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上网课,父母在陪伴之余,为了追求高效和快速,会频繁地提醒孩子,或是替孩子做准备,提醒得多了,难免会让孩子形成依赖,从而将学习的主动性转移到父母身上。

比如,有的孩子,上课时间到了,要提醒,才会坐到屏幕前;

上课前,要准备的学具、书本,也是父母给摆好,放在面前;

课后要完成的作业,父母帮着记下;

作业的安排,先完成什么,再完成什么,也是父母主导;

完成作业后,书包、桌面的收拾整理,也由父母搞定。

孩子在网课学习期间,事事都需要父母操心、帮忙、提醒,父母哪个环节,稍微没有操心、提醒、督促,孩子的作业可能就没有完成。

孩子,成了甩手掌柜。

这节课是什么课,不知道;

上课要准备什么东西,不知道;

课后需要完成哪些作业?不知道。

一段时间后,父母感到筋疲力竭,好像这网课是给自己开的。

自己本就有自己的事情要做,现在还得把孩子的学习也负责起来。

这也是很多父母,盼着早日开学,早点把孩子送回学校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之前说过,网课,不光考验的是家长,更考验的是孩子的自律、自主和自觉。

那些自律的孩子,能做到自主负责上课、学习、作业和其他事情。

他们已进入自动驾驶模式,父母几乎不需要操多少心,只需要做好后勤,偶尔为孩子讲解一些难题即可。

因而网课几乎对他们没有什么影响,反而会增加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而没有形成自律,自主负责的孩子,大量地消耗了父母的精力和时间,错失了诸多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自我负责,是一种能力,孩子不会自动获得,是在每日的学习中,作业中,生活中,通过无数个小事情,逐步练习和积累达成的。

这种能力的培养,从一开始,父母就要牢牢树立一个意识——孩子是学习的主体,自己只是辅助。

父母不能代替孩子去学习,也不能把学习和与之相关的其他事情,扛到自己肩上。

而且这个意识,不能仅停留在父母的口头上,也不能通过讲道理让孩子学会,孩子不听父母说了什么,他会去看、去感知父母做了什么。

所以

要培养孩子自主能力的第一步,要求父母严守责任边界,不要越界,去做本该孩子要做的事情。

不要一边说着,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儿,一边又帮孩子整理书包,准备学具,控制作业等。

比如,有的父母,口头上说,不帮助孩子,也不提醒他,但当孩子快上课了,还没找到学具、书本,又忍不住地边唠叨他,边帮他找课本。

孩子会从父母的越界行为中,学到,父母说话不算数,他说不帮我,最后还是会帮的。

所以,下次找不到书,他相信依然会有人帮忙找,而自己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无非就是听几句唠叨。

这样的情况,反复出现,他自然就无法学会为自己负责。

其次,孩子自主能力的养成,不会自动获得,而是需要父母引导和陪伴孩子,从小事入手,从一点一滴做起,积累而成。

通过日复一日的练习中,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学习负责,直至最终能脱离父母的陪伴,达成自主学习、自主完成作业的目的。

例如:

将课表贴在孩子书桌前,教会孩子自己看课表,根据课表,自己备齐相应的学具、书本;

教会孩子设定好每节课的闹钟,利用闹钟,提醒自己上课;

课后,引导孩子,自己学会看作业,记作业,之后根据作业和自己的时间,安排先完成什么,再完成什么,形成作业清单。

帮助孩子学习提交作业的方式,如何将作业拍得整齐、合规,方便老师批改;

完成一天学习后,书本、学具等交由孩子整理整齐,收入书包;

一些常规作业,像口算、阅读等,尽可能每天都做,并且安排在固定时间段:

比如,每天17:00,或是固定在某项作业的后面,开始阅读,并持续阅读半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大人看来,这些事情这么小,这么简单,还需要说嘛,这不是应该无需多说就能明白的么?

别忘了,在TutorMama扈俊丽丨网课期间,父母如何辅导孩子作业(二)——打破“知识魔咒”一文中提到的“知识魔咒”。

对于低龄的孩子和没有自主能力的孩子来说,他们意识不到,也不明白自己要做这些事情,更不知道要做到什么程度。

因此,一开始,他们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帮助,需要父母引导他们把这些小事情梳理清楚,然后陪伴他们日复一日地练习,直至他们形成自主负责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到那时

,父母便可以不再操心,从中抽身出来。

当然,刚开始,孩子会有吃力的感觉,毕竟有这么多事项要完成,效率可能没那么高,难免出现拖延、发脾气的情形。

此时,父母只需理解孩子的不容易,平静地对待孩子的情绪,同时坚持原则,陪伴孩子克服这些困难,努力完成这些事项。

一段时间后,随着练习的次数越来越多,孩子的效率会不断地提升,自主性也会越来越高。