半靠着晏爱维顶门立户,四亩土地种上了小麦和玉米,支撑自己和儿女的日常生活。最困难的时候连装面粉的瓮罐都没有,只能拿纸箱子装。到了赵振书退伍回家,生活也并没有立竿见影地变得轻松。

然而这两口子都是不服输的人,即使起步条件不好,但“人不能一直活在坑里”。丈夫出去找煤窑做工,也在建筑工地做泥瓦工的活计。妻子几乎每年都去外地干果树嫁接的活,而且手脚麻利动作快,在同一批的人里面效率总是数一数二。

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两人的性格并非全无磕碰,但却一直都能够彼此理解包容。在妻子看来,丈夫的话太少太闷,但手很巧脾气也好;在丈夫眼里,妻子脾气急、有时候容易生气,但从不无理取闹,“人家也是为了家里好”。

2001年的时候,两人从地里务农归来,路上发生的一件事成了石桥诞生的直接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代愚公”的来由

晏爱维曾经在接受采访时回忆,那件事发生在2001年的秋天,正是玉米棒子成熟的时候。有天傍晚,两口子在地里干完活,挑着棒子回家,为了抄近路打算直接从河沟趟水回去。

当时河沟的水并不深,只有五六厘米。两人便找来一些石头垫脚,踩在石头上过河。晏爱维走在前面,然而一个脚滑摔了一跤,衣服都被河水浸湿了。赵振书一边把妻子扶起来一边脱口说了句:“以后我给你建个桥吧,就不用再爬河沟了。”

当时晏爱维只当这是句随口的安慰,并没想到丈夫此刻内心究竟在想些什么。然而接下去的几天,她发现丈夫时常在河岸转悠,甚至还把一些石头用小车拖回了家,这时候她才终于明白,原来那句话是认真的。

后来这座桥在网上走红,很多网友感动于这种“上一辈的爱情”,称为“只羡鸳鸯不羡仙”、“神仙爱情不过如此”,还有恋人双双前往打卡,希望为自己的感情求得一个圆满结局。不过在当事人自己看来,造桥的举动并不是一时浪漫的产物,反而是经过理性考虑的决定。

赵振书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妻子听,修桥当然首先方便了自家人,但也不仅仅是一代人的事。今后子孙后代都会继续住在这里,这是为长远打算的事,何况自己还年轻,趁着农活空闲就弄起来了。要是等到孩子们来弄就更难了,“他们也不懂得弄石头”。

晏爱维也很赞同丈夫的想法,她说“小鸟还知道护仔呢”。两口子先统一思想齐了心,才有后来的共同进退并肩修桥。

打定了主意,接下来真的动手修起桥来,才发现每一步都充满了不确定,步步都是困难。

首先是选址,赵振书从家门出发,上上下下对河道的形状反复观察,最后终于敲定了一个合适的位置。那里正好有两块大石头隔河相对,适合作为地基使用。他首先将这两块大石头凿出平面,接着在平面上一层一层把桥墩垒起来。

赵振书曾经做过多年的泥瓦工,但要说到造桥,此前却完全没有操作经验。他也只能选择用笨法子来造。

首先得把河岸两边的桥墩垒起来,接着用桥墩作为支点,搭建出拱形的木架。然后就是以木架作为模子,选择大小适当的石块砌出雏形,一旦石块之间出现石缝,就再选择形状适合的石块塞进去。等到所有石块紧紧契合在一起、受力也固定了,才能撤去木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一个精细活,甚至可以说是个手工活。造桥用的石块又多又重,还必须自己一点点地从大石头上凿下来,如何选择适合的形状并砌进适合的位置,同样也是一点也马虎不得的事。

从跨出造桥的第一步开始,赵振书的农闲时间就几乎全都和桥绑在了一起。只要地里的活没忙到抽不出手,天上不下雨不下雪,他就一定在修桥。就连过年时也是除夕正月吃饺子、初二就带上工具出门。

没有机械化的大工具,要修这么一个大工程难免让人感觉遥遥无期。赵振书有时候也会犯愁、会坐到路边去抽闷烟,这时候往往还是晏爱维来开解他,就好像和面的时候已经把手伸进面团,这时候再停手也只是白费了工夫。

不但工作量大,还难免被旁人议论。在旁观者眼里看来,就两个人却想造出一座大石桥,根本就是不靠谱的事。也有人憋不住了问晏爱维,你那大石头能弄成?每当这时候,要强的晏爱维总是回说“俺家石头就跟棉花瓜子一样”。

别人越是不看好,反而越是激发了赵振书的性子,他下决心一定要造好这座桥,让自己家旁边有宽宽敞敞的过河道路。

成了网红打卡地

终于,在两口子垒下第一块石头后的第五年,这座石桥形成了能够走车过人的模样。

石桥修好后的那一天,两人都兴奋得睡意全无,趁着大晚上的月光在桥上桥下四处查看,看哪里还有需要修补增加的地方。

他们也担心石桥会不会无法承受太重的车辆,于是又把运石头的双轮小车装满了石头,这次不是搬石头砌桥了,而是推着车子在桥面上反反复复地做实验,看看这座桥究竟能不能承受更大的重量。

县里得到了这个消息,还曾经安排了工人为他们的石桥加上水泥护栏,又对桥面进行了平整。于是这座桥就真真正正成了赵振书家、以及其他村民出行用的便利通道。

石桥投入使用后的几年内,了丝坡村也曾经遭遇暴雨,这条河沟还曾经涨过水。赵振书也担心大水会不会冲坏石桥,因此总是雨一停就跑到附近去检查。然而这座桥也是真的争气,按赵振书的说法就是“连小石块也没被冲走过”。

而随着经济发展,村里居民的收入逐渐增加,添置农用车的邻居也越来越多。以前那些用来走人的小水泥板桥显然就不够用了,这个时候幸好有他们修的这座石桥,为邻居使用农用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村里为了表彰他们为全村居民便利做出的贡献,便直接把从他家开始的那一条胡同定名为“石桥胡同”。

不仅如此,这座桥的来由通过媒体报纸报导出去之后,还一跃成了网红地标。今年的“520”前后,这座“夫妻桥”的故事更是在微博冲上热搜,不少游客纷纷发表自己关于这座桥的看法。

有的说,亲眼看到这座桥,比此前想象的大很多;也有的说,很难想象在没有机械的情况下能够仅凭承诺做出这么了不起的东西来,感觉自己又相信爱情了!

至于赵振书夫妇,他们都说造桥之初也没有什么浪漫的想法,只是觉得这里还不够方便,“应该有座桥”。但是真正并肩辛苦了五年,把这座桥建了起来,生活也确实悄然发生了变化。

两人之间的沟通比之前多了,吵架却几乎绝了迹,赵振书仍然会到石家庄一带去打工,晏爱维就在家中留守,照管土地、承包山林,再带一带孙辈的小朋友。至于以后,他们仍然有未曾实现的梦想,那就是等疫情结束之后,到被称为人间天堂的苏杭去走一走。

结语

赵振书之所以被网络称为“当代愚公”,不仅仅因为他在没有现代机械的情况下完成了修桥的大工程,其中更有一层地理意义上的巧合。在寓言故事中愚公想要搬走的是王屋、太行两座大山,而现实中的了丝坡村,恰好也属于太行山脉的一部分。

而真正足以打动人心的,除了那种说话算话、信守承诺的决心之外,还有不畏艰苦要做就做好的恒心毅力。从古到今,中国人一直不缺乏这种改变生活必须的决心和恒心,也惟其如此才能不断争取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