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正在借着美元升值,收割全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见过“大风刮来的钱”吗?

如果你2020年曾到过美国,就会发现,几乎每家都有这样一张纸:

这不是普通的纸,而是川普政府发放的刺激消费的支票

当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为了对抗疫情冲击,美国政府连续多次实施刺激计划。

发消费支票是其中最有噱头的一种。

川普直接给每户发4800美元的消费支票,发钱维持政府运转、发钱维持社会消费;

拜登接手后,发钱放水这事儿干得更狠,直接每人1400美元。

如今,美国全境内发出去的消费支票,已经高达8170亿美元。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同样是刺激经济复苏,美国是直接发钱?

因为美国的经济主要倚重消费,消费常年以来贡献了70%左右的GDP。

但矛盾的是,大多数美国人的口袋里其实没什么钱。

2019年12月,美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1937亿美元,人均存款约3639美元。

同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82.14万人民币,人均存款5.86万。

按照那会儿的汇率换算成美元,大概在8410美元左右,相当于美国的2.3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吹不黑,美联储自己的调查数据显示,有40%的美国人关键时刻居然拿不出400美元的应急钱,而不得不向亲友求救或是向信用卡一类的高利贷借钱。

当疫情来袭,国家停工停产,人民手停口停,又没有积蓄,拿什么生活?

这时候,这张消费支票就有股“雪中送炭”的意味了。

一针强心剂,不仅成功救了美国人民的急,也让美国经济表现出繁荣的景象。

经历过2019到2020年的小幅下跌后,美国在2021年成功挽救了自家的GDP。

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美国消费在GDP中占比为82.59%。

可以说,美国想要经济复苏,就必须提振消费。

但强心剂到底是人工手段,消费繁荣也不会一直持续下去。

2021年的GDP,可以看作是透支未来换来的反弹。

——在停止经济活动的前提下,美国政府发给民众的钱,都是在印钞。

美国印的钞票,不止用在消费支票上,还有失业救济金、认同税收抵免以及企业救助金。

这些钱,都是美国放的水。

水放多了,池子就那么大,自然就膨胀了。

光房价就已经快要涨疯了。

今年二季度美国房价同比去年大涨17%。

2021年全年更是同比增长20%,远高于近10年美国房价平均5%的涨幅。

美国CPI同比涨幅一度高达9.1%,创41年以来的最高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么长久下去不行,人民的生活成本太高了,不利于社会稳定,美联储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为了降低通胀,他们的骚操作来了:把这份风险转嫁给全世界。

——加息。

让这无处安放的钞票去别的国家转一转。

今年以来,美联储已经5次加息,刷新近41年密度纪录。

联邦基金利率区间在3.00%至3.25%之间。

而且,由于当前的力度效果不大,多数美国官员预计,今年还要加息125个基点。

而美联储开启的每一次加息周期,都是举起锋利无比的金融屠刀,收割全球的过程。

美元的收割闭环分为三个步骤:

1、降息扩表,释放大量流动性资金,这些资金,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投资回报率高的地方,一窝蜂涌入,持续推高资产价格,被投资国家和地区的货币价值也不断抬升。

2、缩表加息,收缩流动性,全球资金受高利率诱惑回流美国,大规模抛售资产集体出逃,造成资产价格大幅下跌,被投资国家和地区的货币价值不断下跌,直到金融系统崩溃。

3、用美元抄底全球优质资产,完成金融洗劫。

一切搞定,一个周期宣告结束,开启下一轮收割进程。

可以说,美联储加息,是一场面向全球,无差别的汇率攻势。

过去几十年,拉美、日本、韩国、东南亚等,都被美国用美元潮汐成功收割。

美国也凭借这个收割大法,让全世界为其买单,稳坐全球第一大国宝座。

而今年美联储5次加息,维稳压力下,全球主体经济体,有的无奈跟着加息,例如欧洲的英国、挪威等国。

也有的选择本币回购对冲,例如日本、香港地区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去,美元能成功薅羊毛,诀窍在于资本的快进快出

只有快速流动的资本才能为美国带回巨大利益。

但这一套,在中国行不通。

一个很关键的原因:

中国是一个拥有独立主权的大国,境内始终不允许资本自由流动。

在金融政策方面,有个著名的“三元悖论”,即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三者不可兼得,最多只能取其二。

很明显,中国选择舍资本自由流动,保固定汇率和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做法,更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稳健发展。

