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璀璨霞光,十里滩涂,声声渔歌。福建霞浦的美瞬息万变——在她面前,语言是乏力的;找准角度,摁下快门,才是对她最好的表达。

东南卫视“海洋季风”通栏节目带,10月2日18:00《向往的大海》,到霞浦浮光掠影去。

陈伏容是霞浦艺术摄影协会的副会长,从事导摄工作已经十年之久。

他曾经创过业,开了一家影楼,但是生意不佳、收入惨淡,没多久就关门歇业了。这次失败的创业经历,让陈伏容一度对摄影心灰意冷。

直到偶然间看到一组霞浦海域的照片,那璀璨的海浪和霞光深深震撼了他。他重新拿起相机,走近霞浦的海,用自己的镜头定格这片海洋的神秘与美丽。

日复一日,陈伏容照片越拍越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越来越多,他们成群结队地走在采风路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伏容把自己的爱好变成了一份持之以恒的事业。2012年,陈伏容开始组建带领摄影团队在平潭海边进行摄影创作。他为摄影团队协调拍摄涉及的车辆交通、渔模邀约、景区出入等各种问题,并根据潮汐时间、天气情况确定具体的拍摄方案。

在陈伏容的带领下,拍摄团队能够更加高效、高质量地完成拍摄。

陈伏容说,想要拍到潮汐,最重要的是掌握拍摄时间。所谓“潮水不对,功夫白费”,陈伏容介绍拍摄潮汐最合适的时间是农历初一和十五。

当潮水逐渐退去,大片的滩涂裸露出来,沙洲和海洋明暗交接,定格成美丽的光影。

陈伏容还告诉我们,山海交映的霞浦,有着得天独厚的拍摄环境。从制高点向下俯拍,能够将山海的错落、海浪的色彩、滩涂的纹理清晰地呈现在画面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张质感出色的摄影作品,需要的不只有波涛的助力,渔民也是重要的构图要素。在霞浦的海边有一群渔民,闲暇时间为摄影团队充当渔模配合拍摄。渔模蔡金菊是从山上嫁到海边的姑娘,从事渔模工作已有七、八年之久。

刚开始面对镜头时,她十分羞涩、胆怯,拍摄动作也需要导摄精心指导。如今,长期从事渔模工作的她,早已积攒了丰富的经验,能够在镜头前自如地展示自己的工作状态,甚至创造出一些生动又富于美感的动作。

渔模的存在让静态的画面变得动感,也让璀璨的文化定格在画面之中。霞浦不仅有漫长的海岸线,还有传承千百年的渔耕文化,也有“三哈”民族畲族的农耕文化。这种文化的交融和碰撞,依靠自然风光是难以展示的,但是通过渔民劳作的服饰、动作和场景,文化交融与碰撞展现得淋漓尽致。

霞浦四百多公里的海岸线,在春夏秋冬的光影交替间,潮涨潮落的起伏变幻中,呈现出了千变万化的美。浮光掠影,定格的不仅是美丽的海洋风光,更是人与海洋的相伴相生,是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是艺术与情怀的创造与守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周日18:00,东南卫视“海洋季风”通栏节目带,15分钟文化专题片《向往的大海》,通过福建水下考古、福船文化、海洋影像、惠安女等特色人文脉络,呈现福建海洋文化多领域融合发展的时代风采。

编辑 | 何佳怡

主编 | 张素桂

监制 | 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