鉴于资本不能自由流动,资本进出自然就会受影响。

热钱想通过快进快出来迅速收割中国,这种手法难度就非常大。

即便大钱冲进来,成功割到了羊毛,想出去也非常困难。

——还是留下来老老实实建设社会主义吧。

在这道壁垒的保护下,这一轮美元加息周期,人民币并没有跟随加息,反而是有所降息,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的利差空间大幅缩小,几乎持平。

只不过,资本逐利是天性。

这时候,单纯从金融投资角度来说,卖掉人民币买入美元,似乎是一种不错的风险对冲手段。

而这一操作无论是有意无意,实际上都是在做空人民币、做多美元。

一旦在外汇市场达成共识,两种货币的汇率之间就存在可观的套利空间。

再加上最近美元加息预期大幅加强,而人民币再次降息,无疑大大强化了外汇市场的共识。

一个半月左右,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幅超过6%。

全球化局面下,没有谁能独善其身。

这种趋势显然不是国家想看到的,于是央行出手了。

9月6日发布公告,决定自9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8%下调至6%,为年内第二次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

9月26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2年9月28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上调至20%。

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银行需要上缴给央行的外汇存款减少。

银行手里可以动用的外汇存款更充裕,外汇存款的紧张局面会得到缓解,外汇存款利率上涨的动力自然变弱。

远期售汇业务,是银行对企业提供的一种汇率期货金融产品。

比如一家做外贸生意的公司,每年年底结算一次。

但这一年汇率波动太大了,企业利润也就10%。

如果当年人民币汇率波动10%,这家企业辛苦一年挣的钱就被汇率吞掉了。

这时候,这家企业可以向银行以当前价格购买远期美元外汇合同,提前锁定外汇波动,避免损失。

银行会以现价买进跟合约价值相同的美元,存折,年底再把这笔美元结算给那家企业。

央行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上调到20%,意味着银行做远期售汇业务的成本就大大增加了。

例如,一家银行要做100W美元的远期售汇业务,就得先要计提20W美元的外汇风险准备金。

银行不是慈善家,只会把这笔额外成本转移给企业,企业的成本就增加了,谁还愿意签这份合同?

换过来看,境外资本想要进来的门槛提高,有利于保持汇率稳定,缓解人民币的贬值压力。

短期来看,国家通过外汇储备和货币汇率政策工具,实现了动态平衡。

只不过,这是一种伪平衡。

在美联储持续加息,美国实际利率上升的背景下,短期人民币汇率仍然会承受较大贬值压力,未来可能出现超出预期的贬值。

人民币跌破7.2,就是最明显的趋势。

想要破局,关键在于破土美元体系,建立新的货币支付体系。

谁能代替美元?

前两天,“人民币成为全球第四位支付货币”的消息突然登上热搜。

乍看之下,让人为之一振。

我们终于要摆脱流氓的美国了?

回过味儿之后,不对啊,似乎之前就有这样的数据,只不过这一次是官方发声了。

仔细一看,心都凉了半截。

在全球所有的支付货币里,美元以40.51%的比例高居第一;欧元紧逼美元,占比36.65%;接着是英镑,占比5.98%。

这三个币种,垄断了世界范围内83%的交易。

人民币呢?

占比2.7%,排名第四,后面还有日元虎视眈眈。

而这2.7%里,又有超过70%的交易发生在香港。

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可能还不如港币,遑论和欧美国家相比。

即便我再难受,这也是不得不承认的客观事实。

但是,人民币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又是一个非常好的意头。

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就曾预测,到2035年,人民币将成为仅次于美元和欧元的第三大国际货币。

毕竟,已经到第四了,第三不就有机会了?

我们都还有时间,等上10年又如何?

最后说两句,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人民币在国际上是没有美元、欧元那么吃香的,很难走出去。

而这两年国内也在放水,今年年初就放水四万亿,3天前还向市场净投放1330亿。

而这笔钱,只能在国内流动。

流向哪里?

过去接盘的都是房地产。

这也是房地产被称为货币蓄水池的由来,总比能流入市场造成物价上涨,带来通货膨胀的威胁小。

流向房地产的水,表现在房价上。

这也是这些年房价不断上涨的原因之一。

换句话说,只有人民币还在国内流转,且总量不断增多。

房价就永远不会有持续大幅下跌的那一天。

如果你和我观念一致,也想趁现在买入资产,却不知道该怎么选择,可以扫码来聊聊。

马上就到国庆长假,我们有全国核心城市的考察团,欢迎加入。

冷知识:

点赞是免费的,却可以让写文章的作者开心好几天。

分享是珍贵的,却可以让更多人看清世界的变化。

收藏夹的容量是无限的,却可以让我的作品成为你永久的回忆。

我是胡桃,茫茫人海,我们终会相遇,欢迎关注,祝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